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inhuanet.com/sports/2021-08/03/c_1211274663.htm 新华社东京8月3日电(记者吴书光、刘阳、王浩宇)一个“好汉”三个帮。特别是体育领域,团队作战尤为必要。正在进行的东京奥运会上,每个运动员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每个人的成绩、成就与成功,都离不开团队的努力。
8月1日,“飞人”苏炳添成为首个跑进奥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并以9秒83打破亚洲纪录,决赛跑出9秒98,位列第六,创造了中国田径新历史。
而就在几天前,苏炳添微博晒出一张有9人的“毕业照”,其中有外教兰迪·亨廷顿,为即将开始的奥运田径比赛加油。显然,这个“小分队”就是苏炳添创纪录背后的那些人。
32岁的苏炳添赛后受访时也表示“要感谢我的小团队”。据悉,团队中不仅有主教练、助教、理疗师、体能师、营养师、科研人员,甚至有生物力学专家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复合型团队”。
其实,每一个运动员背后都有一个团队,有的因为是外教而更受关注。比如本届奥运伊始,中国击剑队迎来里程碑时刻,孙一文在女子个人重剑决赛中“决一剑”胜出,夺得中国击剑奥运史上首枚女重个人金牌。
与孙一文一起走红的是法国籍主教练雨歌·欧伯利,他兴奋地将爱徒扛在肩上满场跑,以此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欧伯利2016年来到中国执教,去年因疫情到9月中旬才开始带队,他想方设法帮助队员放松身心,调动训练积极性,受到队员好评。
孙一文笑说,他是“搞笑派”,也是一名认真负责的教练员,生活中很好,但训练非常严格、细致、认真。许安琪说,大家都说雨歌“两极分化”,工作中非常认真,我在国家队第一次被罚是打哈欠,就罚俯卧撑,这种态度也在影响运动员。生活中,他激情四射,调皮、搞怪。
鱼不能离水,雁不能离群。奥运赛场上,除了经常在前排抛头露面的教练员,体能、康复等保障团队也不可或缺。
东京奥运周期,国家举重队着力打造管训科医一体化的复合型保障团队。举重项目已告别了从前单一的“师父带徒弟”粗放型小作坊式训练模式,向着个人项目团队作战的全方位科学训练和参赛模式不断完善。
这次奥运会,中国举重协会主席周进强对保障团队的作用深有感触:“真的是团队的作用保障了金牌!”
他说,我们有涵盖康复、体能乃至心理等全套的强大保障团队,他们长年累月在背后默默地付出,金牌有他们的心血,吕小军比赛时后场的高顺大夫,每天要给队员治疗、康复、按摩到11点。队里其他大夫如体能师、康复师都是这样。
比如,其他队员睡一觉就没事了,37岁的吕小军恢复慢,需要长时间的按摩、放松。可喜的是,这支队伍保障得非常到位,目前为止,吕小军身上没有影响训练的重大伤病,甚至比有些年轻队员的成绩还好。“有这样强大的保障团队,我相信中国队以后能出现更多像吕小军这样的运动员。”周进强说。
目前,国家举重队有了一支来自五洲四海的体能康复团队。外籍团队由来自西班牙、澳大利亚、突尼斯和美国的注册物理治疗师、脊椎指压治疗师和体能教练等组成,扮演着中国教练和医生职责之外的补充和辅助的角色。
“我们为运动员建立个人训练、恢复和治疗方案,以补充每个举重运动员的具体需要。比如经常从处理以前的受伤区域着手,我们知道这是未来受伤风险的一个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减少双侧肢体和核心的不平衡,移动或运动控制的限制和潜在的过度使用问题。”
来自美国的体能教练托米告诉记者,他们会与教练、运动员、科研和医生团队进行详细的交谈,对运动员进行评估、审查和监控,从而为举重运动员提供综合全面的备战。
除了外籍团队,更多“幕后英雄”是中国教练团队。比如拿下3金2银1铜、表现抢眼的中国游泳队,多名教练及团队功不可没。教练朱志根就认为,由于国家提供了更为完善的保障,疫情对中国运动员的负面影响较小,疫情期间的系统训练保持了竞技状态。
以27岁获得男子200米混合泳冠军的汪顺为例,朱志根说,队伍专门配备了体能训练师,加强保障团队的力量。除了按摩、放松以及时解决伤病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强化体能训练,具体到某一块肌肉的力量加强,有针对性提高了他的爆发力与水下力量。
由此可见,无论是基础大项田径、游泳,还是举重、击剑等项目,在竞技场上,除了要肯定运动员个人的天赋和努力,完善的保障团队指导下的科学训练也是走向成功的前提。当然,即使是那些暂时没有斩获奖牌的运动员,他们的背后也有一个团队默默无闻,这些都无时无刻不诉说着团队的力量,向他们致敬!
--
FROM 124.7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