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egal.people.com.cn/n/2013/0924/c188502-23020951.html中新网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 杜燕)室内、车内的环境污染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话题。北京市工商局今天通报,部分企业以“北京权威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北京市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等机构名称进行虚假宣传欺骗市民。其中,10余家违法企业被立案查处。
北京市工商局经检处处长薄宗林在今天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北京室内环境检测和治理行业发展迅速,工商、质监、建设和环保部门在实验室计量认证管理和净化治理单位使用产品上,不断加强管理和监督。不过,目前,这个行业存在很多问题,包括虚假宣传、超范围经营和使用未经核准企业名称从事经营等一些问题。
他称,今年3月,该局根据举报,对全市40余家从事室内环境检测和环境治理的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对10余家存在严重侵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
其中,部分企业对自身经营资质、合作关系和服务水平进行虚假宣传,比如虚夸资质,谎称经过住建委、环保局等政府部门认证和授权,谎称取得了国家专利、权威资质证书等,还有部分企业谎称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及权威研究机构长期合作。
此外,还有部分企业超出核准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在未取得质监部门计量认证的情况下,违法开展检测业务,出据检测报告,还有的企业以免费检测为诱饵,欺骗消费者,既从事环境检测又从事环境治理,其目的就是利益最大化。
他还介绍,一些企业也有其它不规范经营行为。像合作中,各方的责任划分不明,容易给消费者带来误解,且出现纠纷时难以划分责任主体;利用非法网站和业务员转包形式推广室内环境检测业务。
他表示,由于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价格标准,有的企业通过价格战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既让消费者无所适从,也扰乱了正常市场竞争秩序。
薄宗林指出,为严格规范室内环境检测企业经营行为,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北京工商、质监、建设和环保部门,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与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及相关企业建立了整顿室内环境检测治理市场联席会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不同时期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情况通报,加强市场的规范和整顿。
北京工商部门表示,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统一合同范本,制定规范的室内环境检测承揽合同,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规范企业的行为。(完)
--
FROM 123.11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