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城市也有这种现象,不过差距没这么大,也就4倍吧。
【 在 anisotropic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县城是这样的:楼龄和小区界面很重要,这是身份的象征,县城人串门很普遍的。
: 因为县城的有钱人就那么多,几千人(包括事业在外,但还经常回来、在本地有根基的人员),大致也就是三四个小区的人口规模。
: 所以这三四个小区的人口,愿意住在哪儿,哪儿就贵(相对贵,比如7000一平在中西部非大城市郊区的小县城算比较贵的小区)。集体抛弃哪儿,哪儿就便宜。
: ...................
--
FROM 112.10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