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Life 讨论区 】
发信人: hgwd3y (hgwd3y), 信区: FamilyLife
标 题: 我与水木十五年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ug 1 15:21:47 2017), 站内 [累计积分奖励: 500/0]
2002年,在北京上大学的女儿问同学要了个水木帐号,开始教我玩BBS。从那时开始至今已整整十五年,也就是说,我与水木的联系在我这大半辈子生命中占了将近四分之一的时间。
2001年我四十七岁,因工作需要,在零基础的条件下,开始学习电脑操作,学习五笔字型,学习编辑文档和文件传输。女儿看我学得努力,给我申请了一个QQ号,以便联系起来更方便。就这样,网络的大门向我敞开。
最早上水木的时候,女儿教我用的是Web格式,还给我加了她一些同学和朋友为我的好友。我先是看别人发贴看别人跟贴,后来不过瘾,就想自己也上去说几句。女儿是远程教我,有时候我问多了或说不清楚问题的时候,她就有点不耐烦,就让我去请教她的同学或朋友,也就是那些好友。慢慢的,我学会了发贴、回贴,学会了上传图片。
我女儿在校时是某社团活动的积极分子,那个社团在水木上建了个ftb,社团成员可以往ftb上上传文字、图片和音像,受他们的影响,我也学会了用软件将磁带上的东西转换为mb3上传到那个ftb上。说起这个,我得感谢sillybean、fanfish、askthesky等水木牛人,是他们非常耐心、非常不嫌弃我这菜鸟水平,毫无保留地传授上水木应掌握的各种功能。
我的水木好友鼎盛时期已达到30多个。
学会发贴后,我去转得最多的是水木特快、戏曲曲艺、协会社团和家庭生活等版块。特别是家庭生活版逛得最多。有一次我还不自量力地在家版上发贴要和大家探讨婚姻和家庭生活问题。一些版友对我的大妈身份表示了惊讶、怀疑,当然也有赞赏。当时家版的版主synyan热情地支持和鼓励我,并邀请我做家版顾问,考虑到自己能力和知识的局限性,给予了婉转的拒绝。
上水木一段时间后,我也学会了不少的网络语言,比如:ft、kick、hehe、fb和bg等,当然,这些网络词汇现在好像已成为历史了。
女儿在国外留学期间,我曾去探过一次亲,在那住了将近一个月。这期间,因为无所事事,又学会了申请水木马甲,我曾申请过n多马甲,后来陆续送人了。其实,我现在用的这个id就是当时申请的马甲之一,现在基本上作主id用了,之前的主id因为有次修改密码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用,把密码给忘了,就索性弃了它。
有段时间,我还学会了在紫霞上穿梭,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人玩这个,反正我是废弃多年了。对,我还学会了用term格式上水木,就是那种显示白字、蓝色或黑色的底板的,不知道这样表述对不对?我用了好些年,据说现在不大有人用了,只有少数专业人士用(这是askthesky大牛告诉我的)。
大概2005年前后(具体时间记不清了,昨天我去找水木博客没找到,不知道是不是又关闭了),女儿又帮我开通了水木博客。那段时间,我一有空就上水木博客欣赏版友们的文章,感觉非常有意思,慢慢地我也有了写点什么的想法,我自己试着在博客上开设了“今日纪事”、“亲情友情”、西行杂记”等子目录,闲暇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码成文字发在博客上,不知不觉几年间写了一百多篇,看到熟悉或不熟悉的版友们的跟贴或点评,感觉非常的开心。
噌水木的十几年中,我曾经上过两次“十大”:一次是2003年我生日的时候,女儿在祝福版发贴祝我生日快乐;另一次是2012年我外孙女出生,我写的《那一刻,永生难忘》一贴。哈,这么看来我的水木生涯是不是比较完整了?!
自从用上智能手机后,我就申请了水木社区手机版,好几年了吧。手机版用着方便,只是还不会发图片,也不知道怎么跟好友聊天和发信息。用上手机版后,和以前的水木好友几乎没啥联系了,据女儿说,她和那些好友现在也不怎么上水木了。只是我还不能舍弃,这么些年来一直与水木相伴。尤其是用上手机版后几乎每天都会上来瞄上几眼,无论身处何地。她能让我了解水木每天的热点和热贴,知道水木上的一些名媛和大咖。只是以前认识(只是在水木上)的诸如石头姐、开水、劳模等现在基本见不到了。
十五年,水木人一代一代来了又去,只有我还在不离不弃守着她。我对水木从好奇到慢慢地喜欢,她就像一个老朋友一样与我相伴。我觉得上水木十五年,至少让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是愉悦了心情。水木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聚集了各式各样的家庭和人生,虽然绝大多数是幸福、幸运、和谐的,但也不免存在一些不如意的,想想自己,家庭和睦,小辈孝顺,应该知足吧!再者,水木上人才济济,很多版友情商智商高,论事论人道理!精辟、逻辑性强,且风趣幽默,让我受益匪浅,因此,只要进入水木,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情绪都能得到释放。
二是水木让我多了一条了解年轻人的渠道。我和版上的各位是不同年代的人,在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肯定存在代沟,通过水木,我能大致了解现在年轻人的价值取向,并能比同龄人更多的了理解年轻人。
三是水木让我进一步明白“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在水木体现得淋漓尽致。我有幸结识了水木,也由此融汇贯通的学了一些网络方面的知识,比同龄人看上去更多一些喜欢新的东西,但是,想了解和认识更多的新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得那么快。
四是水木教会了我如何做长辈。家庭生活的主题是家庭和生活,看多了各种形形色色的家庭矛盾,让我深深体会到“父母的家是儿女的家,儿女的家却不是父母的家”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原生家庭有血缘关系,父母为儿女的付出很少存有私心,是个利益共同体。而儿女的家因为他们各自有了配偶,家庭关系成员成倍增加,各种因素掺杂在一起,处理不好往往会一地鸡毛。我们作为父母,要做到:儿女需要时,应该为他们出钱出力,不需要时应自觉回避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在儿女家多干话,少作主,闲暇时间出去唱唱歌,跳跳舞,健健身,或找同龄人聊聊天,寻找自己的乐趣。
不知不觉啰唆了这么多,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版友见谅:)
--
修改:plumblade FROM 221.219.186.*
FROM 111.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