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持有房产的成本和收益该怎么算?
看到版上有个帖子在讨论持有房子的成本和收益,发现不少人对对如何算存在较大的误区。简单厘清一下收益测算的思路。
以房子初始买入成本600万(含买入成交价,中介费、税费、装修费)为例,300万首付+300万贷款。
首先,持有的成本方面需要考虑贷款的实际利息成本,以及首付的机会成本。
实际看贷款的利率(目前商贷5.25%,组合贷4.8%附近)要大于首付的机会收益利率(无风险3%,好一点理财4%)。
简化一点,可以按全部600万的固定比例来计算,目前平均大概是4%,即一年成本24万。
持有房产的收益,则包括三块,第一是买卖时点价格差,第二是房子持有期间收益,第三是房产增值的期权。 很多人只关注买卖价差,后两块收益则很容易被忽略。
买卖时点价格差,即期末时点市场价减去初始时点买入价,不过市场价需要合理评估,近期成交价或者近期卖盘报价减一些会比较合理。
房子持有期间收益,也分为两块,一是机会租金收益,二是情感收益。租金收益简单说就是常说的租售比,北京目前各类房产租售比0.5%-3%不等,即租出房子一年最多能获得房子全价收益的3%,33年才能收回面额本金。北京基本是房价越高租售比越低,按1.2%平均租售比(1000万房子月租金1万),600万房子年租金收益大概是7.2万。
情感收益方面则是很难量化的,具体如何测算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当然很多人会说谈情感收益有点自欺欺人,上面算的每年24万成本和7.2万收益的差,就用这一块比较虚的随便去调。
但实际上情感收益是很明显并有现实支撑的,比如说结婚丈母娘要买你能不买吗,孩子马上要上学你能不买吗(如果这些情况情感收益值会比较大);再就是老话说有恒产者有恒心,买了房可以更多精力去扑事业,而不用成天打开链家APP提心吊胆,或者来版上灌水带节奏;另外就是住租住房子和住自己房子的幸福感可能不能相比。
房产增值的期权,这个就不用说了,房子不能做空,只有看多期权价值。北京房产交易的摩擦成本较高,如果5年后或者10年后才要卖,期间的价格变动就没那么重要了。这个期权就不好定价了,因为从理论上来说需要参考历史表现的,从北京历史情况来看,这个期权价值肯定是比较高的。
总结:如果预期买卖价差(可正可负)+情感收益+买入期权价值>房产总价*(机会成本利率-租售比),持有房产就有价值。重点是你怎么算不等式左边。
--
修改:easonchan FROM 124.64.17.*
FROM 111.203.163.*
这个期权是分离出来的,
房子会跌,这个已经在买卖价差里面了
【 在 ALBUS234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看涨期权,房价是会跌的,跟看涨期权的收益曲线不一样
--
FROM 111.203.163.*
看涨期权的价值是0到∞,房价上升,可以获得跟随市场的一个收益,
如果房价跌了,期权价值可以看成是0,因为除了投资之外,对于大部分人来讲,都是有持有一套或两套 的刚性需求的。可以联系到二手房市场的一个特点是,涨的速度快于跌的速度,涨的时候坐地起价很容易,跌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挤牙膏。
对于自住来说,上面已经写的很清楚了,纯数字计算的话,在目前负债利率高于机会收益率的前提下,肯定不保本。但是其他方面,需要个人做一下判断,比如说未来五年后房价增幅超过(4%-1.2%)*5=14%,就是保本的
【 在 roynews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谢科普,请问怎么通俗理解看涨期权呢?对于自住来说,仅考虑支出和收入,目前房产是否已经不具备保本属性呢?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
--
修改:easonchan FROM 61.149.159.*
FROM 61.149.159.*
这个算是联系看涨期权的收益特征吧,
下跌有底,上涨没边
【 在 cwic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期权?滥用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61.149.159.*
学区房的实用价值,如果不是要投资的话,本质上还是因为情感上有上好学校的动因
【 在 yuanxinda 的大作中提到: 】
: 持有学区房有实用价值
--
FROM 61.14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