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子单打16强赛失利后,这位40岁的德国乒乓球老将发布了一段Vlog,标题是 "这就是结局吗?" 我们不知道三年后是否还能在巴黎再次看到波尔,所以他的比赛,是看一场少一场了。所幸,在本届东京奥运会上,他还将进行男团的比赛,而第一场就在今天。
在东京奥运村,波尔在结束了自己的男单比赛之后,坐在电视机前录了一段视频。电视里是依然在进行的四分之一决赛。“但我已经不在比赛中了”,波尔说道,失望之情溢于言表:“这是我的第六次尝试了,我当然很有挫败感。”
在这条发在波尔社交媒体上的视频下方,有中国网友留言,“不管输赢,你永远都是我最爱的乒乓球运动员”。
波尔是中国人的老朋友了:从刘国梁、孔令辉再到王昊、马龙;在这张2米多长的球台两侧,一面是更换了好几代的中国运动员,另一面则是铁打的营盘、四十岁依然出现在奥运赛场上的波尔。难怪中国观众会感叹说,怎么波尔还在打?
2019 Getty Images
“超级明星”波尔的两个世界
曾有德国的球迷评价说,波尔本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他应当与诺维茨基和舒马赫一样被当做顶级的体育明星来看待。对于波尔的国人而言,或许根本无法想象波尔在中国究竟有多出名。在把乒乓球当做“国球”的中国,波尔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超级明星。
中国乒乓球国家队领队刘国梁曾这样评价波尔:”我一直跟中国运动员说,除了打球之外,赛场内外,包括下来跟人交往当中,波尔是世界乒乓球的榜样和偶像。”
“富有亲和力”、“不耍大牌”也一直都是波尔的标签。波尔说,这么多年来,他希望自己一直都是那个波尔,他希望自己一直都是一个有礼貌和亲切的人。而对于在家乡的“不知名”,他也觉得这是件好事。
“我在德国有一个相对正常的生活,在那里我可以做正常的事情,而在中国我可以有超级明星这样的一个体验”,波尔说,“我认为这也是一种认可。我生活在两个世界里,我觉得这是一个完美的组合。事实上,我对这一点相当满意”。
而与几代中国乒乓国手交手,波尔也感觉到了几代人的不同。“不同代际的选手是不同的类型。他们也变得更加开放了”,波尔说,“更早的时候他们是更封闭一些的。但年轻的中国人都非常放松,在与我们西方人打交道时也是如此,氛围变得更宽松和友好了。”
波尔与马龙交锋
波尔与马龙交锋
2017 Getty Images
通往东京的道路
东京奥运会是这位德国乒坛常青树的第六届奥运会。而波尔能够搭上这趟前往东京的列车,还要感谢这届赛事的推迟。在2020年中,波尔脊柱受伤严重,只能暂停所有运动进行调养。如果奥运会没有延期的话,那他就只能因伤退赛了。而幸运女神站在了他的一边,这推迟的一年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养伤,恢复体能。
“我能否在身体上承受这样的比赛?我现在已经40岁了,所以对我来说一直是个问号,因为一直没有什么比赛,而且去年我受伤的时间比较长 ”。波尔在开拔东京之前,在接受东京奥运会官网的采访时说。
欧洲的球员职业寿命相对较长,但即使是在欧洲,波尔也依然是一个传奇。他是乒乓神童,4岁就开始打球,16岁获得欧洲冠军;在2002年乒乓球世界杯上,当时还是小将的波尔战胜了王励勤、孔令辉一举夺冠,让中国和世界观众惊艳。而在这之后的十几年中,波尔笑傲欧洲乒坛,13次获得德国全锦赛冠军,收获8枚世界杯单打奖牌(2金4银2铜),8枚欧锦赛单打金牌… 而他的第八枚欧锦赛金牌,正是在离东京奥运会还有一个月的时候获得的。这个欧洲冠军来得正是时候,它给了波尔所亟需的信心,让他相信自己在体力上依然能够承受大强度的国际赛事,也有能力撑得下奥运会。
2005年在上海比赛的波尔
2005年在上海比赛的波尔
2005 Getty Images
乒坛长青的“秘诀”
坊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不老神话” 波尔每周训练的时间很少,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而拥有丰富大赛经验,自觉在体力上略逊于年轻运动员一筹的波尔,更是将训练的效率发挥到了极致。“我现在的训练方式是不一样的”,波尔说,“我不能再像我的队友们那样训练了,他们每天训练六到十个小时。当然,我在40岁的时候做不到这一点。 我的训练时间较短,但精力非常、非常集中,并试图分析每一个球,每一拍,在这一点上我是非常完美主义的。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我还能坚持下去。”
《道德经》里说“跨者不长”,指的是总想跨着大步前进的人,就不能走得更长远。而注定与中国有不解之缘的波尔则是这一包含了东方古老智慧的训诫极好的践行者。波尔的复健师说,他从波尔身上学到的,是什么时候应该暂停,不逞强,量力而行。
波尔不仅活跃在乒坛的时间长,更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有起伏,他依然在很长时间里,甚至一直到今天都一直保持着极高的竞技水平。近二十年来,他的世界排名从未跌出前十五名,更是在2003、2011和2018年三次登顶世界排名第一 。而在2018年3月,他已经36岁又11个月了,因此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年长的世界第一。然而,即使是在波尔的巅峰状态时,他始终没能在奥运男子单打项目上拿下一枚奖牌,他甚至从来未曾进入过单打的半决赛,这不能不说是他的一个遗憾。 “这当然有很多原因,但我都尽力了,这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结果。如果这还不够的话,那么就是对手更出色,我接受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如果最后我没有赢得男单的奖牌也无所谓,我不会不高兴,至少我尝试了一切可以尝试的”。谈到在东京再次冲击男单奖牌,波尔在赛前如是说。
2021 Getty Images
必须站起来
然而,在男单第四轮的比赛中,波尔1-4不敌韩国选手郑荣植,无缘八强。和所有顶尖的运动员一样,在输球之后,波尔会在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重放比赛。当时究竟应该怎样做,才是更好的选择?波尔说:“郑荣植太强了,我没能找到合适的对策,我依然还想这场比赛。这是一场很艰难的比赛”。波尔在前几场比赛中一直使用的战术方法在郑荣植这里突然不起作用了,虽然波尔进行了战术上的调整,但依然无法挽回局势。波尔评价说,他的优势是通过多样化的接发球方式来迷惑对手,但他却无法很好的阅读郑荣植的发球,这限制了他的发挥。
显然,在输掉球的当下,波尔并不像他之前想象的那样洒脱。或许是因为他没能发挥完全发挥自己的优势。用他自己的说法,他是一位有创造性的球手;也或许是他没能如他所愿的“尝试一切可以尝试的”。
他曾经说,和一些想要百分百执行提前计划好的策略的选手相比,他更依赖直觉,根据对手的情况作出调节,给对手制造“惊喜”。
“我或许应该更胆大一些的”,这位40岁的老将看上去多少有些落寞。“我当然是失望的,但作为体育人就是这样。我必须站起来,团队比赛就在几天之后了。”
波尔在奥运乒乓球男子团体赛中层获得一银一铜
波尔在奥运乒乓球男子团体赛中层获得一银一铜
2008 Getty Images
一枚新的奥运奖牌
二十多年驰骋沙场,波尔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和胜利。他很庆幸的一点是,乒乓球的赛季总是很长,而一场比赛结束之后很快就有另一场比赛,所以必须要很快的收拾心情,用对新一场比赛的期待来扫荡上一场失败带来的阴霾。“我会在团体比赛中尽我所能,会为我的俱乐部好好打德国联赛和世锦赛,这些比赛我还可以激励我自己,但这之后,就不好说了”,波尔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会有下一个(奥运)单打的机会。巴黎2024还很遥远,作为一个40岁的运动员,我不能计划这么远了。”
英雄终有解甲归田的一日,暮色四合的悲壮似是会沿着时间的脉络从未来照进现实,让人不免提前跟着感伤。但对于波尔的乒乓征程之旅而言,还并没有结束。8月1日,波尔会和刚刚夺得男单铜牌的队友奥恰洛夫一起出战男子团体的比赛,而他们的目标也非常清晰,他们想拿下一枚奖牌。
Facebook分享
--
FROM 116.23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