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周末(11月第一周)海淀"抢房"记
谢谢分享报备的问题,可能也是我经历的少,看了快一年房子了,我第一次被建议报备,也第一次见过有房子20多个报备的,回想当时确实有点儿跃跃欲试的冲动,中介还是有手段的。
【 在 hey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恭喜楼主!!!虽然没见过房子,看描述这套房子应该是大家眼中接近完美的小户型,南北通透,户型方正,利用率高,层高也高,楼层合适,没有硬伤,只要学区合适,这种房子是中介最爱推的房子,因为学区房里各种奇葩户型太多了,所以买这种房子,比同小区的价格高就很正常。
: 关于报备的事情,之前买房子也在中介的鼓动下跟风报备登记过,一开始报备还觉得比较谨慎,后来就很随意了,因为不交钱,没有任何风险。在现在这种楼市寒冬,中介的抱团意识会更高,其实后面报备的人,可能就不抱希望能买到房子,或者说不一定有强烈的意愿买这个房子,可能只是觉得房子不错,就和朋友圈点赞一样,在中介的请求下报个备,在中介看来,这次他们成团一起帮你的这个中介撮合,后面他们再抱团帮其他人,一个是团队效应,再一个只要烘托的楼市好了,对他们每个人都好,如果这次大家这么卖力的烘托,都没有成交,才是对他们的打击,对买房人对楼市信心的打击。
:
--
FROM 114.243.135.*
当你看了无数的老破小之后,突然发现一套房子虽然又老又破,但是里面很多东西你都只在年代剧里面,那些高级干部家里见过,自然会觉得很新奇。
比如木质护墙板,比如软包的墙面,比如让人震撼的整面通顶实木书柜,比如打着National标志的窗式空调,还有,带筒灯的全屋吊顶。
周日签约的时候,业主说,虽然现在这些都得拆了重新装,但93年装修的时候,花了8万多块钱,我没敢问是不是比这套公房都贵的多...
【 在 okl 的大作中提到: 】
: 1. 任何时候都会有房子是独立行情,再差的行情也不乏买房的,因为在北京好房子或者高性价比的(没那么好但是价格降得足够低,比如笋盘),从来不缺买家的。
: 牛市熊市的区别无非是牛市时大家都不挑,熊市时大家挑挑拣拣,但是独立行情是始终都有的。
: 2. 楼主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无从判断这房子是非常好的还是高性价比的,但是海淀9万多应该不算贵吧。
: ...................
--
FROM 114.243.135.*
对的,买卖双方都要出,就因为这事儿,卖家最后不太高兴,她觉得这个房子中介根本就没费什么事儿,为什么一点儿折扣都不给。
【 在 wahaha66 的大作中提到: 】
: 恭喜恭喜,麻烦问一下现在中介费是买卖双方出吗?
--
FROM 114.243.135.*
我不需要说服谁...也不可能说小区,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
【 在 tu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楼主不说点有用的,可供查证的东西
: 内心戏再强也没有说服力
--
FROM 114.243.135.*
中介能根据成交时间,倒查成交人吗? 就是说,他能看到所有的某日成交记录,然后翻到几个符合当日当区的成交房源,倒查这个成交人的其他成交记录和个人信息? 不会这么神奇吧?
【 在 S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兄弟 我建议你低调点 把订单删了吧 随便发一个中介 你的信息大家都知道了
--
FROM 114.243.135.*
你处理大几百万消费的时候,难道不想弄清楚整个交易的运行机制吗? 全靠缘分是吗
【 在 qiqihedoud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假的不能再假了,一个买房的,对什么报备、排序这么清楚?
--
FROM 114.243.135.*
好好好,删图留故事,多谢。
【 在 S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透露的信息不止这么多吗
: 某微小学 9年一贯 楼层也没有打码 不用中介我也能猜到
--
FROM 114.243.135.*
我并不希望房价涨,下跌和平稳我都能接受。
因为这不会是我最后一套房子,只有下跌或者平稳,我再次置换的时候才不会额外多付出成本。
我记得我丰台的房子能卖600万的时候,想换的目标房源要900多万,结果丰台卖了好久500万卖出去了,目标房源的大致区间也都变成了700多万,所以下行周期换房子,我反倒省了100多万,很神奇的体验。
我也不想赌房价涨跌,和去年比,知足了。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恭喜楼主,很理性的购房。
: 以我的经验来看,这两个月感觉是大涨前夜的节奏。
: 楼主是不是买的紫竹院片区的?
: ...................
--
FROM 114.24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