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也秀一下二线城市的生活
赞一个规划
【 在 NIJIU4JIM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已经在南方买好养老房了,不工作的话不打算再在北京长住了。虽然相比于版上这些自豪的北京人,我的状况比他们强的不是一点半点,但我依然改变不了北京的气候,环境,食材,交通等。
:
--
FROM 1.119.141.*
一线生活确实苦,也没啥可秀的。。
【 在 l6030 的大作中提到: 】
:
: 没啥人秀一线生活吧,感觉最近倒是有不少人在秀二线生活,但武汉30万体制内,和130万的教培,感觉也不具备代表性啊
--
FROM 1.119.141.*
A:在武汉当中产,住150p房子,两娃,退休时候娃如果选择在武汉,依然可以靠自己去买房安家,如果想去一线,那就苦一些,需要全家努力支持。
B:在北京当中产,住60p房子,一娃,需要考虑娃以后大概率在北京,需要解决房子问题,所以也不敢多生,还要多攒钱。当然自己也有选项是房子留给娃,自己拿着更多积蓄去二线养老。
拉长周期看,我觉得所谓主动权多,除非真的用到位了,否则大概率是苦了一辈,还要继续苦下一辈。
【 在 mengk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其实很难比较。租200平房子住的人,和买了60平自己房子的人,都会说:自己的生活品质更高。。。这个有时候就是个选择。很多在一线的人着眼的是平台机遇和圈层质量,而不完全是当下。并且如果以退休时可支配的绝对财富积累作为标准,一线城市的平均水平那还是远高于二三线的。北京有不少人搞到了千万以上的财富,大可以选择退休时到二线或移民生活啊。现在不去不代表去不了,而是有选择主动权而已,拼了半天,有时不就图个选择主动权多一些吗。
:
--
FROM 1.119.141.*
好一点的二线,年轻人流入还是比一线好的。这意味着虽然绝对工作机会现在不如一线,但相对工作机会,人力资源,也不会太差。等于是可以更职住平衡一些。每次提到这种问题,总有人会提四五线,鹤岗之类的,那种对比没意义。二线机会不如一线,但比三线以下还是多太多。至于下一代,为啥一定要去一线呢,我觉得二线的下一代选二线应该是更主流选择,现在也是。二线的中产,每一代都可以靠自己买房,所以生活上没那么必要为下一代考虑买房的问题,而一线的中产,每一代都需要每一代的艰苦奋斗才能买房子(还是体验不够好的房子)。
【 在 l6030 的大作中提到: 】
:
: 都是因为工作机会啊,二线的高薪职位还是太少了,二线体制内爽,但像楼主这样搞教培,也辛苦啊,就是住的房子大。但下一代去一线城市发展的话,不还是得背井离乡的去带孩子,各有各的苦,没啥好秀的。至于房子和物价,老家四线小城也是一应俱全,气候和饮食也适应,那为啥还有很多去省城发展的。
--
FROM 1.119.141.*
其实我意思也不是lz,武汉这种城市,中产150p还是合理的。我不是用楼主套内200p和北京中产对比。
【 在 mengk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lz年入130万,这个在武汉也不能够算小中产了吧,在二线城市这肯定算大中产了,那么你要比的话也是要按照一线城市的大中产来比,那需要是年入200-300w的水平才能算吧,这些人在北京也大概率不至于只是60p房子。你要用非常小的小中产来跟lz比,这本身也没啥可比性。北京本身还有大把不买房、租房住,攒钱等着回二线城市消费的北漂呢。
:
--
FROM 1.119.141.*
我的观点呢,其实就是算一个数学期望。
在一线城市,唯一作用就是下一代也在一线的话,积蓄的底子可以厚一些。
在二线城市,唯一的劣势就是下一代去一线,积蓄的底子不够厚,孩子买房压力大。
现实情况可能是,一线的二代留在一线的可能性为90%+,那从这一代开始就需要为下一代留一线做准备,表现就是不敢多生,要留钱买房。同时,本身这一代的住宅条件也相对二线差距比较大。所以,在不实现阶级跃升的情况下,大概率这一代和下一代,都要承担一线的压力和差体验。
二线的二代去一线的可能性也就10%,也就是90%概率不需要为孩子以后房子有多大压力,看现在的情况就是,二线房子并不难买,以后也不会难。就可以从这一代开始,就压力更小,生活更优质,甚至可以有条件留下更多后代。这种情况下,大概率这一代和下一代,都是可以压力更小,品质更优的生活。甚至因为多生了一两个孩子,自己孩子成才实现家庭阶级跃升的概率也大了一点点。
【 在 l6030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一线城市,下一代的选择更多,可以选择留京,也可以去二线,本身有户口,家庭资产也更多;二线城市,下一代,可以选择留二线,但万一要去一线城市发展,那就苦了。但下一代在哪工作,谁能知道呢。所以没必要秀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
: ...................
--
FROM 1.119.141.*
这个意义不是很大。平均数可能会被很多脏数据搞得没什么参考性。可能top 20%分位的数字,更代表中产一些吧。
或者从另外一个维度推测,武汉平均房价1.1w,北京5w,武汉人均收入4.7w,北京8.5w。武汉的人均收入可以买4平米+,北京人均收入买不到1.6p,购买力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 在 l6030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从统计的角度看,北京人均居住面积33平,武汉是36平,你这个假定站不住啊
--
FROM 1.119.141.*
出生率角度,最近查到的数据,北京是千分之5.6,武汉8.4。
确实到不了2倍。但从养育成本,住房面积上面讲,在主观意愿想生二胎的情况下,还是武汉更容易一些。北京容易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比如住房面积,给下一代的积蓄压力等,不敢生。
【 在 l6030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直接假定北京就只生一个,武汉就生两个,你先看看两个地方的人口出生率不行吗,别拍脑袋就说
--
FROM 1.119.141.*
还好吧,基本也都是客观数据。
至于为啥我没去二线,一方面因为我在北京也差不多是我描述中二线还不错的那种生活状态了,就还凑合。第二也确实看机遇。
【 在 l6030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都这么主观了,那没啥好说的。你就说你吧,这么看中居住品质,还留在北京,去二线肯定住的更好啊,你为啥不走呢?
--
FROM 1.119.141.*
去二线还是需要机遇的。比如你在二线是不是有根,是不是有好机会。也不是所有人说去就去了。
但已经去了的,人家真的是很舒服,去踩人家说不如一线,那就很蠢。
【 在 mengk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照这么说,北京总人口里能达到新房200平的头部不到5%,剩下95%选择留在北京不去二线城市的都是脑子进水了么,这打击面有点过大了吧
:
--
FROM 1.11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