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vv说得果然没错
但是医保确实是必需品
哦
前几年我记得有买香港保险和国外保险的
但是后来不让买了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哦,那确实,医保真的是做贡献,多交少交都是做贡献。
:
--
FROM 223.104.227.*
那是啊,尤其老年人。。。
【 在 shuhanmo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医保确实是必需品
: 哦
: 前几年我记得有买香港保险和国外保险的
: ...................
--
FROM 120.245.123.*
是不是不能失业
【 在 veriloghdl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24.127.78.*
后面要乘以实际缴纳年限的
公共部分怎么一样了??
【 在 mihua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是按照实际缴纳算,那么缴纳20年和30年的公共部分一样了?这个公平吗? 按说公平,那么医保呢?工资高的缴纳多,但是报销比例也没有因为缴纳数额而变化。怎么才算公平呢。
--
FROM 221.221.204.*
如果是这样,那么假定A.B两人同样年龄,到退休都需要40年,但是A今年开始交社保,那么他的应交年限是40年?再假定他陆续只上班了30年,那么他的实缴是30年,假设B先玩了10年,十年后开始一直上班,上班了30年,那么他的实缴肯定是30年,他的应交是30年还是40年?如果是30年,岂不是他分母小了非常多,他的退休金岂不是比A高很多?
--
FROM 183.241.163.*
是这样的,我就是毕业后上了班,当时就已经有社保了,然后断了一些年,然后又在北京开户交。
我最早没有回去找工龄的时候,信息单上的应缴起始点是北京社保的开户日。
后来我为了拿医保必须要回头去找工龄办合并,再出信息单应缴起始点就成了工作的次月也就是最早外地有社保的那个月。
前者算下来退休金是高一些的。
我这样放弃实缴年限的都会算下来更加高一点,那实缴一样的话只会更加明显。
客观来说应缴的影响就是存在的,只不过一般人很少真的会断很多年,所以这个情况并不会普遍存在。
【 在 dreameng1978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是这样,那么假定A.B两人同样年龄,到退休都需要40年,但是A今年开始交社保,那么他的应交年限是40年?再假定他陆续只上班了30年,那么他的实缴是30年,假设B先玩了10年,十年后开始一直上班,上班了30年,那么他的实缴肯定是30年,他的应交是30年还是40年?如果是30年,岂不是他分母小了非常多,他的退休金岂不是比A高很多?
--
FROM 120.245.123.*
这个应缴年限到底怎么计算呢?
是从本科毕业开始还是从第一次建社保档案开始?
我35岁才建社保(之前在特殊部门),那么应缴年限是否只有25年
【 在 veriloghdl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83.241.215.*
不如算总数
【 在 veriloghdl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7.129.52.*
我觉着是这个意思,早就业早被吸血,晚来的还能交钱的更有价值。
很多互联网35岁裁员,按现在这个形势可能再找个工作一直干到退休太难了。
如果22岁工作,连15年都交不满。这种算法简直可以用无耻来形容了。
【 在 kankanbei 的大作中提到: 】
: AB同时毕业,工作30年后同时退休,为计算简单化假设社平不变,二人每年缴费系数都是3。
: 假设A一毕业就连续交14年,中间15年停,最后再交1年。
: B毕业后前15年不交,后15年交满退休。
: ...................
--
FROM 113.225.29.*
如果是企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大概率是可以一直干到退休的。
但是在私企的,很多公司存活的时间也就五六年。
大龄到40岁以上如果行业不景气找工作就更困难了。等于最后勉勉强强交了15年,退休一核算,从二十来岁开始计算,应缴四十多年。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这样的,我就是毕业后上了班,当时就已经有社保了,然后断了一些年,然后又在北京开户交。
: 我最早没有回去找工龄的时候,信息单上的应缴起始点是北京社保的开户日。
: 后来我为了拿医保必须要回头去找工龄办合并,再出信息单应缴起始点就成了工作的次月也就是最早外地有社保的那个月。
: ...................
--
FROM 113.2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