- 主题:张三丰在福泉山飞升成仙的考证与推测
这么长的原创啊,佩服佩服。这些认知外的东西,论不清楚的。我觉得人类长生的方法还是找到承载意识的载体,机械飞升,肉身腐朽,机械更换,意识长存,这样更靠谱些。
【 在zxq1974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福泉山
: 7月23日匆匆到成都大邑鹤鸣山转了一圈后,25号又匆匆到了贵州黔东南福泉市。
: 福泉据说是地球上最后一个修道成仙的真人张三丰飞升成仙之地。所谓"得道武当山,成仙福泉山"。福泉这里就是这么宣传的。借助名人效应,文化搭台商业唱戏,场面很是不小。房地产与旅游开发的投入很大,效果不知。
: ...................
--
FROM 130.179.243.*
【 在 bird6t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么长的原创啊,佩服佩服。这些认知外的东西,论不清楚的。我觉得人类长生的方法还是找到承载意识的载体,机械飞升,肉身腐朽,机械更换,意识长存,这样更靠谱些。
:
外丹论、丹鼎派?
--
FROM 117.136.46.*
西水坡龙虎墓与张三丰福泉山,本来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但福泉山附近的诸道家文化要素,却与四千年前乃至五六千年前的河南濮阳西水坡龙虎墓中诸文化元素高度重合。
两者相隔数千年,却达到了彼此参照互证的效果。
这显然不是纯属巧合的雷同!
其背后的意味、由此而来的推论,就很有些惊竦感了,甚至让人感觉时空错乱。
它可以颠覆很多固有的文化观念、概念、思想。
道教是中国原生宗教,其传播具有高度地域种族限制,仅限纯粹意义的中国人、炎黄直系。甚至是在张氏家族为代表的几个家族内,有较严格宗法宗族门槛局限的范围。
它与其它宗教追求信众、信仰信力有所不同,在这方面它很随遇而安道法自然。
从西水坡龙虎大墓是早期道教文化元素墓葬而论,道教甚至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早发展成熟完善又一直传承至今且变化不多的唯一一家。(以张三丰福泉山与西水坡龙虎大墓诸道教文化要素高度重合而论,甚至没什么变化)。
这简直很离谱、很古怪。
西水坡龙虎墓与颛顼帝时代相近,关联密切。
而颛顼帝,是有所谓"绝地天通"大改革地。
张三丰却在福泉山找到、集齐类似西水坡龙虎墓中包含的道教文化元素后,得道飞升!
所以,这一套时间跨度几千年,空间跨度几千里,还经过张氏家族几十代人辗转传承的东西,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
考虑到三星堆与西水坡墓几乎同时被发掘。
这里面种种"预设"设定设计的即视感,又未免太强了些。
--
修改:zxq1974 FROM 223.104.146.*
FROM 117.136.46.*
三丰明明是在宝鸡俺们中学后面的塬上得到的。
--
FROM 221.228.180.*
【 在 redcloth2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丰明明是在宝鸡俺们中学后面的塬上得到的。
西水坡墓位于古雷泽,
墓主为中、老年男性,死因疑似非自然死亡。
几十年来,讨论墓主身份的凑热闹蹭热量文章一大堆,但有一点依据的文字屈指可数。
墓主的年龄、骨龄等信息模糊不清,任人随意发挥。
很有些荒唐。
墓主大概率是五十六七八岁死的,极可能是肉身经"雷击"后的遗蜕。(大约"死"或"飞升"之时,有一系列复杂的仪式,也有若干超自然异象)
墓主为颛顼帝的重臣、黄帝后裔青阳氏族长、张姓始祖、早期道教领袖(或部落联盟大巫)张挥公概率极高。
--
FROM 117.136.68.*
一九八六年,三星堆考古发掘。一九八七年濮阳西水坡M45墓发掘。
这两个考古发掘,都涉及原始宗教、祭祀、天文星相。当时,也各有"罕见"重量级天文现象"相伴"。一九八六年,哈雷彗星回归。一九八七年,超新星爆炸。
几十年来,围绕这两大考古发现,所谓的研究讨论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它们大多总是努力在考古年限上往前凑,尤其是西水坡龙虎大墓,对于墓主身份的讨论,总是尽量往考古上限上找当时最大的、最有权力的三皇五帝级始祖。
这也算是考古界、古文化研究者们惯常的套路、倾向。毕竟,越是年代久远,尸骨完好仍能留存至今被考古发掘出来的墓葬,墓主是普通人的概率比较低。
但具体到M45墓,这套路倾向就不太合适了。因为没考虑墓主明显的原始宗教领袖身份主导因素,也没考虑墓中最多的陪葬品——蚌壳等物质的意义及年代。
这个墓的考古发掘是存在多层文化堆积交织的,年代贯穿仰韶文化至东周,长达几千年。既说明、证明这个地方在古代曾经的宗教、文化乃至政治中心地位(所谓帝丘、颛顼之墟),也给确定M45墓年代带来难题。
颛顼帝时代是仰韶至东周的中间值,也是濮阳西水坡一带这个地方的辉煌顶点。
墓主生活年代定位为颛顼时代显然最合理、概率也最高。
墓主大概率是当时的部落联盟宗教首领,而不是三皇五帝级的政治领袖。与"绝地天通"的颛顼帝有密切关联,但大概率不是颛顼帝本人。
墓主、墓葬包含的文化信息,与道教张天师世家、道教中张氏高道名人的文化要素多有重合、雷同,墓主为黄帝后裔青阳氏之氏族族长、颛顼帝重臣、张姓始祖、颛顼历制定者(以及金册玉牒蝌蚪文符创制者)、弓箭发明者、原始道教创始人或集大成者张挥公,概率极大、最高。
墓主骨架疑似有整齐切口(这是被牵强附会为鲧、蚩尤等历史名人的缘由),如非后来地层塌陷、考古挖掘等原因造成,而是下葬时就有,其成因既可能是当时战争军事冲突、受刑罚等原因造成,但也可能是道家所谓肉身雷劫洗炼等等原始宗教因素的结果。
毕竟,濮阳西水坡一带,古代是所谓雷泽之所在。
考虑到三星堆疑似宗教祭祀器物大量破坏性填埋,两者之关联何在?也许,三星堆的宗教祭祀铜器,也是一套"法阵"之类的东西,在一场"雷劫"中被损坏后填埋?
三星堆的大量青铜器物,与武当山上的金殿建筑群,也许是功能类似的宗教器具。
升仙后做了忠孝神仙张全一的张三丰,能得道福泉山、成仙武当山(或相反),疑似成仙后做了道教天庭总经理玉皇大帝的张挥公,就不能在西水坡、三星堆留下两处金身遗蜕、升仙遗址遥相呼应吗?
究竟什么造成了M45墓墓主尸骨被"损坏"、三星堆大量青铜器物被"损坏"的后果?
军事战争刑罚等等原因,已有不少人发挥想象,努力寻找合适的古代大人物对号入墓。
而宗教上的可能性,此前尚无人提及。算是首创,聊备一说,且供参考。
--
FROM 117.136.46.*
从禹碑蝌蚪文、金册玉牒、夏鼎、儒家经典(尤其是书、易)之秘,到商文明初步解析、洛阳武库大火与王恭厂爆炸真相探究、中国历史分期与666年大周期……最后,追根溯源、敬天法祖,把道教、张氏的一些大问题、主干脉络作了一番清理,对濮阳西水坡、广汉三星堆两大考古发掘的宗教文化可能性解释也给出了一点参考意见。
这些文字林林总总也有几十万字了。最大的毛病可能就是不够"专业"、"学术"。
如果要整理成正规的学术论文,大概率能水成几本百万巨著,开出几个大课题组,让几十百个硕博士们有活儿干。
因为题目太大了,又是开创性质而本身太具颠覆性或争议性,所以,"专业″"正规"学术,反而是最不可能办到的,也是最不可取的选择。
专业也好、学术也好,归根到底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各种体制下体制内的功名利禄几个字,需要合适的敲门砖工具罢了。
但这种文史哲领域里大"发现"级别的成果,还需要受什么功名利禄的羁绊吗?
"发现者"的精神愉悦、优越感,就足以回报了。
对于有兴趣的读者而言,大约有些辛苦、吃力乃至不忍卒读。但持续关注者,收获肯定也是有的。
至少,写作之时,少了没了各种羁绊束缚,也就更真诚更纯粹,更接近所研究讨论的事物、问题之本源、真相。
夸张一点,也就更近乎道。文以载道,文章还是更纯粹一点好。
文字中还是会有情绪的,几十万文字中如果唯一的情绪只有"发现者"的喜悦洋溢于外,这种情绪,对于读者而言,应该是一种"正能量"?
如果"发现者"的发现是成立的,读者们也会是见证"发现"的见证者了。
--
FROM 117.1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