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焦点:
http://home.focus.cn/msgview/607/187498305.html)
————————
在之前一篇日记里,经过大家的悉心教导,我已经洗心革面放弃虽然无缝连接但可能吸污容易开裂的人造石,一门心思投奔石英石了。
对石英石台面的不同,我又调研了一圈。
以下内容或有谬误,请坛子里各位橱柜专家、石材专家们帮着指点一下了^0^
首先要说的,是石英石的材质。
在各家橱柜卖场,我首先看到的是,不同牌子的石英石,价格是不同的。
比如说,塞纳家的最便宜那款特价配置的石英石台面,提供的是佳之朋石英石。
如果要改成富丽石英石的台面,每延米加200。
那么,明明白白消费,这俩牌子的石英石,差在哪里呢?
当时店面的销售告诉我说,富丽的比佳之朋的“肯定要好啊”,可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后来在论坛上趁着老宋的建材论坛时间发了帖子提问,链接在这里(
http://home.focus.cn/msgview/804/186980042.html)。
当时一群橱柜专家们就石英石的材质提供了一些解释。在此再次感谢(佳诺)老宋、(欧美雅/尚美佳)范洪卫、(一木缘)苗丽、(柏辉)小沈家的恬恬(按回帖时间顺序^0^)
尤其感谢苗丽mm传上来一份某品牌石英石的检验报告,解释了一些检验报告中的条目代表的意思。
不同的石英石,从材质报告上可以看出一些门道来。比如说线性热膨胀系数、莫氏硬度、吸水率与放射性……等等参数。顾名思义,我就不细说了,大家看链接里面苗丽mm回帖去。
但是专家们也提到了,实际在橱柜卖场不是所有石英石都有检验报告的。靠这个区分,还是有点难。
最重要的,我后来仔细看了看那份材质报告上引的标准,SN/T0308-93这个标准号是《出口人造石检验方法》。
同一个标准既来衡量人造石,又来衡量石英石。
人造石用这个可能合适,但对于石英石来说,好坏石英石,相比人造石都强不少。
举个例子,给小学一年级孩子做的题目,拿来考成年人,大家都打满分能说明大家一样聪明么?
石英石没有自己的专用标准,那么标准的区分度是不够的。
最后我抓住小小又拷问了一圈。她说的另外一个区分方式,这个我觉得就比较通俗易懂了。
现在市面上的石英石,从制作工艺上说有两种,一种是压制板,一种是倒模板。
压制板,顾名思义,是经过高温,高压,高震……一系列处理之后出来的,
因为制作工艺的缘故,它的密度质量比较高。防渗性、防裂性、耐热性、耐划性都非常好。
而倒模的生产工艺则是从原始的人造石生产工艺改进而来的,原材料经过搅拌直接倒入模具内抽真空而来。
未经过高温,高压,高震,仅仅靠石英晶体本身的材料特性,比人造石虽然要好不少,
但是跟压制的石英石板相比,倒模的板子表面没有那么光滑,会有一些肉眼很难分辨的小细孔存在,防渗效果就还是不如压制的了。
于是,这样就可以理解了。
我们看到的那几个比较贵的石英石牌子,金温莎、富丽、喜力这些都是压制板。
便宜一点的,比如说佳之朋、华讯、可丽这些,就是倒模板。
从石英石原始板材大小也可以分辨。压制板一般规格是3030*1400的大板,倒模板的规格要小一些,2400*760。
一分钱一分货,人不识货钱识货。
能多掏点钱买压制板的石英石当然最好,
节省一点的话买倒模板的石英石,就得勤快多擦台面别太渍水(跟人造石有类似的毛病)。
囊中再羞涩一点,人造石的硬度比倒模板的低点。
顺便说,不管压制版还是倒模板,只要是用来做橱柜台面的石英石板材的厚度都是1.5个厚左右。
如果厚度只有1.2个厚,不要怀疑,你就是遇到以次充好的,拿地面用材来冒充橱柜台面用材呢。铺设地面的石英石板材才是1.2个厚的。
(特例:西班牙的赛丽石,最好的石英石,是1.2个厚的。但是国内的石英石依旧可以遵循我之前说的那个厚度原则)
最后要说的,是石英石的颜色与耐污程度——这个是我前几天才被小小纠正过的观念。
在容易渗污的人造石年代,大家的观念是,深色台面耐脏,渗进去印子也看不出来^0^
但是换成不易渗污的压制板石英石之后,渗印子的难度大多了。
那么是否耐污,我觉得还是考虑污渍水渍在台面上的效果比较好。
厨房的台面,一般滴个酱油啥的明显污渍,大家肯定会顺手擦掉,
但是几滴水溅在台面上,恐怕就不是谁都那么耐心细致去擦了。
小小帮我做了个实验,在白色和黑色的石英石(都是金温莎的)上,各倒一小滩水。
石面上有水,黑色比白色更明显。
<插图>
再考虑到深色石英石接缝明显这个上次我就纠结过的因素,
我最终选定浅色石英石了——具体浅灰还是浅乳黄,等搭配橱柜门板颜色再定吧。
ps.我跟老公一直以来的定案,红色UV漆面板,今天被我妈给拍板否了。
UV漆门板的铝合金边缘比较锐利,老妈担心以后家里孩子撞到出事,勒令我们改成圆润一点的边角材料。
哀叹一声:我的一波三折,啊不,一波无数折的橱柜选型路啊……
--
FROM 211.1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