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社区手机版
首页
|版面-核科学与技术(Nuclear)|
新版wap站已上线
返回
1/1
|
转到
主题:日本东海村核燃料研究所放射性物质泄漏
楼主
|
larryxin
|
2023-09-13 18:42:22
|
只看此ID
【#日本核燃料研究所放射性物质泄漏#】据日本共同社当地时间12日报道,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下属的核燃料循环工学研究所承认,本月8日工作人员在对位于茨城县东海村的该研究所钚燃料第三开发室内的手套箱进行定期检查时,发现了放射性物质引起的污染。污染位置位于手套箱上表面与底面,共计4处,放射性活度最大约33贝克勒尔。该研究所称,放射性物质泄漏未对工作人员健康和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目前正在调查泄漏原因。(央视)
http://t.cn/A6OSOrH8
--
FROM 101.82.241.*
1楼
|
DRAGON9
|
2023-09-17 22:21:51
|
只看此ID
这个没啥,操作这种实验的地方,日常监测发现表面计数超标很常见。
--
FROM 111.201.25.*
2楼
|
waterbox
|
2023-10-24 12:09:27
|
只看此ID
这个就是那一次临街事故的吧
【 在 larryxin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60.211.173.*
3楼
|
DRAGON9
|
2023-10-24 19:28:42
|
只看此ID
不是,这是今年9月12日的新闻。
那次著名的核临界事故是1999年的。
1999年9月30日上午10时35分左右,位于日本茨城县那珂郡东海村的核燃料加工厂,三名工人正在进行铀的一个纯化步骤,在制造硝酸铀酰过程中,为了缩短工作时间,一名工人把一个不锈钢桶中富含U-235(铀富集率为18.8%)的硝酸盐溶液通过一个漏斗倾入到沉淀槽中(这本身违反了原应将U3O8的粉末先投入至溶解塔中,且溶解于硝酸中,再用泵将该物料送入贮存塔中制成最终产品硝酸铀酰的常规操作规程),另一名工人手扶漏斗站在沉淀槽旁,第三名工作人员在距沉淀槽约几米的办公桌旁工作。根据推算,该沉淀槽的铀临界质量只有5.5KG,而这名工人却连续将7桶2.4KG铀粉+10L硝酸桶内的铀硝酸盐溶液倾倒入沉淀槽中,导致圆形沉淀槽内累积了相当16.6KG铀,于是即引发了链式核裂变反应,在瞬间3名工作人员都看见了“蓝色的闪光”,γ辐射监测报警器立即鸣响,临界事故已发生。由于3名工作人员的位置与辐射源的距离分别是65㎝、1m与2.6m,故他们均受到了因核裂变产生的大剂量中子和γ射线的严重照射。
事故发生后,厂周围环境中的辐射剂量水平已上升到平常数值的7~10倍。据统计在这次事故中,受到不同程度照射的人员约有213人,其中2人受照剂量分别为16-23Gy与6-10Gy,1人为2Gy,2人为10mSv,其余208人分别约为0-5mSv。3名事故当事人虽经医学应急抢救,但其中1人在事故后第83天死亡,1人在事故后第210天死亡,另1人因自身恢复较好,在事故后第3个月后出院。
【 在 waterbox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就是那一次临街事故的吧
--
FROM 114.253.38.*
1/1
|
转到
选择讨论区
首页
|
分区
|
热推
BYR-Team
©
2010.
KBS Dev-Team
©
2011
登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