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用了drawio的制图能力,drawio这块儿体验做得太牛了,包括早期的mxGraph,就是
drawio的前身,支撑了现在大部分的在线制图应用。
做了一些优化,主要针对在线使用场景:
1. 图片的支持,drawio原生是图片就在文件中,当一个图有几百张图片是,文件可能会
超过几百兆,几乎就没有在线存储和分享了。这个地方做了优化,可以几百张照片做成
照片墙,加载和分享都很流畅。
2. 思维导图类,原生drawio对思维导图支持比较原始,这块做了优化,可以直接在dra
wio上使用思维导图。
3. 文档切换支持。做了多文档快速切换的能力,能很流畅的处理大量文件的情况。
4. 集成了对PlantUml,Graphviz的支持,相当于程序化制图能力。(后续正准备增加上
基于数据的类似折线图/曲线图等能力)。
5. 大纲索引支持,当白板很大时,可以构建视图和索引,快速在白板的各个区域进行切
换。
6. 协作支撑,多人可以同时编辑,然后会自动进行增量合并。
另外还有一些小的更新,比如多边形和自由曲面等的支持(原始drawio不提供),在有些
制图场景会用到。 还有代码文档和格式的支持,这个主要针对程序员使用。
后端则用了更多的开源能力,包括图形/PDF包、分布式存储等等。
整体思路就是逐步整合一些优秀的开源能力,提供一个随时可用的在线白板类应用,可
以提高一下工作和学习效率,这个是整个产品的初衷。
【 在 archblu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界面、模具一看就是drawio
: 相当于把drawio加上用户体系封装了下
--
FROM 115.17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