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看了电影《牧马人》 同时也浏览了其小说《灵与肉》,这两者对比,如果深入的话,完全可以写一点小说和改编电影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这小说和电影,同样是80年代初的背景,在大西北牧场的一个牧马人,拒绝了在美国父亲带他去美国继承家产的故事,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所表现的也有不同。
灵与肉小说,其实作者更赞颂的是“劳动的价值”,做为一个成熟,有主见的人,是能分得清自己的价值在于劳动,参与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去美国继承家产,食利。因此他的回忆主要在于如何通过自己的劳动,回报周围的牧民。
而电影《牧马人》经过改编之后,则是更具体到,怎么体现对家庭的爱,对周围牧民的感恩以及对祖国的眷恋上。这就给影片的具体表现,提供了能落实的片段。比如牧民是如何保护他不受红卫兵批斗,还给他找了一个姑娘成婚,这姑娘是怎么通过各类细节的演绎,表达爱家,爱丈夫的,还有主角对周围小孩的成长,也担负了责任等等,这些情节的详略安排,就让影片能有了血肉。
这些我在movie版都有记录。其实我看小说不多,看电影是一方面,还看其他,这大脑是一个接受,分析外界信息的黑匣子,要做到多渠道,高效率的信息接收,处理,这需要有意识的去提高效率。
【 在 computec 的大作中提到: 】
: 1 掌门路 (修仙 红楼)
: 2 凡人 (修仙 西游)
: 3 诡秘之主 (西幻 水浒)
: ...................
--
FROM 113.4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