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者上本《覆汉》就被这种行文风格劝退,作者可能是个结构高手,但是文笔真的三流
【 在 pcal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完了,故事还是比较热血的,穿个历史排上号的昏君,摇身一变光武级别的,十年报仇。
: 但语言太啰嗦了,什么“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了”,“但是所以说但是”,几乎所有人的台词都千篇一律,开口就循循善诱尊尊教导语重心长,前面在打仗,后面在回顾靖康,一场冲突要把车轱辘话来回说十遍八遍,看得人心烦气躁。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BKL-AL20」
--
FROM 223.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