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不要低估了这次力度的影响
买几套我就信
【 在 big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1. 看着是化债,实际是免债。之前隐性债务是混在城头里面的,3年一滚动,后来城头发债受限,滚动也做不到了,还本压力极大,真是砸锅卖铁各种挪用。这次14.3万亿直接变成2.3万亿,置换发行的债都是长期的10年以上的,也就是未来10年都没有还本压力,绝不仅仅是省了点利息这么简单,未来几年实际是地方正负轻装上阵,动作空间很大。
: 2. 天朝,甚至全球来讲,经济模式都是“抱大腿”模式,化债相当于把地方正负这只大腿激活了。什么是“抱大腿"模式?说得高大上一点叫做附生模式,或者“生态”。绝大部分的经济单元,各种工商户、小公司,其实不具备自己创造需求的能力的,需要找到巨无霸型的经济单元。比如所谓的果链,hw链,宁德链,英伟达链;比如一个阿里带动了多少商户,一个腾讯生态带动了多少产业链的公司,一个央视带动了多少小广告公司。国内大部分下沉行政区域,没有很大的产业的,很多经济活动,餐饮、基建、地产、教育等林林总总,都是围绕着地方正负展开的,可以说地方正负是中国最粗的那根“大腿”(当然dzy更大,但一般抱不到)。地方正负过去3年几乎是瘫痪状态,所以各种刺激下去都被隐性债的沼泽吞没了,过去几年隐性债已经化解了10万亿以上,还剩余10多万亿,这次几乎一把到位,只剩的2.3万亿也是象征性的鼓励地方正负不要太有依赖心理。这次真正是打在了经济梗阻的七寸,刺激就要刺激大腿,大腿活了,大腿周围的生态自然就自我重生了。把钱给千千万万个小商户其实用处不大,用经济学上的词汇叫乘数太低,所以你看普惠金融规模年年涨也没啥效果。但是把钱给大腿就不一样了。
: 3.不要对没提收储觉得是利空,这反而是上层深思熟虑的表现,况且也没说不给钱。如果你恰好是地产行业的从业者,很容易理解,不是的话可能觉得有点绕。收储的可执行性是很低的,首先没有那么多成栋的空房给你收储,都是点状散开的,不具可行性;其次gj收储压价那真叫一个无血无情,堪比医保降费。45000的市场价,25000的成本价,直接报8000,地产企业根本无法接受。如果有专门的收储定向资金,大概率是浪费了这部分的采证额度,这里面需要进一步的细节。
: ...................
--
FROM 39.185.219.*
写得不错,很多分析说明你是真的深入了解过经济运行的
【 在 big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1. 看着是化债,实际是免债。之前隐性债务是混在城头里面的,3年一滚动,后来城头发债受限,滚动也做不到了,还本压力极大,真是砸锅卖铁各种挪用。这次14.3万亿直接变成2.3万亿,置换发行的债都是长期的10年以上的,也就是未来10年都没有还本压力,绝不仅仅是省了点利息这么简单,未来几年实际是地方正负轻装上阵,动作空间很大。
: 2. 天朝,甚至全球来讲,经济模式都是“抱大腿”模式,化债相当于把地方正负这只大腿激活了。什么是“抱大腿"模式?说得高大上一点叫做附生模式,或者“生态”。绝大部分的经济单元,各种工商户、小公司,其实不具备自己创造需求的能力的,需要找到巨无霸型的经济单元。比如所谓的果链,hw链,宁德链,英伟达链;比如一个阿里带动了多少商户,一个腾讯生态带动了多少产业链的公司,一个央视带动了多少小广告公司。国内大部分下沉行政区域,没有很大的产业的,很多经济活动,餐饮、基建、地产、教育等林林总总,都是围绕着地方正负展开的,可以说地方正负是中国最粗的那根“大腿”(当然dzy更大,但一般抱不到)。地方正负过去3年几乎是瘫痪状态,所以各种刺激下去都被隐性债的沼泽吞没了,过去几年隐性债已经化解了10万亿以上,还剩余10多万亿,这次几乎一把到位,只剩的2.3万亿也是象征性的鼓励地方正负不要太有依赖心理。这次真正是打在了经济梗阻的七寸,刺激就要刺激大腿,大腿活了,大腿周围的生态自然就自我重生了。把钱给千千万万个小商户其实用处不大,用经济学上的词汇叫乘数太低,所以你看普惠金融规模年年涨也没啥效果。但是把钱给大腿就不一样了。
: 3.不要对没提收储觉得是利空,这反而是上层深思熟虑的表现,况且也没说不给钱。如果你恰好是地产行业的从业者,很容易理解,不是的话可能觉得有点绕。收储的可执行性是很低的,首先没有那么多成栋的空房给你收储,都是点状散开的,不具可行性;其次gj收储压价那真叫一个无血无情,堪比医保降费。45000的市场价,25000的成本价,直接报8000,地产企业根本无法接受。如果有专门的收储定向资金,大概率是浪费了这部分的采证额度,这里面需要进一步的细节。
: ...................
--
FROM 223.104.41.*
还是老一套呀
这一套在土工执政过程中反复上演
大树底下寸草难生
【 在 big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1. 看着是化债,实际是免债。之前隐性债务是混在城头里面的,3年一滚动,后来城头发债受限,滚动也做不到了,还本压力极大,真是砸锅卖铁各种挪用。这次14.3万亿直接变成2.3万亿,置换发行的债都是长期的10年以上的,也就是未来10年都没有还本压力,绝不仅仅是省了点利息这么简单,未来几年实际是地方正负轻装上阵,动作空间很大。
: 2. 天朝,甚至全球来讲,经济模式都是“抱大腿”模式,化债相当于把地方正负这只大腿激活了。什么是“抱大腿"模式?说得高大上一点叫做附生模式,或者“生态”。绝大部分的经济单元,各种工商户、小公司,其实不具备自己创造需求的能力的,需要找到巨无霸型的经济单元。比如所谓的果链,hw链,宁德链,英伟达链;比如一个阿里带动了多少商户,一个腾讯生态带动了多少产业链的公司,一个央视带动了多少小广告公司。国内大部分下沉行政区域,没有很大的产业的,很多经济活动,餐饮、基建、地产、教育等林林总总,都是围绕着地方正负展开的,可以说地方正负是中国最粗的那根“大腿”(当然dzy更大,但一般抱不到)。地方正负过去3年几乎是瘫痪状态,所以各种刺激下去都被隐性债的沼泽吞没了,过去几年隐性债已经化解了10万亿以上,还剩余10多万亿,这次几乎一把到位,只剩的2.3万亿也是象征性的鼓励地方正负不要太有依赖心理。这次真正是打在了经济梗阻的七寸,刺激就要刺激大腿,大腿活了,大腿周围的生态自然就自我重生了。把钱给千千万万个小商户其实用处不大,用经济学上的词汇叫乘数太低,所以你看普惠金融规模年年涨也没啥效果。但是把钱给大腿就不一样了。
: 3.不要对没提收储觉得是利空,这反而是上层深思熟虑的表现,况且也没说不给钱。如果你恰好是地产行业的从业者,很容易理解,不是的话可能觉得有点绕。收储的可执行性是很低的,首先没有那么多成栋的空房给你收储,都是点状散开的,不具可行性;其次gj收储压价那真叫一个无血无情,堪比医保降费。45000的市场价,25000的成本价,直接报8000,地产企业根本无法接受。如果有专门的收储定向资金,大概率是浪费了这部分的采证额度,这里面需要进一步的细节。
: ...................
--
FROM 111.197.225.*
厉害了我的锅!
【 在 big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1. 看着是化债,实际是免债。之前隐性债务是混在城头里面的,3年一滚动,后来城头发债受限,滚动也做不到了,还本压力极大,真是砸锅卖铁各种挪用。这次14.3万亿直接变成2.3万亿,置换发行的债都是长期的10年以上的,也就是未来10年都没有还本压力,绝不仅仅是省了点利息这么
: 简单,未来几年实际是地方正负轻装上阵,动作空间很大。
: 2. 天朝,甚至全球来讲,经济模式都是“抱大腿”模式,化债相当于把地方正负这只大腿激活了。什么是“抱大腿"模式?说得高大上一点叫做附生模式,或者“生态”。绝大部分的经济单元,各种工商户、小公司,其实不具备自己创造需求的能力的,需要找到巨无霸型的经济单元。比如
: ...................
--
FROM 114.84.151.*
看起来很专业,有逻辑有数据。
有没有懂行的反驳一下,兼听则明嘛
【 在 big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1. 看着是化债,实际是免债。之前隐性债务是混在城头里面的,3年一滚动,后来城头发债受限,滚动也做不到了,还本压力极大,真是砸锅卖铁各种挪用。这次14.3万亿直接变成2.3万亿,置换发行的债都是长期的10年以上的,也就是未来10年都没有还本压力,绝不仅仅是省了点利息这么简单,未来几年实际是地方正负轻装上阵,动作空间很大。
: 2. 天朝,甚至全球来讲,经济模式都是“抱大腿”模式,化债相当于把地方正负这只大腿激活了。什么是“抱大腿"模式?说得高大上一点叫做附生模式,或者“生态”。绝大部分的经济单元,各种工商户、小公司,其实不具备自己创造需求的能力的,需要找到巨无霸型的经济单元。比如所谓的果链,hw链,宁德链,英伟达链;比如一个阿里带动了多少商户,一个腾讯生态带动了多少产业链的公司,一个央视带动了多少小广告公司。国内大部分下沉行政区域,没有很大的产业的,很多经济活动,餐饮、基建、地产、教育等林林总总,都是围绕着地方正负展开的,可以说地方正负是中国最粗的那根“大腿”(当然dzy更大,但一般抱不到)。地方正负过去3年几乎是瘫痪状态,所以各种刺激下去都被隐性债的沼泽吞没了,过去几年隐性债已经化解了10万亿以上,还剩余10多万亿,这次几乎一把到位,只剩的2.3万亿也是象征性的鼓励地方正负不要太有依赖心理。这次真正是打在了经济梗阻的七寸,刺激就要刺激大腿,大腿活了,大腿周围的生态自然就自我重生了。把钱给千千万万个小商户其实用处不大,用经济学上的词汇叫乘数太低,所以你看普惠金融规模年年涨也没啥效果。但是把钱给大腿就不一样了。
: 3.不要对没提收储觉得是利空,这反而是上层深思熟虑的表现,况且也没说不给钱。如果你恰好是地产行业的从业者,很容易理解,不是的话可能觉得有点绕。收储的可执行性是很低的,首先没有那么多成栋的空房给你收储,都是点状散开的,不具可行性;其次gj收储压价那真叫一个无血无情,堪比医保降费。45000的市场价,25000的成本价,直接报8000,地产企业根本无法接受。如果有专门的收储定向资金,大概率是浪费了这部分的采证额度,这里面需要进一步的细节。
: ...................
--
FROM 117.136.111.*
每个人一个解读啊
--
FROM 183.128.164.*
国师,饶了我们吧,我们早就从了。
--
FROM 219.142.66.*
哈哈,谁字多谁有理
【 在 bdi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了这么多
: 狗P不通
: 都不懂经济,
--
FROM 120.229.206.*
继续鼓励投机和不劳而获
抬高资产价格,压低劳动力价格,增大贫富差距
【 在 big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1. 看着是化债,实际是免债。之前隐性债务是混在城头里面的,3年一滚动,后来城头发债受限,滚动也做不到了,还本压力极大,真是砸锅卖铁各种挪用。这次14.3万亿直接变成2.3万亿,置换发行的债都是长期的10年以上的,也就是未来10年都没有还本压力,绝不仅仅是省了点利息这么简单,未来几年实际是地方正负轻装上阵,动作空间很大。
: 2. 天朝,甚至全球来讲,经济模式都是“抱大腿”模式,化债相当于把地方正负这只大腿激活了。什么是“抱大腿"模式?说得高大上一点叫做附生模式,或者“生态”。绝大部分的经济单元,各种工商户、小公司,其实不具备自己创造需求的能力的,需要找到巨无霸型的经济单元。比如所谓的果链,hw链,宁德链,英伟达链;比如一个阿里带动了多少商户,一个腾讯生态带动了多少产业链的公司,一个央视带动了多少小广告公司。国内大部分下沉行政区域,没有很大的产业的,很多经济活动,餐饮、基建、地产、教育等林林总总,都是围绕着地方正负展开的,可以说地方正负是中国最粗的那根“大腿”(当然dzy更大,但一般抱不到)。地方正负过去3年几乎是瘫痪状态,所以各种刺激下去都被隐性债的沼泽吞没了,过去几年隐性债已经化解了10万亿以上,还剩余10多万亿,这次几乎一把到位,只剩的2.3万亿也是象征性的鼓励地方正负不要太有依赖心理。这次真正是打在了经济梗阻的七寸,刺激就要刺激大腿,大腿活了,大腿周围的生态自然就自我重生了。把钱给千千万万个小商户其实用处不大,用经济学上的词汇叫乘数太低,所以你看普惠金融规模年年涨也没啥效果。但是把钱给大腿就不一样了。
: 3.不要对没提收储觉得是利空,这反而是上层深思熟虑的表现,况且也没说不给钱。如果你恰好是地产行业的从业者,很容易理解,不是的话可能觉得有点绕。收储的可执行性是很低的,首先没有那么多成栋的空房给你收储,都是点状散开的,不具可行性;其次gj收储压价那真叫一个无血无情,堪比医保降费。45000的市场价,25000的成本价,直接报8000,地产企业根本无法接受。如果有专门的收储定向资金,大概率是浪费了这部分的采证额度,这里面需要进一步的细节。
: ...................
--
FROM 183.220.91.*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何不一次性化个10w、100w亿? 化完这一次,地方又接着给你上项目、新债? 那就不停的化吧,如此倒也简单了
【 在 big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1\. 看着是化债,实际是免债。之前隐性债务是混在城头里面的,3年一滚动,后来城头发债受限,滚动也做不到了,还本压力极大,真是砸锅卖铁各种挪用。这次14.3万亿直接变成2.3万亿,置换发行的债都是长期的10年以上的,也就是未来10年都没有还本压力,绝不仅仅是省了点利息这么简单,未来几年实际是地方正负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314A」
--
FROM 223.10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