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已经上大学了,在我们那个时代,真的不强调核素的概念。
这个概念,确实是可能因为后来同位素示踪应用比较多,需要有一个概念来表达某种原子材料。日常生活也需要应用。
然而,这个概念是有些混淆的。比如化学课本中强调,“核素是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微粒”,这就不是物理变化了。我们当时学的是“原子是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微粒”。其实化学课本讲核素等同于原子了,从定义也可以看出,“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原子”,每个原子都属于这样的。
化学课本又讲,“核变化既不属于物理变化,也不属于化学变化”,这个也值得商榷,我们学的核变化当然属于一种物理学范畴的变化了。至于属不属于表面的“物理变化”,就是文字游戏了。
【 在 glbiol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物理的范畴,但现行教材在化学里教。因为同位素示踪法在化学反应机理研究里非常重要
--
FROM 159.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