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点个人看法。
先说刘策。
十月二十七日,皇太极从喜峰口破口,个人认为责任在蓟辽总督刘策,而刘策并非袁崇焕的“下属”,袁崇焕既非主要责任人,也没有领导责任,其它责任另说。
十一月初十,袁崇焕率关宁军抵达重镇蓟州,同时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保定总督刘策和昌平总兵尤世威也相续汇集于蓟州。崇祯传旨“谕兵部各路援兵俱令听督师袁崇焕调度。”将全部勤王兵马指挥权交给了袁崇焕。
这时候刘策就处于袁崇焕领导之下了,袁崇焕下令刘策回守密云,刘策也回了。接下来好像没刘策什么事情了。后来刘策被弃市,杀了,早于袁崇焕。
上面刘策有两个职务,史料原文如此。
再说回袁崇焕,如上所述,十一月初十,袁崇焕在蓟州获得授权指挥勤王军队,命令刘策去密云刘策从了,还命令尤世威回昌平尤世威也从了,可见这个指挥权不是虚的。袁崇焕也表态“必不令越蓟西一步”,而皇太极十一月十二日才到达蓟州,可以说袁崇焕有权力、有责任、也有可能把皇太极堵在蓟州。
接下来就是神秘的潜越了:十三日,几万后金军悄悄地通过了袁崇焕防守的蓟州,十四日到三河,十五日到通州,十七日到京郊牧马场。而袁崇焕也在十七日到达广渠门。如果看双方的行军路线,可以发现:本应绕道避开防线的后金军从蓟州近乎直线驰奔北京城下,本应直线追赶节省时间的袁崇焕划了个圆弧绕道紧追。倒是袁崇焕绕道路远,差不多同日也到了北京城下,不禁赞一声袁崇焕跑得倒是挺快的。
所以,袁崇焕获罪“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冤不冤呢?
【 在 gqzhb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问题更复杂了
: 坐等其他人来解答了
:
: ...................
--
FROM 120.24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