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自住装修的几点心得
之前把看学区房的体会做了总结。
再做下装修过程的心得体会。先写结论,有空再展开
1、工长+独立设计师+监理,对于自住且预算有限的家庭而言,比装饰公司的性价比高;
2、设计师要务实,不需要别出心裁的设计,而是充分规划动线、利用空间、并把握施工中的各种突发需求和主材风格方向;
3、多找几位设计师量房给方案,找务实且踏实的;
4、施工时间要和工长提前约定并写入合同,明确违约责任,避免后续进度过慢;
5、自己家人的需求只能自己把握取舍,不要推给设计师;
6、主材提前定,定好抓紧催进度;
7、在预算上浮20%的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且风格匹配的。北京至少几百万的房子,没必要非要省几万块钱的装修。
8、自己逛主材自己砍价,最终风格和设计方案要和设计师讨论,但不要让设计师推荐主材供应商。
9、硬装设计尽量中性,个性通过软装体现。
10、光源分布的氛围感非常非常重要!设计规划提前做好。
11、多装插座,结合家具位置提前布局,每一段,是每一段!的墙面上都要有电源。别在乎多花几百块钱的电路钱。
--
FROM 117.136.38.*
首先,学区房不是只有孩子,不过是有个学位属性罢了。一家人的生活品味,和是不是学区有什么关系呢。
其次,设计师是专业意见,但是家人生活习惯只能靠自己规划。不过大部分人并没有规划的能力,还是需要别人意见的。
【 在 jiang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区房还是别用设计师了。
: 自己孩子的学习习惯,只有父母最清楚。
: 我孩子的房间,书架需要多大,文具放哪里不乱,灯光怎么对视力更好,座椅怎么摆放专注,网课屏幕在哪,上网课如何记笔记,讨论问题的白板放哪里....哪个设计师能想那么多?
--
FROM 222.129.7.*
没错,北京的房价,多半平米就够了
【 在 shuimujjsm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说的这些太细节,还涉及到了个人习惯问题,设计师没法考量这么细致。设计师最大的作用是把握整体的布局规划,合理利用空间,最大限度的让房屋的居住舒适度和美观达到平衡。当然,并不是说是个设计师就能做到。
: 个人体会是,设计师在布局上多释放出的10多平米的空间,设计费就出来了,装修费也相当于半价了,还是很值的。但是,也不能全都听设计师的,自己要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
FROM 222.129.7.*
道理是这个道理,说起来就像,多看看菜谱就能做出大餐一样简单。
然而知易行难。
业主自己多看案例提高品味确实很重要,设计师算是事半功倍吧。
【 在 PH07 的大作中提到: 】
: 设计师就是个画图员,看的案例多一些,懂一些色彩和灯光搭配,这些东西自己多看看也能搞定。
--
FROM 222.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