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北京这么大体量的老破小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曾经万柳、太阳宫也鸟不拉屎。一片荒地、玉米地。一个小区都没有。也不影响它现在十四五万、十五六万,商场学校交通城市界面高品质住宅成群。
: 不能光看眼前。最少要把眼光放到5-10年以后。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期间北京的常驻人口翻倍了,万柳、太阳宫承接了外溢的人口红利
现在是存量竞争了,5-10年以后,如果核心区有动作,对于郊区来说就是降维打击,至于五环外的那些保障房,估计就跟曾经的小灵通一样
--
FROM 111.203.168.*
【 在 kezhif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想想为什么,要找个偏僻的郊区,搞个产业园,再拉动周边房价
: 你看看一二线城市,哪个不是这么玩的
: 这是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收益的路子,你这个方案,呵呵
雄安就是巅峰之作
--
修改:l6030 FROM 111.203.168.*
FROM 111.203.168.*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2035各区人口规划在那里。
: 可以当做参考。
: 当然现代不指望保值增值,只希望生活品质高一些,当做消费品来看待就够了。
: ...................
按规划,2035年城六区人口都是下降的,郊区是增加的,所以是要买郊区?
核心区人口减量,居住面积减量,意味着越来越宜居,而且北京特殊啊,核心区能留住资源,有资源,住宅有减量,意味着有稀缺性啊
--
FROM 114.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