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诗叫夜雨寄北(一作夜雨寄内),不叫巴山夜雨涨秋池。。。就说有些无题诗用诗的第一句当题目,那也应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啊,这诗你给他起个名叫巴山夜雨涨秋池是啥意思?你为啥不管这诗叫做何当共剪西窗烛啊?难道你平时都管李白的静夜思叫疑是地上霜?管春晓叫处处闻啼鸟?
老兄,言多必失,就从你这个巴山夜雨涨秋池来看,你古诗词造诣弱了点,以后别和人掰扯这方面的事。
【 在 preposi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怎么阅读,也有讲究。
: 小说看情节吗? 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这飞天入地,蛮荒八元可以纵其想象。---但是,还有更重要的一条是,去尝试理解,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写,希望表达什么深刻涵义,其中有那些值得借鉴的(写作手法,内中蕴含的当时当地的风俗习惯等等)。
: 比如前天我看了影片《巴山夜雨》除了故事情节之外,我还顺带去看了李商隐的《巴山夜雨涨秋池》,当时诗人的所感所想,后世的评价,以及借用到这影片中的深刻涵义。-- 最终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感化了解差,苦难的生涯结束,比当时的诗人更幸运。
: ...................
--
FROM 60.24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