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边攻进来的300多甲兵几乎是全部兵力(包含130巴牙喇),不是前锋。后面再没有汉军以及其他甲兵了。
北边没有大路,各条小巷导致兵力和战场比较分散。
最开始防守有1个重甲旗队,1个炮组和若干轻步兵。
第一批增援了一个重甲旗队和远哨队。
吴达财带的重甲小队、火器小队6人和炮组是第二批增援,
后面还有第三批增援。
吴达财补充上去时,也只是在一个局部战场和分散的建奴战斗。其它还有若干战场。
只是这时候攻进来的建奴也伤亡过半,领头又被枪决了,于是就退了下来。
巷战中火炮起了很大的作用,打得“满是清军的尸体”和“断裂的肢体”,“炮车”无法快速移动。
这有什么问题?
【 在 hanib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仗最后作者硬要这样强行解释胜利流程可以,但是怎么看怎么离谱
: 两千人守的小村庄,被优势兵力大批敌军围攻,让两百敌军前锋溃围冲破防线,然后居然靠个别猛士发飙就顶回去了
: 攻方就等着冲进去的人被杀光赶跑了为止
--
修改:chinesehero FROM 106.228.73.*
FROM 106.22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