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觉得逻辑不通,我就给你梳理下事实
崇祯上台来遭遇的第一个执政危机,是崇祯元年宁锦、蓟镇多地的士兵哗变,当然也包括彼时的东江,东江此时索要的军饷已经到了100万两,相当于关宁军的5分之一。
这是大明最强的军事力量,在新登基皇帝眼皮子底下发生的可能演变成军事政变的危机
那么为什么要哗变呢?
1、是因为历年欠饷积年不发
2、崇祯要在这些边镇搞裁军清饷削减军费开支
哗变的结果呢,
辽东方向紧急提拔袁崇焕去救火扑灭哗变
蓟镇方向,是罢免兵怨比较大的顺天巡抚王应豸换上王元雅,这个人后来死在己巳之变中,死因是第二次蓟镇哗变的淘汰士兵开城门放后金军进入
东江方向,是开启了多轮核查,把毛文龙虚报的15万战兵压缩到2.8万,饷银额度也从之前的100万两进行了脚踝斩
而在哗变之后的处置是什么呢?是继续紧缩,继续裁军。
试问就这个事件演变和发展,你觉得这不是节流,不是紧缩,它又能是什么呢?
那么就以上而已,
你说把辽东全线收缩,退守入关?是觉得这样能省钱对吧?
那请问,退回来的兵怎么办?是发遣散费遣散?还是打散填入九边
填入九边,这些军户拖家带口安置费怎么解决?
这些士兵积年拖欠的工资,要不要一次性发放?
他们由关外到关内转运,路途费用谁来掏?
这里关外的屯民就不考虑了,反正都是死老百姓,他们关外大片土地让他们舍弃掉,
入关之后没地,就给豪右当奴仆嘛,反正都是死老百姓一条,不打紧
但当兵的不是,这么一直无钱无饷无粮的重武装军队,十几万大军心怀怨念无论他们目标是哪儿都得经过北京城走一遭
你觉得这玩意是个省钱的好主意,那你这点子可太棒了
【 在 Carlito 的大作中提到: 】
: 见过这种说法,说是崇祯要杀毛文龙。但缺乏实证,连扑风捉影的证据都没有。
: 节流的逻辑说不通,毛文龙的东江镇并没花费崇祯多少钱粮,一直都是抠抠搜搜,导致毛文龙天天喊穷。
: 要说崇祯怕花钱,咋还不把辽东全线收缩,退守入关?
: ...................
--
FROM 114.24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