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来告诉你500万以上的老破小什么人在买
500万以上的老破小什么人在买?
买不起1000W以上老破大的人在买。
1000W以上老破大什么人在买?
买不起1500W以上老好大的人在买。
为什么不买新好大的?这人是不是傻。
因为那里的新好大都3000W了。
你以为那些价格是键盘敲上去的吗?
那是真金白银买上去的。
什么学区是智商税,未来人口下降,租售比低,房子破,面积小这些废话。
你以为就你聪明,就你知道?
现在的房价是大家都知道这些连傻子都知道但傻子以为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事情后依然用真金白银买出来的价格。
(傻子可能读不懂这句话)
--
FROM 121.23.135.*
【 在 seraphybupt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你想说啥?这里都是穷屌丝,买不起1000万以上房子的,你喊有个鸟用,这么贵的房子跟我们没关系,你爱涨涨去,俺们接不了
: 房价跌25%挺好,1000万的变750万,换房好像能容易点?
我哪句说涨了,你连人话都看不懂,就别叫了
--
FROM 121.23.135.*
【 在 howard2conni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嘉诚跑路了,潘石屹跑路了,他们都比你傻呀?
:
你说的太对了。现在的价格就是“李嘉诚跑路了,潘石屹跑路了”的情况下依然产生的价格。不跑路更贵。
--
FROM 121.23.135.*
【 在 ColaW22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告诉你,很大一部分是整合资产,卖了3套老破小换一套改善+现金,很多70后享受了房产红利,孩子也用完学区了,现在是整合置换养老改善房的好时机。你说得对,都是真金白银买出来的,所以这是个缓慢的过程,显然这个过程中抛盘大于买盘,持续了两年的下跌就是这个过程的体现。
: 你这段话纯粹是煽动情绪,完全也可以反过来说,老破小什么样的人在卖,老破大什么样的人在卖,然后得出一样的结论:价格都是真金白银卖出来的。
: 这有什么意义呢?切切实实的分析供需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
我说这两年没下跌了?现在的价格就是下跌过后的价格。你在那分析半天供需,有分析出一点别人不知道的东西吗?买房的哪个不知道你这堆破分析。你以为买房的因为不知道你说的那些废话才肯花高价去买的?我讽刺的就是你这种总觉得自己看到高,看的远,觉得别人是因为没你那分析能力,所以才买房,买完还要被你们自以为是的智商优越感品头论足的货。还500W的老破小什么人在买,言外之意不就是觉得买500W老破小的智商又不够了吧,分析能力又不行了吧,装什么B呢在这,实地去看看,真正买房的都是什么人,多少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傻空是因为分析房价而让人讨厌吗?并不是,是因为那背后本没什么水平,还装的一副有水平的样子,对别人的选择各种讽刺挖苦的样子。让人反感。
--
FROM 121.23.135.*
【 在 howard2conn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太绝对了,有钱人或者购买力更强的人,不一定更聪明,甚至更蠢。财富的积累和聪明(特别是买房子买哪儿这方面的聪明),从来就没有什么正相关关系。不信,你看一下国内的顶一流财富拥有者(包括官二代三代、商一代二代),他们会不会把大量的财富放在国内房地产上?
: 反过来说,你通过网络也能查到很多北美顶级大house(纽约加州等),看看买家都是谁
:
你这些话表现的就是:你依然觉得只有你知道这些。实地去看看,真正买房的都是什么人,多少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你以为都跟这玩投资呢。我讽刺的就是某些人这种莫须有的认知优越感。问500W老破小什么人在买,难道是真的想知道什么人在买吗?还是在这秀智商进而讽刺别人的决定。这点事儿谁看不明白。
--
FROM 121.23.135.*
【 在 howard2conn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tm以为你是谁啊,你是不是觉得就你懂。
:
哦,原来你也讨厌这样的人。
--
FROM 121.23.135.*
【 在 ColaW22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既卖房,也在考虑买房,保持平均每周踩盘1-2个片区的频率,同时不断实际租住有意向的小区和户型真实体验,另外我和300/500/1000/2000/5000+预算的客户都保持着经常联系沟通分享观点,说实话,普通个别区域门店的中介根本没有我对整体市场的理解力,好了自吹的话不多说了,我也不会像你证明什么,因为市场的走势会证明一切。
: 至于你说买家都知道,那是你的一厢情愿,如果市场信息是完全透明的,那么市场将完全有效,价格会瞬间反应供需情况,价格瞬间达到顶底,但你我都知道事实肯定不是这样,任何交易市场都会有情绪,都会有信息不对称,你甚至在版上可以看到“全南好还是南北通透好”这样的显而易见的问题甚至人们还争论的不可开交,可见不同个体的认知差异有多大(认知差并不是笨,也可能是在这方面没有投入足够的学习和分析)。所以下跌是个缓慢的过程,上涨也将是个缓慢的过程,都不会一蹴而就,这也是我坚持对于房产进行右侧交易的理由,不去猜底部,而是在底部走出来之后再考虑增持,重大资产配置上不能犯大错。
: 最后再理一下你所谓所有人都知道的逻辑吧,并希望你能有理有据的反驳我的观点而不是纯粹的情绪输出。
: ...................
我孩子今年1岁,我可以各种预算,各种计划,各种分析,宏观经济,国际局势,人口年龄分布,城市间人口流动,代际消费观差异,资产布局,听官方的,非官方的,所谓敌对势力的,翻墙的,不翻墙的,封杀的,不封杀的,各种金融领域的,凡与房地产有关联的,我都可以慢慢看,慢慢品,我会想将来房地产市场的供应,需求,将来年轻人的需求,将来国际资本多我国房地产的需求,战争,自然灾害,气候,城市管理水平对一个城市的风险,我去各处看房,看二线城市所谓的4代5代建筑,慨叹那些品质高,环境好,价格低廉的小区,因为我每次都表现的诚意满满,我就是无数房产从业人员手机里的准客户,当中介劝我买房,卖房,讲出他们各自的观点时,我也潇潇洒洒,侃侃而谈,难道是因为我每天关注的比别人更多吗?快拉到吧,根本不是,只是因为我孩子今年1岁。我可以对任何聊起房子的人指指点点,反正这于我何干。我又并不是急于马上做出决定的那个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谁不会啊。
4年后呢。当我面临着在这个拥堵,嘈杂,污染的城市里和今年大部分买高价老破小的用户一样的困境时。我连续关注那么多年的房地产相关信息有意义吗?我还能在这轻松的说出,我们已经司空见惯的那些观点来劝别人买房还是卖房吗?扪心自问下,看看版上那么多换房的人他们的实际的此时此刻的需求,我有什么资格给人家指点未来数年或数十年的价格趋势,月坛2024刚刚创下了历史成交量最高年份。在一个房地产普遍疲软的市场,你觉得这些购房者都不知道房价在下跌这个都不需要有什么调研就能获得的信息?如果你还要像个苍蝇一样在别人不得不用真金白银来给自己做出必须做出的选择时一直在他们的耳边喋喋不休,有些甚至是讽刺挖苦,别说没有讽刺挖苦,看看一些傻空的嘴脸。那么究竟是谁更病态呢。
你可以作为局外人看一辈子不参与,但只有当你参与时,你才明白,你自己的决定,你自己承担后果,你既然已经承担后果,你就不需要在额外承担一份和你毫不相干的人给你的认知审判。
你如果想做地产分析师,经济分析师,那就分析好了。这和对具体参与者的品头论足是两件事情。等你能分清他们的区别,你就明白我们根本没在讨论一件事情。
--
FROM 121.23.135.*
【 在 ColaW22 的大作中提到: 】
: 朋友,我当然不否认有很多人是刚需,即便没有政策刺激这座2200万常住人口的城市里购房需求肯定是有的,但我们不能只分析需求端,说有一部分人就是有买房的需求,而不看供给端啊,有很多人还有不得不卖房的理由呢。所以我们要看供需对比啊,要看大数据啊,要看势,前面我提到了几个指标都要时刻关注的,不做死空头不做死多头,而是要顺势而为。
: 另外我就是这个市场真真实实的参与者,我也没有要给任何人任何投资建议,只是单纯的对你的观点做出我个人的反驳。
: 前面的回复我会删掉,我说的想法确实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他们也许不愿意说、也许没有完全梳理清楚、也许知道但被情绪左右无法做出正确的行动、亦或可能确实压根不知道,但我的说法确实有些不符合当下的主流引导方向,所以每个人的财富自己负责吧,反正互相都不认识没必要劝。
那么请您也不要介意,我并非针对您,我是针对现在一些让人反感的现象而已,房市不像股市,股市就是投资赚钱的地方,亏了就是错了,盈亏是金标准,你预测未来就是在帮别人预测对错,楼市则不同,你能说房子买贵了的人就错了,就吃亏了吗?谁能把房子给购房者提供的使用价值针对到每一个案例用货币计算清楚并折算到房价里呢。你预测未来那只是适用于你自己情况下的未来。因为别人的情况各不相同。既然人家都真金白银买了。犯不上给人指点迷津,甚至是认知拷问。如果有天你深思熟虑后做了你已经认为是最好的选择,然后还要听一堆对你情况一无所知的人冷嘲热讽,你一定也非常反感。
--
FROM 121.2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