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村里人的出路何在?
老家农村没有年轻人,仅有的也是残疾人,每月领二百元的低保。
年轻人总想着赚钱,但是农村里没工业,年轻人找工作只能去城市。
在村里种菜加工成菜干,也许能赚点生活费,但似乎没有这方面的概念,总在迷迷糊糊中度日。
问起赚钱大计,年轻人说想养狗,那些价值成千上万的宠物狗,养起来好赚钱。但我觉得水深,能卖出去才叫赚钱,卖不出去叫傻子。
俺村里的人都是同姓,在俺六代前是源于同一个太公,到现在有几百人。
--
修改:natsel FROM 120.230.253.*
FROM 120.230.253.*
估计有两个因素
一是各地工资指数,决定低保多少。
二是残疾程度,自理能力高低,也有影响。
【 在 lii 的大作中提到: 】
: 残疾人低保不是指有200,有几百或者上千吧
: 具体不不知道,有个朋友申请了, 孩子智障,低保医保可以报销不少的
:
: ...................
--
修改:natsel FROM 120.230.253.*
FROM 120.230.253.*
农用机械是有的,村里合伙买一台,各家开耕时用。
技术方面,年轻人沉迷抖音,估计学不到真正技术。年轻人自身辨识能力有待提高,弯绕好多。
哈,用年轻人这个词,是俺辈份与年轻人的父辈相当,并非年纪大了。
【 在 stdrj 的大作中提到: 】
: 年轻人想留村里的话:
: 1. 特种养殖,需要一定技术;
: 2. 承包土地,机械化种植;
: ...................
--
修改:natsel FROM 120.230.253.*
FROM 120.230.253.*
了解是什么人在看微博,有了目标人群,有了群体偏爱的兴趣点,看看自己能提供什么,粉丝就上来了。
前几年,B站上关注了一个“柴西”,当时还是个大姐姐的形象,拍些去校园和弟弟四处逛的视频,现在成了百万粉丝的旅游博主,拉个闺蜜一起走,有厂商资助。我想,她吸引我的是不怕尴尬,日常中不失礼貌的吐槽,长得还算阳光,构成了独特的人格魅力。
【 在 li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有个朋友从微博起号,到现在3.5万粉丝,
: 每个月都有千把块收入了,科技博主,只写文章,转发,不露脸
: 我好几个月就一个粉丝,气死了
: ...................
--
FROM 120.230.253.*
工业是解决劳动力出路的主要方法,小农经济也可以解决一些劳动力。
轻工业进入乡镇,酿造、农产品加工成零食,或许是出路。
【 在 xiao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欧美的农业是什么样的。
: 美国28亿亩耕地,约合186万平方公里,占领土面积的19.9%,农业人口总人口1%-2%,人均耕地面积560亩。美国3.3亿人口,人均耕地面积8.5亩。
: 欧盟(包括英国),人口5.1亿,农村区域约占欧盟成员国总面积的86%,全职农民约1200万。
: ...................
--
FROM 120.230.253.*
问题是,现在年轻一代农民,总有几个缺乏清醒头脑。连小康都看不上,总想要以小博大。
【 在 wuwuzela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大财这种事本来就只可能少数人实现。
: 人楼主的要求只是有个谋生的手段,实现小康。
--
FROM 120.23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