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日记十 期待已久的灯——冈仁波齐
这次日记真是隔了好久好久
因为从上次写完,到这次要准备写制作灯的图像视频素材,一直到做完才能陆陆续续有点图片,也才能知道最后长什么样子。
不过到写这个过程的时候,目前灯也是还没有装上去的,还不是最终的样子。等到安装好交作业的时候一起再拍俩图片。
是巧合还是注定
须弥世界的宇宙中心,万山之王
在最后给灯体造型上颜色的时候,翻到了朋友圈很多人转发了朴树的一首歌,是给神山冈仁波齐电影做的主题曲。然后打开购票的APP,看到确实有《冈仁波齐》电影要上映。
在我做灯体之前也没有想到以冈仁波齐做原型,逐渐修改的过程中改变了注意。做完后我和咋啦去看了电影,电影我俩一定会去看,因为那是我第一次去西藏的原因,也是咋啦转过山后心心念让我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
是巧合也是注定吧。
在宋庄一周
宋庄是个以美术范畴类的艺术家居住进行创作的村落,我来宋庄是奔老五这来的。
老五是我大学同学,和很多宿舍的兄弟一样,按照年龄大小排的。上大学确实是个神奇的事情,好比如说这次高考完的同学们,等你们九月份开学,很可能会遇到你这辈子很重要的朋友的其中几个,就是和你一个宿舍里的兄弟。
有一种朋友是在一起即便不开口说话也不会尴尬,老五是其中一个。
他在宋庄做雕塑,有泥,有刀,有石膏。
按照最开始的一个设想,先去灯具城找合适的光源,这一找就是三天,十里河和北五环的灯具城都去了,隔行如隔山的我拼的就是时间。最后虽然买到了体量合适的灯,但是要想看打出来的光合适不合适就得等安装完才能知道了,我又喜欢这样的期待感。
去老五哪里之前,先焊了一个架子,拎着就去了,别的都没带。
大概的过程是视频里这样的,拍了每个环节的一点点。
先来看看最初的想法,是想做一个空岛,悬浮在半空中的一座山,像天空之城一样,所以我在选择灯源的时候又要体积小,还要瓦数大,才能尽可能的把灯嵌入到下半部分的山体里,因为桌子是长方形,灯的大概形体也会是长的。然后我就照着这个方案开始实施了。
首先把架子缠上铁丝用来挂住泥,第一天和第二天 我都是在堆泥,把大的体量加出来,一边调整上下的造型,心里默默念着横看成岭侧成峰,还有山水画的层次。
到后面两天,我在山的下面开洞用来安装灯源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不是想象中的那个货啊,有点异形的感觉,还像卵,带一点点恶心,这要是挂在餐桌上会影响食欲把。调整方案,增强装饰感,考虑再三把下半部分截去,换成平的用木材解决,这样整体和下面的桌子也能协调。
山只剩下上面一半,没有空岛天空之城的概念了,转念想不然做成神山好了,我心里想的但是没见过,算是个念想,调整了方向把很多高的去掉,查看了图片选了冈仁波齐主峰的原型来参考。
后续又调整两天,在翻模之前去东坝找木材,我确保找到合适的木材做成灯的底部才能翻模,最后选取了椴木认为比较合适,整体较轻,木质细腻,不太宜变形,颜色干净。把木材加工成需要的尺寸,然后找师傅借了钻头,开孔砂纸打磨,不准备上漆。
然后心怀忐忑,翻模上效果,因为冈仁波齐是个四面山类似金字塔形状,山上有一面是断层的感觉,齐刷刷的就会没有雪了,山体颜色很重,想要不单调,用老五的话说是“你做的不能是工艺品,还是要偏点艺术装饰”所以重色的部分上色也很多遍,来回调整。老五是个督查一样一直强调不能单调颜色要丰富,红的黄的蓝的绿的都要有。最后还不要看出来。
玛旁雍错 一山 一湖
山体做完,木板也完成了,这俩结合在一起还是显得很突兀,两者之间没有联系,缺少一个链接。思索良久没有结果。恰好刘文奇老兄让我去帮他拍肖像,我是个极其业余的摄影爱好者,不过我很愿意去尝试,肖像很难拍,不是影棚里的人像,我理解的肖像是拍一个人的魂。
刘文奇是个用自己语言来诠释木材的,做家具的行者。很乐意尝试各种表现手法,工作室在草场地,我闲着没事过去找他。还是第一次去草场地,他带我穿过艾未未的那个红房子群体,去了半木。半木进门大厅的地面在靠近采光区中间地面上整个铺了一层镜面,第一眼很是奇怪,走进看了看应该是想取水面的意思,镜面的好处是更利索一点波纹都没有。
我突然意识到我少了东西,那个灯,本身最开始的想法是在天空之城平坦区域做个洼地,然后养鱼的,方便在二楼看起来有个看头。最后改成神山和木板结合后这个也取消了,挖不下去了。不过在阿里冈仁波齐旁边,还有一个圣湖玛旁雍错。一山 一湖才是阿里。
看到半木用镜面来代替水的做法,好像找到了山体和木板的结合链接符号,决定把木板上半部分用不锈钢包起来,这样山在顶面有一个反射倒影,虽然不很明显,但是这样才算是完整了。只能算个意识流了。不解释也没人看得懂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心怀忐忑和敬畏做完了这个灯,还没安装,也不知道效果。
生活也是这样把,期待才最有意思。做个有趣的人,寻找自己的宝藏。
有一扇朝西的窗
让我忘记所有忧愁
--
修改:feidiyasi FROM 219.142.145.*
FROM 219.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