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今天的决定出后,中介朋友说有些业主继续下调50-200万。
下调不是事,有涨有跌嘛
房地产税出来后,没有接盘侠才是问题。千来万的老破小,每年交几十万,每月交一大笔钱,这可不是六个钱包能覆盖的啊。
六个钱包是用来凑首付的,不是用来每个月做慈善的。
收房地产税不仅仅是关系到钱,而是把游戏规则改变了。从聚焦于房价涨跌,变成了每月现金流平衡问题了。房产税+持有沉没成本(按揭月供、本金用来投资储蓄等机会成本)+暖气费+物业费<房租,考虑到高市值房产的流动性差,不像股市可以快进快出,估计前面那个不等式得远小于才可以。
--
修改:louxfchen FROM 120.245.116.*
FROM 120.245.116.*
现金流平衡问题其实是关键,合理房价由现金流平衡来决定,具体指标就是房价收入比指标(国际通行6倍左右)和租售比指标(国际通行100-200之间),这些指标的背后逻辑就是处于弱势地位的租客在接受房东租金叫价的基础上来计算房价。
没有实质性房地产税之前,业主只要持有并等待接盘侠,租金收入相对房价增幅是无所谓的。有实质性房地产税后,业主核心重点要考虑的成了每月现金流出是不是能平衡流入,毕竟税务背后是带枪的,必须予以充分尊重。如果流出低于流入,那么就必然选择抛售房产来降低财务包袱。
希望不是实质性征收,这将是牛架马鞍,放上去就需要终身负重了。
【 在 NeoL 的大作中提到: 】
: 会挤掉95%的泡沫。
: 发自「快看水母 于 iPhone 15 Pro Max」
--
FROM 120.245.116.*
今天看到一个上海兄弟的说法,说上海现在出租困难,租金下降,外地年轻人含大学毕业生大量返回家乡;但上海跑didi,跑外卖的比以往更难了,原因是大量年轻人虽然走了,但本地被输送到社会的中年人大量进入铁人三项来糊口。
如果房地产税实质性征收,滴滴和外卖可是没办法覆盖这每月的大数字的税的,会大面积影响家庭安稳的。
希望别太猛
【 在 NeoL 的大作中提到: 】
: 房产税应该各地的征收标准不一样,北京,上海,深圳这种高收入城市应该高一些
: 发自「快看水母 于 iPhone 15 Pro Max」
--
FROM 120.245.116.*
希望不实质性征收,手里还有一些房子希望卖一卖的,希望市场能回暖一大波。就像当初反对郭的三条红线一样,希望干事情别太猛。
哥们,是友军。
【 在 Coolwind816 的大作中提到: 】
: 继续yy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120.245.116.*
在向全民加税之前,确定现有方法都穷尽了吗?如果茅台回到了500一瓶,那我就信。
现在还有空间可以修补修补吧?
【 在 cher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房产税不是想不想收的问题,而是必须收,因为现在土地出让金暴跌,朝廷的财政支窟窿FCS来填。
: 至于收多少 税率多高, 那就是基于这个窟窿多大决定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去那个位置试试 一样也会走这一步
: ...................
--
FROM 120.245.116.*
版上国师很多的吧,不过他们也只给真负责解决问题的大脑袋们献计献策吧。版上水平高的能人如过江之鲫,关键人不会轻易下场。
哥们你这里想白得方子,应该是有难度的:至少得请版友吃顿大餐,再不济舍不得浮财的话也得散发一些积分给各版友啊
【 在 chery 的大作中提到: 】
: 什么方法?请你给开方子,执行不下去的那种就算了啊
:
--
FROM 120.245.116.*
有啊。
2014,2017都是导致短期翻翻,就是太猛了。
我在2012年和一个前辈讨论房价问题时就说,不能全国普遍放水,而是应该让京沪吊着市场元气,让市场不崩溃,腾出时间和空间给其他地区进行实质性改革。后面为了解决13年城投平台资金困难,和2016年去库存,就是太猛了,后患无穷。
【 在 ab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一年翻倍的时候
: 有没有想到“别太猛”?
: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 ...................
--
FROM 120.245.116.*
怕就怕钱出去了,没去社会基本运转,而茅台还是3k一瓶。
【 在 excuse4e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大起的时候不管,大起之后防止“大起大落”了?
: 发达国家非常成熟的经验就是“房产税”去维持地方社会的基本运转,谁有房谁住谁为社会基本运转付费,合情合理。
:
--
FROM 120.245.116.*
个人破产法估计是难看到的。
有追索权的抵押贷款,是整个银行系统的最后的安全阀。否则,和美国一样可以把钥匙扔给银行就终结债务关系的话,银行分分钟可以拿到1亿套房子,银行会成为最大的业主,那银行就只能倒闭了。
【 在 kkxkkx 的大作中提到: 】
: 配合个人破产法,这已经明牌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20.245.116.*
你就看财产公示制度探索多少年了吧?
个人破产制度先来个40年够不够?
【 在 kkxkkx 的大作中提到: 】
: 健全企业破产机制,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推进企业注销配套改革,完善企业退出制度。这可是原话,看你怎么理解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20.24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