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vv说得果然没错
去看了看上海社保局的文件说明,还真是的,上海的计算公式特别清晰明确,就是交了多少就算多少,还是很厚道的。。。而且上海的企业过渡系数是1.2,也比北京的1好。。那个过渡期间虚账实记除120不知道跟北京这边的过渡期间实缴系数乘年限哪个多。。。总之直觉上好像是上海的更友好些,不知道北京这个公式是谁想出来的主意。。
【 在 veriloghdl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那个原文里,退休金更高的上海,计算就没这么鸡贼
: 不知道上海歧视不歧视中老年啊,去那里打拼十年,可以从那领退休金吧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
--
修改:vv FROM 120.245.123.*
FROM 120.245.123.*
对,没有财政补贴的养老金本身定位就是基本生活费,社会意义上说那只是基本保障层面。。
【 在 idlik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体制外的必须自己有商业养老保险或存款,养老金就当个饭钱吧。
--
FROM 120.245.123.*
按月份折成年保留两位小数是说的实缴年限。
至于应缴是整数。
当然只要工作连续就没啥影响,尤其别动不动就不上班。
【 在 comomom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看的是按月份折成年?
:
: 以上涉及的缴费年限均计算到月,保留两位小数
: ...................
--
FROM 120.245.123.*
怎么会,越早毕业工龄越长啊,只要工作就是工龄越长钱越多。重点是别毕业了不上班并且动不动就不上班了哈哈哈~
【 在 justgeti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过分啊。
: 那岂不是越早大学毕业越吃亏?
--
FROM 120.245.123.*
算,因为你没办法一直领失业金领到退休,领不了五年啊,而且现在领了失业金也可以交社保,大家普遍会拿失业金去交社保,那就是实缴。
【 在 canmajia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我要是45岁领了失业金,后面一直没工作的话,后面还算应缴吗
--
FROM 120.245.123.*
看人怎么想了。如果默认不工作是错误的,那么对。但是如果真的交多少拿多少,那么应缴的概念是错的。人家没有工作凭什么还是应当缴纳呢,谁给分配工作了么?毕竟真正算拿多少钱的时候是拿实缴去乘的。
【 在 zhoudongyu08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没有人解释下,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吗?难不成别人三十年每年交两万,和你就交了一年社保每年交两万,你们俩退休金一样多?如果按照你的想法,大家是不会不用交社保了,选择收入最高那一年交一年就好了?
--
FROM 120.245.123.*
总之人家系统就是从第一天交社保开始只管数年头,从立场来说可能定位于人要么上班要么失业了就领失业金,没有放第三种模式,于是就那样了。这事儿概念归概念,真正的钱数差别是小头,毕竟不可能有人真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三十年的年限里上一年班就要歇一年的且每次还不申报失业以至于最终整了个五折,没有这样任性的人。。
【 在 wodexiaomaj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体制外工作不稳定,每个工作之间的空挡太多了。吃大亏了吧
:
--
FROM 120.245.123.*
自己辞职考的统招会被扣除应缴,但是头尾不掐,和失业金一样的算法。单位送的没有影响。
【 在 nolo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工作之后再读博呢
--
FROM 120.245.123.*
我一般是要么彻底不管要现成的结果,要么就只要起了头要管那么就会各种折腾着啥都要弄明白,主要是给我办退休的小姑娘稍微欠缺了点经验有点糊涂,于是后来我就自己上了,然后一个劲的问问问问问,后来连养老科的排班规律都总结出来了,就卡着一个小姑娘值班的时候打电话,她是最认真的。
【 在 shuhanmoon 的大作中提到: 】
: vv你好厉害
: 我是那种低头拉磨的
: 人家给多少就拿多少的那种
: ...................
--
FROM 120.245.123.*
想多拿钱就多交别断呗。不过要拿那么多干嘛,表面上的数字和盈亏是两个概念,实际凡是缴费基数超过一的人都是吃亏的人,将会被那个1平掉半拉多交的,削峰填谷之下峰将永远会是受损方,尤其如果公司是你自己的,那一定是越多越亏。
【 在 shuhanmoon 的大作中提到: 】
: vv
: 那我们体制外的
: 应该怎么才能多拿一点
: ...................
--
FROM 120.24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