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二线的日子比北京好过太多
【 在 HDDXSQ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中西部二线城市房价普遍一万左右了,武汉成都最新二手房成交均价都是一万一。
: 体制内工作,同性质同类单位,待遇跟北京差不多,福利保障房还更容易分到。
: 退休金也跟北京差不多。
: ...................
武汉只有体制内的机会,现在都挤破头,体制外的好机会太少了
你举的例子,在武汉两口子都是体制内好单位,在北京就是一个体制内,一个互联网年薪二百以上了,这种在北京也好多啊
真的到五十岁了,北京的能积累多少资产,武汉的又能积累多少资产,那点退休金算啥
--
FROM 111.203.168.*
【 在 HDDXSQ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要互联网公司,体制内一大堆单位,30万的太多。
: 我说的就是上班附近,大公司总部集中在金银湖 沌口 光谷东这些地方,你提沙湖干嘛,沙湖顶豪万达御湖世家现在也只要25000了,融创壹号院3万出头,新房豪宅沙湖天境27500,你说的过三万的整个武昌就那么两三个小区,非要拿顶豪中的顶豪建发望湖 长江中心说事?
: 光谷东左岭那一片几个盘,硅谷小镇 中海 世茂十里星河 现在都六千多,集中了武汉最大的几个芯片和LED厂家,开车到光谷东核心的中建三局总部,也就十几分钟
其实我身边有很多,男的在互联网年薪一百五到三百万,女的在体制内或者金融央企,年薪二十万到七八十万不等,在北京过的也挺好的,很多都是两套房了
上等马比上等马,武汉年薪三十万的体制内岗位有多少呢,更多的也是底层牛马
--
FROM 111.203.168.*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双码农结婚概率不高,每年存100万概率更不高,10年能每年存100万持续下来更是凤毛麟角,35岁能存1000万的概率?
: 综上,拿这种开挂人生去碾压楼主能有几人?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都不需要2个人,字节3-1/腾讯11级/阿里P8/美团L9/百度T8/快手E11以上,年薪基本在150-200万以上,这种级别以上的,每个大厂都得有几千号
楼主也不是一般人,在武汉体制内30万年薪,双方父母50万的退休金,吊打绝大多数人了
--
FROM 111.203.168.*
【 在 HDDXSQ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什么码农。。
: 武汉主要是各种科研单位,国企,体制内。
: 985的硕博,现在也一样很容易找这些单位。这些单位并没有比北京的同类单位更难进
肯定没那么容易的,北京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武汉基本就只有这些机会
--
FROM 111.203.168.*
【 在 HDDXSQN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华科电气本科都去南方电网了。
: 湖北电网 华中电网 一堆华科电气的,华北电力 三峡大学的也很多
都是碰运气,每年那么多985/211电气专业的毕业生,有几个能进电网的。三峡大学有几个去电网的,其他没去的是不想去吗
--
FROM 111.203.168.*
【 在 HDDXSQN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是运气,就得多去碰几次,把全国各区域的电网全部投一遍简历。
: 本帖是横向比较武汉和北京的工作生活。华北电网,北京电力局,进入的难度与华中电网 湖北电信 武汉电力局比呢,差不多的
武汉就只能看这些体质内的单位了,北京至少还有金融和互联网,提供了海量的高薪职位,而且上限很高。卷上十几年,资产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了,给不少没办法啃老的人提供了翻身的机会。混的不好的很多都是去二线了,混的不好还不走的,基本都是二线也找不到什么好机会,只能留下。
--
FROM 111.203.168.*
【 在 HDDXSQN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收入,
: 武汉人均低,因为武汉就业率低,1400万人口,只有200多万缴公积金的。
: 这和我说的两个概念,同样性质同档次的单位,武汉和北京差不多收入。
: ...................
说明武汉体制内30万的比例,要对标北京150万金融或者200万互联网的比例
--
修改:l6030 FROM 111.203.168.*
FROM 111.203.168.*
【 在 HDDXSQN 的大作中提到: 】
: 具体比例不知道。
: 武汉的还是有好些单位普遍拿30万的。高校副高以上,研究所,三峡,东风研究院,中冶南方,长江委,铁四院,中交二航局,长飞,等等。
: 感觉对于同一个人,名校硕博毕业,在武汉拿30万,比在北京拿百万容易得多,前者 应届毕业第二年就达到了,后者 肯定是要努力奋斗实现的。天花板肯定是北京要远远高出。
真比不了,北京光字节跳动就十二万员工,资深2-2就可以年薪百万,而字节这个级别及以上至少三万人,这还是保守的说,其他还有美团、快手、百度、腾讯、阿里等等。除了互联网,还有金融行业,各类银行、券商、基金、私募,有多少年薪百万的人。其他华为、联想还有一众大模型、自动驾驶独角兽,都不是第一序列的。你说的武汉这些单位,总共有多少年薪30万的职位?
北京这些行业的从业员工,去武汉能有什么好工作,或者说武汉能提供多少匹配的就业岗位呢。他们去武汉,我敢说相当一部分找不到体制内30万的工作,但留在北京却可以通过奋斗,年薪百万甚至是更高,在十年或者二十年以后,他们可以选择回二线,而且他们会过的跟你一样舒服,甚至比你过的更舒服。但武汉的体制外,机会和上限就低多了,大概率是远不如你的。
--
修改:l6030 FROM 111.203.168.*
FROM 111.203.168.*
【 在 HDDXSQN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的,但是确实北京体制外收入天花板高,岗位多,强很多。
: 我是针对大多数没有这么高薪、留在北京为房子操心为车牌操心的苦逼同学,给出的一个二线城市生活样板。
: 在武汉,几乎没什么人为住房和车子发愁,我的农村出身、三本和大专毕业的表弟堂弟们,也都买房安家了,也都开车出行。举个具体例子,一个表弟,三本独立学院毕业,找了个私企上班,一年13万左右,家里农村开小卖部,也在内环汉阳汉江边买了新房,新世界地产开发的,110多平三房两卫。买个10万的国产SUV开着。
不要介入别人的因果,肯定都是衡量过的
我身边留京的,大部分家庭年收入都在130-150以上,两套房的居多,资产至少千万以上了。但也有一些能力强的去了二线体制内,虽然过的比较安稳,虽然我也觉得有点可惜,没准留京能有更大的发展,但我觉得这都是每个人的选择,没必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别人头上,更没必要把自己的生活状态展示给他人,去提醒他们的错误
--
FROM 114.249.186.*
【 在 HDDXSQ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和媳妇都清华毕业的,十几年了。
: 但我们的同学,留京的,大部分还是在体制内,收入跟去二线三线的差不多。
: 少数去民企外企,尤其是创业成功的,确实收入要高一大截,少数高一两个数量级,甚至极个别进富豪榜的。
: ...................
所以有点可惜了,过去十几年的互联网红利,我的同学,大部分都去互联网了,或者先去国企拿户口,又跳槽到互联网,吃到红利的,基本两套甚至三套房,没吃到的,两套郊区房或者一套学区房。车基本都买了,只不过大部分都是新能源车。去二线的当然挺舒服的,但我们也是这几年辛苦点,再熬几年,想干啥干啥了。但我们和二线同学聚会,基本不会主动提及自己的资产和收入,只会说自己的辛苦。但我觉得这都是个人的选择对不对,你说你是武汉的样本,要展示二线的美好生活,我感觉你在二线体制内待久了,认知上都有点偏差,清华的格局应该更高一点才对啊
--
FROM 114.24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