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盛的预测(2027年见底、未来两年持续下跌),我们需要结合中国房地产市场特殊性和当前数据交叉验证。以下从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高盛预测的核心逻辑与争议点
核心假设
人口老龄化加速(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突破22%)
城镇化率瓶颈(65%→70%需15年,速度减半)
开发商债务重组滞后(2024年房企美元债违约率达43%)
数据支撑
住房总存量:2025年达4.5亿套,户均1.2套(住建部)
租金回报率:一线城市降至1.5%(低于国债收益率)
居民杠杆率:62.4%(超过德国、接近日本泡沫期)
关键争议
未考虑政策极端干预:若实施「存量房回收作保障房」(如重庆试点),可能短期减少市场供应
低估城市分化:深圳南山区(产业+教育)与郑州郊区(烂尾集中区)不可同比
二、交叉验证:四个先行指标的实际走势
土地市场真实溢价率
计算方式:(成交价-起拍价)/起拍价-城投托底比例
2025Q1实际值:杭州4.2%(名义12%)、南京-3.1%(名义5%)
法拍房折价率
深圳宝安区:2024年8折→2025年6.5折
重庆两江新区:2024年7折→2025年5.8折
开发商存货周转天数
万科:从98天(2021)→217天(2025Q1)
碧桂园:从85天→402天
房贷早偿率
2025年1月达23%(历史峰值),反映居民「降杠杆」而非「抄底」
三、两种情景推演(2025-2027)
情景一:高盛预测成立(持续阴跌)
触发条件
美联储维持高利率至2026年(资本持续外流)
地方财政未能转型(土地出让金占比>40%城市超25个)
二手房指导价扩围至30城
路径演绎
2025年:70城新房环比下跌城市增至55个
2026年:开发商存货减值计提超万亿,地方城投债务重组启动
2027年:保障房分流30%需求,市场出清完成
情景二:结构性反弹
逆转条件
央行启用「中国版QE」:直接购买核心城市优质房产
户籍制度突破:允许农村土地经营权折价抵扣城市首付
中美利差逆转(人民币汇率升破6.8)
路径演绎
2025Q3:超一线城市取消限购+购房退税,短期成交量暴涨40%
2026年:长三角/珠三角都市圈房价企稳,三四线继续下跌
2027年:市场完成「L型」分化,而非单边下跌
四、对普通人的现实策略
持有现金者的机会成本公式
临界点 = (当前房价×房贷利率) - (租金收益 + 预期跌幅)
当结果>0:继续观望(如上海外环:5.8%>3.2%+2.1%)
当结果≤0:考虑出手
置换需求的操作铁律
先卖后买(时间差≥6个月)
跨城置换优先「能级跳升」(如郑州→苏州,而非郑州→洛阳)
监测3个微观信号
所在社区中介门店关闭率>30%
本地体制内单位重启「团购优惠房」
地铁规划新区出现工厂而非售楼处
结论
高盛的预测更接近「无政策干预」下的市场自然出清路径,但中国楼市本质是「政策市」。建议用「哑铃策略」应对:
① 10%资金捕捉核心城市法拍房机会(需专业尽调)
② 90%现金持有至出现「史诗级政策」(如房贷利息抵扣个税)
③ 彻底回避「三无房产」(无产业/无人口流入/无稀缺景观)
若您有具体城市或资产类别关注,可提供更精准的交叉数据验证(如苏州工业园区vs西安西咸新区)。
※ 修改:·gxfu 于 Feb 24 09:11:03 2025 修改本文·[FROM: 117.107.166.*]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17.107.166.*]
修改:gxfu FROM 117.107.166.*
FROM 117.10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