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毕业11年,3次置换,小2居-老3居-次新4居,一段时间不用折腾了
搜了一下版面,几次买房基本都在版面发了贴,看这个版看了十几年,给这十几年折腾之路做个总结。
2011年毕业结婚,双方老人支持首付贷了80万买了个南城50多平的房子,当时还同步看马连洼和芍药居,奈何这两处的中介没有南城那个热情主动,年幼无知,买在了丰台,当时和芍药居、马连洼一平大概就差3000。
2015年怀孕,丰台的房一直出租,因为上班远,动了换房的念头,记得那会儿琨御府开盘,在电视上看到广告,还到售楼处问了问,临街小户型5w多,大户型7w多,一居嫌小、大户型买不起,拖一拖就没换,失去了一次好机会。
2017年2月忽然想换房,市场非常火热,把丰台房子挂出去,1天就卖了,第二天去看房就看上定了,贷了300万换到了马连洼的80多老三居。回头看,幸好趁着市场最好的时候把丰台的房子出手了,要不越发坑,到现在那个房子比我卖的价格还低几十万(总价也没多少)。马连洼的房子317政策后最低比我买的跌了几十万,但是在20-21那一波中很快就涨了上来,最后卖的时候比买的多了100多吧。
20年开始琢磨着换房开始看,21年下半年把马连洼老房子挂出去开始卖,那会儿市场最热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年底有波热度,于是年底成交卖出,22年摇了几次热度新盘,奈何运气不好都没摇上,决定还是看二手,每个周末固定一天看,看了差不多2个月,看遍了四季青、马连洼、奥森西、学院路预算区间的次新房,最后还是在马连洼出手, 178平四居,贷了500万,现在差不多要入住了。
回顾这11年,其实并没有特别好的踩在时间点上,每次都好像后知后觉一点,市场涨完了才开始琢磨换房,买的时候或者买后市场就进入冷静下行期,好在心态还行。第一次在南城置业虽然地点上是个错误选择,但总能从好的角度想,总比没买强。这一回负债有点高,且得安心还一段时间了,家庭居住需求基本也满足了,应该不会再折腾了。再要有钱了,应该也是给孩子置办点啥资产。好在收入还算稳定并且持续上升,所以改善的节奏频次逐渐加快。现在的梦想,就是早日还清贷款,无债一身轻。
--
修改:uki FROM 124.205.122.*
FROM 124.205.122.*
【 在 uki 的大作中提到: 】
: 搜了一下版面,几次买房基本都在版面发了贴,看这个版看了十几年,给这十几年折腾之路做个总结。
: 2011年毕业结婚,双方老人支持首付贷了80万买了个南城50多平的房子,当时还同步看马连洼和芍药居,奈何这两处的中介没有南城那个热情主动,年幼无知,买在了丰台,当时和芍药居、马连洼一平大概就差3000。
: 2015年怀孕,丰台的房一直出租,因为上班远,动了换房的念头,记得那会儿琨御府开盘,在电视上看到广告,还到售楼处问了问,临街小户型5w多,大户型7w多,一居嫌小、大户型买不起,拖一拖就没换,失去了一次好机会。
: ...................
能问下最后换到哪个小区了?
--
FROM 1.202.187.*
西山华府
【 在 HONGGUOh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能问下最后换到哪个小区了?
--
FROM 124.205.122.*
现在这个就业形势下,敢贷款500w真是英雄啊
【 在 uki 的大作中提到: 】
: 搜了一下版面,几次买房基本都在版面发了贴,看这个版看了十几年,给这十几年折腾之路做个总结。
: 2011年毕业结婚,双方老人支持首付贷了80万买了个南城50多平的房子,当时还同步看马连洼和芍药居,奈何这两处的中介没有南城那个热情主动,年幼无知,买在了丰台,当时和芍药居、马连洼一平大概就差3000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小尾巴」
--
FROM 124.64.19.*
【 在 uki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山华府
厉害!环境刚刚的。在意孩子上学吗?毕竟学校不是所谓学区
--
FROM 1.202.187.*
赚钱能力太强了
【 在 uki 的大作中提到: 】
: 搜了一下版面,几次买房基本都在版面发了贴,看这个版看了十几年,给这十几年折腾之路做个总结。
: 2011年毕业结婚,双方老人支持首付贷了80万买了个南城50多平的房子,当时还同步看马连洼和芍药居,奈何这两处的中介没有南城那个热情主动,年幼无知,买在了丰台,当时和芍药居、马连洼一平大概就差3000。
: 2015年怀孕,丰台的房一直出租,因为上班远,动了换房的念头,记得那会儿琨御府开盘,在电视上看到广告,还到售楼处问了问,临街小户型5w多,大户型7w多,一居嫌小、大户型买不起,拖一拖就没换,失去了一次好机会。
: ...................
--
FROM 221.219.71.*
这应该是二套了吧 而且非普了 怎么贷出这么多的
【 在 uki 的大作中提到: 】
: 搜了一下版面,几次买房基本都在版面发了贴,看这个版看了十几年,给这十几年折腾之路做个总结。
: 2011年毕业结婚,双方老人支持首付贷了80万买了个南城50多平的房子,当时还同步看马连洼和芍药居,奈何这两处的中介没有南城那个热情主动,年幼无知,买在了丰台,当时和芍药居、马连洼一平大概就差3000。
: 2015年怀孕,丰台的房一直出租,因为上班远,动了换房的念头,记得那会儿琨御府开盘,在电视上看到广告,还到售楼处问了问,临街小户型5w多,大户型7w多,一居嫌小、大户型买不起,拖一拖就没换,失去了一次好机会。
: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FROM 36.112.204.*
能解决孩子上学,买房不需要学区
【 在 HONGGUOh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厉害!环境刚刚的。在意孩子上学吗?毕竟学校不是所谓学区
--
FROM 124.205.122.*
【 在 uki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解决孩子上学,买房不需要学区
真棒 稳拿!
--
FROM 1.202.187.*
其实算资产负债率,是逐渐降低的,自付成数越来越多,贷款成数越来越少。
【 在 penti301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这个就业形势下,敢贷款500w真是英雄啊
: 发自「今日水木 on 小尾巴」
--
FROM 124.20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