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原创]四十而已
今天收到老大的礼物,我才惊觉,我四十了。原来一直觉得四十是个遥不可及的数字,但真到了自己身上,却是实实在在的落寞,感觉怎么一眨眼的时间自己就老了。这些年每天监督老大作业,按时带老二康复,再加上自己的工作,忙的连手机都没空刷。我得感谢北京的疫情,忙碌的工作一下子消停了,让我有时间回忆一下我的流年。
总体来说,我是个幸运的孩子,头四十年一直吉星高照。不,应该说从我还在我妈肚子里的时候,就是个有福气的娃。我家在省会城市,那会儿市里计划生育政策已经落实的很到位了,我极度重男轻女的奶奶在听说我妈怀孕之后,把我妈骗去医院做了B超,确定我是个男孩,高兴坏了,我妈整个孕期过的无比滋润,我生下来足足八斤。我妈说如果当时就照出来我是女娃,我决计不会养的那么好。
我出生的时候,幸运之神再度眷顾了我。我妈在大学工作,怀我时候还很年轻,完全没有要当妈的自觉,已经足月了还参加学校的活动去正定郊游过夜,第二天回来的时候,我爸发现我妈肚子突然小了,问我妈怎么回事,我妈说不知道,从晚上开始就不受控制的尿床,孕晚期我妈一直尿频,俩人心大的就没当回事,直到晚上我奶奶给他们送饭去,一看我妈,隔着衣服都能看到我在她肚子里的轮廓。吓得赶紧把她送去医院,这时大夫已经找不到胎心了。进手术室之前,大夫跟我家人说做好心理准备,这个孩子估计是丢了。结果,我不但没丢,还哭声宏亮腿脚有力。抱我出来,门外家属的反应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我姥姥家人欢天喜地,几个姨姨舅舅挨着个抱我,都说我是有大福气的,等他们冷静过来的时候,我爷爷家人全走了,连个招呼都没打。
是的,我奶奶一直期盼的长孙成了赔钱货,她接受不了。在随后的一个多星期,她强势要求我爸把我送人,如果我妈不同意的话就跟我妈离婚,无论如何也要生个孙子。我爸自然不干。我爸和我妈是自由恋爱,感情很好,这场闹剧中他一直坚定的站在我妈身边,哪怕我奶奶把他赶出家门,我爸妈的婚房是奶奶单位分的,跟我奶闹翻之后,我爸再也进不去自己家了。我妈在医院住了一个多礼拜也没法出院,我爸本来还在想怎么瞒着我妈,可我奶没给他机会,在我姥姥姥爷都在医院的时候,我奶也过去谈判了,她给我办了个残疾证,让我爸妈据此向单位申请二胎指标,否则,就永远不许我妈进他家门。好在我妈有给力的娘家。我姥姥姥爷并没有跟我奶奶吵架,当时就办出院手续把我妈接回了娘家,以实际行动表示了对我爸妈的支持。我大了以后我妈经常给我讲这段故事,边讲边骂,我姥姥听到就会制止她,我姥姥一直说我奶奶再不好也是我爸亲娘,这是打不断的,我爸妈一天没离婚,就一天不能让我妈跟我奶奶翻脸,否则影响夫妻感情。看看,我姥姥一天书都没有读过,确有人生大智慧。
--
修改:plumblade FROM 221.219.189.*
FROM 114.245.181.*
尽管有姥姥姥爷的精心照顾,但我生长过程中各个里程碑都比别的孩子要晚,我一岁还坐不稳,2岁还不会走,后来会走了,姿势也不太好。我爸妈一直神经大条的认为我只是小,大点就好了,从未想过带我看看,好在我真的运气好,四岁多慢慢就正常了,除了说话不怎么清楚,至少行动自如了。可惜也是我四岁的时候,我姥爷中风偏瘫了,姥姥要照顾姥爷,只好把我送去育红班,第二年随班升入一年级。1987年,刚满五岁的我,正式成了一名小学生。一开始肯定是跟不上,我的表姐跟我同班,第一次期末考试,她考了97,我考了79,她得了大红花,我什么都没有,我哭的很伤心,向老师投诉,论成绩她有7和9我也有7和9,可为啥她有的大红花我却没有?我们老师把我爸叫来商量,要不让我留一级吧,实在是跟不上。我爸为了安抚老师,很上道的把学校操场给铺了,还经常给学校送一些福利,过年的挂历、西红柿大白菜,夏天的西瓜等等,终于没人再提让我留级的事情。我们老师其实对我挺好,我比较老实,不是调皮不学的孩子,只是学不会,老师一直紧盯着我,每天抽查作业必然有我,发现我没懂的题,也愿意多给我讲几遍。就是这样,她还是担心我考不上初中,直到我们五年级的时候,市里突然宣布开始实施9年义务教育,小升初不需要考试了,我们老师抱着我说,你真是走了狗屎运了,这点踩的太好了。。。
我学习成绩是从初二开始逆袭的。那会儿我爸给我买了个变速自行车,车把和车座还可以变形,极为拉风,我骑着跟同学去动物园玩,忘了上锁,出来车子就丢了,我爸妈第一次狠狠批评了我,让我写了保证书,保证期末考试考进班里前十名,否则一周不许我吃羊肉串喝可乐。末了我爸可能觉得有点过了,给我补了一句,能考上前三名,要啥买啥。重奖之下必有勇夫,结果那次考试,我一举从班里的37名考成了班里第一名。初二下学期,我们换了新的班主任,老师上来就问,班里第一名是谁,问了好几次,我都没反应过来跟我有关,还是班长把我叫起来。老师问我为什么不自己起来,我真诚的说,我只是上次考试考的好而已,不敢当这第一的名头。其实我说的是实话,可在新老师眼里,我就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典型,狠狠的夸了我。从那以后,我就有偶像包袱了,好像自己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新老师夸奖,好在初二开始加学的物理和初三开始的化学跟我天生八字相合,不需要花多少功夫就能学的很好,初中时我拿了区里物理竞赛二等奖和化学竞赛一等奖,这在我们那个渣中是了不得的成绩。我们班一共54个人,正好跟54个扑克对应起来,初二开始,我就是班里的红桃A。
96年的时候,石家庄中考制度改革,把中专技校的录取提前到中考之前,我们班大多数同学都提前报考技校走了,最后班里剩下参加中考的只有8个孩子,只可惜,最后正经考上的只有我一个。其他几位同学都花钱去了私立高中。中考报名时还出了个乌龙,我报名体育考试一直不成功,最后查出来我有个残疾证,不需要参加体育考试,67分的体育分只给8分。我妈气的又在家大骂我奶奶,好在最后这个残疾证给撤销了,我如期参加了体育测验,得了满分,最后总分超出高中录取线10几分。那一年石家庄高中升学率只有15%,我们初中8个毕业班凭自己考上初中的,不足10个人。
--
修改:plumblade FROM 221.219.189.*
FROM 114.245.181.*
上了高中之后,我就一路高歌,虽然入校成绩一般,但是从第一次考试开始,我就没下过年纪前三,班里一直是第一,尤其是物理,竞赛拿了几个奖,最后高考还加了分。我一模二模的时候,成绩基本就是重点线上下。是的,虽然我还是年纪前三,但是由于我们学校不咋地,我的水平也就这样。我们那会儿还是7月考试,5月中,我姥爷突然去世了,晚上睡下时还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就没起来。我当时深受打击,连续一个多月都学不进去。本以为这次一定考砸了,没想到高考的时候,超超常发挥,考成全校第一不说,不含竞赛加分的裸分就比重点线高了70多分,是我们那个破高中建校以来成绩最好的。我一直坚信是我姥爷保佑的我,我姥爷原来就是大学霸,还做过几年老师,高考对他来讲不是难事。由于我高考的超常发挥,我爷爷奶奶终于注意到了我这个大孙女,不请自来参加了我的毕业典礼,我爷爷是个不大不小的官,我们校长到了这时才知道我跟他的关系,于是很自然,本来该由我妈说的家长发言改由我爷爷说了。可怜我妈为了这一个准备了好几天,最后被她最讨厌的人接了胡。
--
修改:plumblade FROM 221.219.189.*
FROM 114.245.181.*
成绩出来以后,就到了考家长的时候。我爸妈本来对我期望不高,原来想着能去我妈他们学校就很不错了。成绩一出来,我爸风光过后顿感无措。当时我有两条路,一是我们当地的军校,答应我本硕博连读之后留校;二是北京上海的985,这个听起来比较好听,但是是否一定能录取或者录取什么专业就没准了。我爸妈很想我选第一条路,觉得女孩子安安稳稳的当老师挺好。我自己想走第二条路,单纯的觉得上了十多年学都没走出家门口这条街,考大学在走不出去,太无聊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20多年过去之后,现在想想,当初选择第一条路我可能会轻松安稳很多。留在家里发展,家里世代的积累相当于让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生活,本来就是有高度的。背井离乡的跑来北京,就要脚踏实地的一步步自己拼搏,并且即使拼劲全力,也很难达到家里几代人积累的高度。简单来说,在老家,我可以享受生活,在北京,我得努力活着。
当年高考填报志愿也充分发挥了我锦鲤属性,我爸觉得既然出去上学,就报个值得去的,于是踮起脚尖,给我报了个相当高攀的学校,没想到还真成了,最终我被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录取,入学后我才知道,我是我们专业被录取的最后一名。那个夏天应该是我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家里几乎顿顿要去摆酒酬谢来道贺的亲友,小区门口也拉了大红条幅,我们学校门口挂起了我的大照片和录取通知书,颇有点永垂不朽的意思。我上学的时候,我的高中就是所普高,但是由于我们那一届光芒闪耀,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个985,4个211,另有7个考上重点线的,到我大一的时候,学校就评上区重点了。可惜后来在没有哪届能跟我们那一届媲美,学校也经历改制,只保留初中部。现在,我们学校是市里的头牌初中。后来我堂弟堂妹都在这所学校读的,我们本就不熟,他们对我的全部认知就是校门口的大照片,因此到现在他们都叫我大照片。
--
修改:plumblade FROM 221.219.189.*
FROM 91.230.68.*
没想到时隔多年又看到了自己发的帖子。当年烂尾了,缘分让我刷到,还是继续下去吧,算是给自己留个回忆录。
之前的种种都是幸运。我着实上了个好大学,在大学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毕业之后,凭借学校的名气工作一直很顺利。这种顺风顺水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我怀上老二。
我家老大是我28岁生的,她从小就很懂事早熟,我记忆中,自从她1岁会走路开始,就会照顾自己,再大点,还会照顾我。孩子对我来说就是不用管,自己就会长大的存在。所以在我知道自己怀了二胎之后,我跟我老公基本没有怎么犹豫就决定要。但这个老二,从我知道他存在开始,就一直在打怪。怀孕12周作NT被怀疑是无脑儿,23周大排畸发现脐动脉局限性增宽,30周大排畸发现左侧脑室管膜囊肿。这些名词我之前听都没听说过,当时整个孕期都是懵懵的,每次发现异常,在进一步检查的时候异常就不存在了。我一直都在想,我儿是命大还是命硬。如果我早知道他是个谱系孩子,我会不会把他带到这个世界?
我生完孩子很快就重返岗位工作,我妈帮我照顾孩子,他走路晚,1岁4个月还需要扶走,我妈说没事,我2岁才会走。他说话晚,1岁8个月还不会喊妈妈,我妈也说没事,说我快4岁说话都说不清。总之他的一切异常在我妈眼里都是正常的。日子就这样忽忽悠悠到了2020年,荆楚大疫。被困在家闲来无事,我就开始看过去的录像。看到我女儿1岁八个月的视频,拍着手中英双语对我妈唱生日快乐歌。转头看看我身边的老二,同样的年龄,干啥都是啊啊啊。我在网上一查,自闭症这个词第一次进入我的视线。
--
FROM 223.104.42.*
我迅速挂了北京六院的专家号,在结束第一次封闭后第一时间去看了郭延庆。万幸,郭观察了孩子半个多小时后跟我说他虽然没有语言,但是交流能力很好,不考虑谱系问题,但他的语言和认知的确晚于同龄儿童,建议去看看儿保科,找出发育迟缓的原因。我当时并不焦虑,单纯的认为孩子就是病了,找到病因,治好就完了,于是我转战北京儿童医院,他当时2岁1个月,发育商测出来只有68,远低于85的正常值。我带他做了现代医学所能做的所有检查,结果都是未见明显异常。我真的有种拳头打到棉花上的无力感。时至今日我都记得儿童医院梁爱民的话,说这个孩子看起来就比别的孩子憨。她问我有没有看过阿甘正传,说我儿的情况,跟阿甘很像,学得慢忘得快,尽量多教,争取缩短和同龄人的差距吧。
--
FROM 223.104.42.*
2020年,我开始接触一个新的群体,儿童康复。在这之前,我从来都不知道世界上有这么多孩子和家长都在挣扎着生活。我老大原来也上课外班,一节课300-500都有,这个钱交出去是有收获的,她能学到新的技能、交到新的朋友,家长还可以有自己放松的时间,一举多得。相反在儿童康复这里,一节课500-600,一天上4-5节课,上一两年孩子基本看不到任何变化,一个月2-3万的康复费用花出去连个响都听不见。孩子上课,家长要全程陪同,回家继续居家干预。这个过程对家长的财力、能力和耐心都是巨大的考验。
我们家承担这个考验的只能是我。我父母会一直拿我小时候做对比,说我老二比我小时候精多了,大夫就是骗人的。我老公和公婆也说男孩子就是说话晚,孩子啥事没有,劝我别瞎折腾。只有我不敢赌,我看了很多报道,咨询了很多医生,6院、儿童医院、儿研所、北大妇儿、博爱医院,这些都是业界权威,他们口径很一致,孩子黄金干预期就是6岁以前,一定要抓紧时间,保证每天不低于6小时的干预。于是,我带着老二一头扎了进去。
刚开始很痛苦,1小时的课程孩子根本跟不下来,也坐不住,要用专门的椅子把孩子困在椅子里,一节课跟下来身心俱疲。好不容易孩子适应了课程节奏,又有疫情要停课封城。等解封了又要一切重头开始。到了孩子三岁的时候,他已经是机构的老人了,自己熟练的去各个教师上课,下课帮老师收拾教具,由于他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是其他孩子理想的集体课搭子。但是他还是没有语言,只会用手比划+俩字俩字的蹦关键字。那段时间是我心理压力最大的时候,看不到希望,晚上睡不着觉,头发大把大把的掉。由于疫情+带孩子康复,跟闺蜜很久没有见面,一见面吓了她一跳,她后来告诉我她回去也哭了很久,看我这个样子很心疼,但是不知道怎么安慰我
--
FROM 223.104.42.*
老二三岁半的时候正常上了幼儿园,他只是不会说话,其他方面还可以,不挑食,不闹觉,跟随好,听指挥。在30个孩子2个老师的公立幼儿园里,听话比会说话重要,老师并没有经常找我。我跟幼儿园园长沟通过孩子情况,幸运的是园长和老师对孩子比较包容,孩子每天早上8点入园下午四点接去机构上干预课,一直上到晚上8点。我每天把孩子送去幼儿园了就去上班,晚上早退去接孩子送机构,孩子在机构上课,我继续干活。感谢我老板,他是外国人locate在总部,他知道我孩子情况,对我比较包容,每次约我开会都会避开我接送孩子的时间段。也感谢我的同事们,他们都知道我孩子的情况,平时会主动约我带上孩子一起玩。
日子就这样到了孩子4岁,对我父母来说,四岁似乎是他们的心理防线,他们之前坚定的认为孩子一到四岁就好了,可眼看孩子已经过了四岁了,说话还是俩字俩字的蹦,我爸身体先顶不住了。22年底,我爸突发脑梗,而且是最凶险的脑干堵塞。可能是手术完他比较脆弱,说了很多原来没跟我说过的话,担心我以后带着这样的孩子可怎么办,担心老大有这样的弟弟,以后生活会很辛苦。我这才知道我父母原来满不在乎的样子都是装的。他们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帮我。
现在回想起来,整个23年我业余时间都是在医院度过的,我爸虽然抢救过来了,但是留下来后遗症,持续康复了3个多月,后来还补做了两个脑部支架。我把老二也转到我爸所在的康复医院,我爸在康复科,我儿子在儿童康复科。这次真的要感谢我队友,我爸大半年的治疗都是他陪同完成的,上至医生下至病友都以为我队友是我爸儿子,我是儿媳。在此之前我对他意见很大,老二康复两年多,他和他父母不闻不问,从来没有带孩子上过一次课,没有给孩子花过一分钱,每次说起来,他就指责我,理直气壮的说孩子根本没事就是我瞎折腾。我一直认为是他们觉得孩子丢人,尤其是我公婆,从20年查出来到2024年底,他们从来没有看过一次孩子,我说过年回他们家,他也不同意。我爸和孩子同在一个医院康复,我队友从不去儿童康复科看孩子。
可能真的是否极泰来,23年10月,我儿子4岁10个月的时候,我所在的公司开始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一直支持我的总部老板被离职,我负责的几个项目迟迟没有进展,我也不知道还能不能保住位置,那段时间压力特别大。有天我照常从医院接孩子回家,等红绿灯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哭了起来。后座上的孩子过来拍了拍我,跟我说了他人生中第一个完整的句子,他说:妈妈你别哭了,我姥爷没事,我也没事。
--
FROM 223.104.42.*
就只有那一年,试点,结果发现高中录取率太低,第二年就改了。
我所在的初中本身也是市里垫底的学校,我们学校的高中升学率只有个位数。
【 在 cbilancia 的大作中提到: 】
: 石家庄那时候高中率那么低的么......
: 比你还要早。兰芳省会城市,高中是想读基本能读,那些选择技校的是因为知道考大学无望
:
--
FROM 114.24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