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说氚对人体无害是不科学的
全球核电厂每年排海的冷却水的氚是6000兆贝克,福岛规划的排海计划是每年氚排放量上限22兆贝克,大亚湾根据生态环境部在2017年的政府批文,六台机组每年的液态氚排放上限是225兆贝克,过去十年实际排放量平均为上限的20%,即约49.5兆贝克。
另外,福岛计划的核废水处理水的氚浓度是1500贝克每升,世卫饮用水标准的七分一。
【 在 xiaoju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是氚真的不引起内照射,那PET-CT用氟-18干嘛
: 日本只能说计量小,但按照国际法和大多数国家法律,有毒有害食品是不允许用计量小当挡箭牌的
--
FROM 144.214.106.*
目前的方案执行的前提就是处理水达标,即和其他核电厂的冷却水一样只有达标的氚。
根据IAEA白皮书,排放前由多国专家组入驻福岛监测水质,同时排放的时候划出一片海域实时监测排放,一有问题马上停止。也正是为了实时监测,IAEA这才否决了排入大气的方案,因为不好监测。
这些问题在去年4月发布的评估白皮书中都有明确描述,但根本没几个人读。
【 在 vfivept 的大作中提到: 】
: 1. 福岛排的废水里面只包含氚么?有没有其他核污染物
: 2. 如何保证日本没有在水的测量结果上面撒谎,如果撒谎了,惩罚措施是什么?
: 如果所排的废水里面只有氚,并且密度达到了他们所宣称的,那还是可以商量的,否则就不许排。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11 Pro Max」
--
FROM 144.214.109.*
这个也有论述和学术文章,28%的废水达到了标准,还有72%需要进一步处理,这也是排海周期需要拉长到30年的原因之一。
我发现国内的信息漏掉太多类似科学的信息了,处理方法的技术,经济,实施周期,风险等综合评价,后续的监管计划、环境监测计划,目前废水的处理现状,IAEA都有详细的论述。我们的媒体只抓住一句核废水(甚至都没分清楚核废水和核废水处理水的区别)要排海,就各种恰饭了,身为学者看了真不是滋味。
其实稍微有点科学逻辑的,把时间线捋一下就能发现问题:
IAEA的技术评估是去年4月发布的,日本之前提交了材料,IAEA主席今年4月公开支持日本的计划,重要的技术支撑自然是去年完成的评估报告,然后才是日本政府发布新闻,美国表示支持。
再想一下,日本真的想不怎么处理偷偷排,干嘛提前两年公布计划细节?(日本的电视塔甚至放了3D动画模拟排海工程细节),想让更多人关注么?
真正应该质疑的是什么:一是排海之前的水处理数据公开、第三方核实,监管,这个过程允许多国参与尤其是中韩的参与;二是排海实施的时候的实时监测,一有问题马上停止。简而言之,针对福岛这个,宣传物理恐惧的不可信;不谈心理恐惧的不可取。把政治凌驾于科学至上的更不可取。
【 在 vfivept 的大作中提到: 】
: 目前有技术手段能保证“其他核电厂的冷却水一样只有达标的氚”么?
:
--
FROM 144.214.104.*
日本何德何能拿国际原子能组织背书?核问题不是iaea负责又应该是谁负责监管和评估?联合国吗?
正常流程当然是日方提供材料,iaea审核评估,同意日方才能公布方案。
关键是评估符不符合科学原理、后期如何实施监管保证工程实施质量。
最后提一点,过去几年iaea一直在敦促日方尽快处理废水而不是一直存着,这个是不是也是演双簧?日本政府一拖再拖直到存储罐快满了。这也是为什么美方的声明里面提了一句:很高兴看到日方终于下定决心blabla。但你看国内新闻有多少关注这些背景知识了?
好多人是不是习惯了阴谋论都忘记从科学角度看问题了。
【 在 Albe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在拿IAEA来当挡箭牌啊。
: 这些不是iaea详细论述,而是日本做的工作,日本提方案,请iaea专家审查,iaea对其方案给出几点建议。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11 Pro Max」
--
FROM 144.21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