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校园小说沉浮史:叛逆的韩寒,少年气的江南,我们远去的青春
作为08年离开校园的人,觉得应该至少还有2部从小说到搬上大荧幕,引起过反响,占有时代的一席之地: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 匆匆那年
--
FROM 101.242.45.*
【 在 bonheu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重门》是韩父的作品,现在还有人没想清。
的确如此,而且韩父本来是写大学生的故事,硬改成了初三/高一学生的故事,很多地方还没有撸顺。
>> 店主虽然博览过众多江南美女,但见了Susan也不免饥饿得像在座四人。他对Susan搓手问:"小姑娘,你要什么?"其余三人像是不存在于店里。
主人公同学们初三去周庄旅游,饭店老板居然对初三女生色得馋鬼了。
>> 初一他去考文学社,临时忘了《父与子》是谁写的,惨遭淘汰。第二次交了两篇文章,走错一条路,揭露了大学生出国不归的现象,忘了唱颂歌,又被刷下。第三次学乖了,大唱颂歌,满以为入选在望,不料他平时颂歌唱得太少,关键时刻唱不过人家,没唱出新意,没唱出感情,再次落选。从此后对文学彻底失望。这次得以进了文学社
这文学社的招考,也不是初中,而是大学的风格
>>文学社严然变成旅行社,惹得其他小组的人眼红不已。
初中生考文学社是为了旅游,初中老师可不敢担这个责任,春游都是很大的责任,何况时常去旅游。谁出钱,未成年人出了事情谁负责。 这其实也是大学里面的社团的故事硬改的。
--
FROM 130.61.93.*
被质疑之后就遁出文坛了,足以说明问题
【 在 bill21 的大作中提到:】
: 杯中窥人很明显的,不太可能是一个十几岁少年的作品。当然这也不是绝对不可能,钱钟书十几岁的时候也许有这样的可能性。
: 但是你看到韩寒上电视时的表现,他明显不是那种掉书袋的风格。
:
--
FROM 42.99.63.*
真是
【 在 ckcn (那天午后微风吹乱了我的胸毛) 的大作中提到: 】
: 被质疑之后就遁出文坛了,足以说明问题
: 【 在 bill21 的大作中提到:】
--
FROM 115.60.9.*
韩寒写的挺好test
测试一下
测试一下
【 在 plumblade (松卿竹友·社会学编剧)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有的书就是这么没的:(
--
FROM 119.80.52.*
还是手抄本吗?
【 在 wwwlb2002 的大作中提到: 】
: 唉,我们那时候就可怜了,哪有什么校园文学啊,最多传看个少女的心……
--
FROM 183.19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