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某些人口口声声说小日本排水符合国际标准
印象是iaea报告里面说的是符合WHO标准 10000Bq/L。小日本要达到1500,实际测量(包括今天)在210以内。
iaea与小日子串通的。
--
FROM 222.129.134.*
是的,我认可你的这个看法。但我感觉国际上应该没有通用的核污染水近百种核素(80多种,但氚等大致有)的排放标准,但iaea认可这个日本这个受监管的核污染水排放标准,表9是28种主要放射性核素日本排放标准和实际测量值,印象中远好于此标准,大概是达到了标准限度的1%以内。
【 在 truncin 的大作中提到: 】
: TABLE 3.10. COMPARISON OF TEPCO’S DETECTION LIMITS WITH RESPECTIVE JAPANESE REGULATORY LIMITS FOR DISCHARGE (Table 9 [1])
: 这个吗?这比较的明明是日本的排放标准啊。
--
FROM 222.129.131.*
大概有80多种,6个实验室进行了比对测试,参看我昨天专门发的帖子。经过Alps过滤处理后的污染水除了氚以外其他80多种含量都非常低,因此iaea认可在线监测主要核放射性三个值;排海口前的氚活化浓度(日本标准是60000Bq/L,排放目标是1500,实测是210以内,远好于WHO的饮用水氚标准,每个国家氚标准也不一定一样)、排海口前所有放射性物质总的放射性量(用cps表示,大概是每秒几个计数以内)、用于稀释的进海水口海水的cps(也是每秒几个)。
有人疑问:为什么alps不像测氚那样把其他27甚至80多种核素在排海口前在线测出不更放心吗?答案是:一是技术不可能做到,样品送到国际著名实验室是离线测量,很多实验室都不能全部测出,在线根本不能。(我曾经发明过中国第一台某民用核仪器,准在线测量10多种核素,不算取样,大概需要5-10分钟测量计算)二是因为那些量含量经过前面工序的过滤已经极低(离线测量结果参见iaea的70页实验室比对以及table9,东电实验室会经常性做日常离线分析,结果类似表9,因为现在排放的就是这个结果的污染水才正在排放,例如根据表9这些待排放废水的氚210bq/L,在线实际测试是20x);三是测总放射性计数足矣。
【 在 trunc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本核污染水中有至少60多种放射性核素,这些不测吗?
【 在 trunc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本核污染水中有至少60多种放射性核素,这些不测吗?
--
FROM 222.129.131.*
在线排放各监测测量点和以及昨天数值参见我的帖子
https://www.newsmth.net/nForum/#!article/Nuclear/89902
当前以及今后的可随时查看iaea首页
--
FROM 222.129.131.*
比这个浓度高多了的高放固体和液体核废料(无论是事故还是正常产生的)国内外分析和处理很成熟,基于nuclear safeguards领域的离线分析iaea和我国等30多年来研发了多种设备,对于非破坏性技术NDA分析高放液体有ked/xrf等,对于固体废料用sgs或层析分析等。
【 在 masterlv 的大作中提到: 】
: 什么叫教条主义错误?
: 我明确说吧,现在都没有一套针对核污染水的指标体系研究,只是借鉴现有的核废水指标体系,那是没有意义的。
: 我前面就提到了,医院拿尿液检测仪器,你用屎尿和血液汗液外加葡萄糖的混合物送进去,人家照样给你一份检测结果,你敢信吗? 千万不要用线性的思维去考虑问题。
: ...................
--
FROM 222.129.131.*
可将尼的一句话“教条主义”甚至书呆子给兄台贵青正合适。
一句话对小日本从立场出发可以尽情滴骂,抵制和制裁,从科学角度出发,本版说话对除了几个人没几个搞懂也不需要搞懂。
刘森林这家伙(这些年成长为首席科学家了)憋了几天也就想出第一句话,当然后面还说了还有公众不要过于恐慌害怕之类(就是科学的话了)。
【 在 masterlv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只问你一句话:核污染水,有没有经过海产品养殖,并喂食给足够数量的动物,做这方面的生物研究工作?
: 任何指标体系的拟取,要看是什么场合,分析有什么危害,再拟取相应的指标,作为评估的依据。
: 我再扯开说个事,三年前的新冠疫情,现在有足够的样本了,但是对于毒株的毒性研究和评估工作,现在能做到完善吗? 有科学定论吗?
--
FROM 222.129.131.*
握手!参看前面帖子对您的回复,扯谈中共勉。
【 在 masterlv 的大作中提到: 】
: 算了,我再最后说一句吧。
: 昨天其实我也说过一次了,科学的态度,科学的做法,对于至今还不明白的事物,是要多观察,多研究,多总结,从中找出规律;这规律不是套用现有的理论或者指标要求,而是要根据应用场合,重新拟取指标,给出测量方法,定下衡量标准。
: 这背后要做的科学工作太多了,完全不是测量几个数据,还什么几十几百页的报告这种纯粹是忽悠公众的做法。
: ...................
--
FROM 222.129.131.*
参见这个帖子的答复
理解理解,但你的嘴不大,你说的这一类人的嘴也不大。环保人士比你的这个要求还多,在国家机器面前P用都没用,
核电站开工做这方面可行性研究?差距太大!事故后类似美国三里岛小日本福岛,重的如乌克兰切尔诺贝利事故应急处理评价,以及对生物的持久影响?差的更远更远!但这不妨碍有些国家zf继续谨慎大力发展核电站。
再次废话这些东西需要研究但在国家利益(比如能源、经济、战略等)面前“暂时”都得靠边站
【 在 masterlv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实话,你还真可能不理解,这在科学技术领域,可能有的专家做的事,在另外的专家看来,那都是一点价值都没有,纯粹浪费时间和经费。这中间差别大了去了。
: 你就丝毫不担心,iaea的那些数据指标的对比分析,可能是毫无价值的?并不是付出多努力就能有正确的方向,比如我前面提到的,核污染水最终的考验是对人类,地球生物的危害程度,这靠测量一些指标对比,有什么用?
:
【 在 masterlv 的大作中提到: 】
: 算了,我再最后说一句吧。
: 昨天其实我也说过一次了,科学的态度,科学的做法,对于至今还不明白的事物,是要多观察,多研究,多总结,从中找出规律;这规律不是套用现有的理论或者指标要求,而是要根据应用场合,重新拟取指标,给出测量方法,定下衡量标准。
: 这背后要做的科学工作太多了,完全不是测量几个数据,还什么几十几百页的报告这种纯粹是忽悠公众的做法。
: ...................
--
FROM 222.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