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下一步会用房地产来拉动内需吗
1 会
2 房产税
--
FROM 183.241.207.*
不用涨,直接收房产税,用收到的钱维持地方基础建设
居民负债率已经七成了,涨也买不起。
【 在 ma309385560 的大作中提到: 】
: 反正房子不涨,消费起不来。
--
FROM 183.241.207.*
满足基础需求,比如居住需求,隐私需求,需求才会爆发。
扩展性需求都会量力而为,以传统的小农文化看,基本不会为扩展性需求买单,反而会追求自由和快乐,这些重要的多。
例如:没有人会为了吃鱼翅龙虾,去辛苦送外卖,只会为了基本的大米猪肉。
【 在 byrhbb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是买房,奋斗20年还清房贷,房子也变成老破小了;
: 然后国家又开始推好房,恒温恒湿恒氧新风地暖,牛马又得奋斗20年改善了。
--
FROM 183.241.207.*
几害相权,确实会纠结,但结果注定的。
现在是内循环,没有新蛋糕,只研究分蛋糕。
底层储蓄稳定(不能印钱)和就业稳定(要有内部投资),顶层保持控制权(只能他们来投资),唯一方法就是牺牲中层(有大房子的人),
牺牲中层,影响最小,虽然会有很多中层阶层下降,但维持经济活跃,他们大部分还是能赚回来维持阶层,也有底层赚到钱加入这个阶层,这是对于顶层来说,危害最小的分蛋糕的方案。
【 在 migbook 的大作中提到: 】
: 影响稳定怎么办,很多近年买房的房贷都还不起,加房产税?
--
FROM 183.241.207.*
看我上一个回复。解释的算清楚。
经济不转变发展模式(维持顶层控制权),就必须有人牺牲,牺牲有大房一族是最小的代价。是最不乱的方案。
【 在 purer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房子下跌,有房一族,特别是亏钱一族,再让他们交房产税,不怕乱吗,可以看看到底有几个会老实去交的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83.241.207.*
开发商利润从来都不是大头,
原拆原建,总是有拆除和新建的费用,这钱根本没人出,现在大部分都是原单位出大头,这一波结束,这种模式也差不多结束了。
关键是,原住户大部分没有那个钱翻建,如果给他们结算,拿到的钱也买不起好房子,还买原来一样的房子没意义,还要找房装修搬家重新适应环境,没人愿意赔钱还折腾。
【 在 zfwyy 的大作中提到: 】
: 拆旧房子盖新房子。开发商要变成非营利组织,只要不亏损,允许无利或者微利
:
--
FROM 183.241.207.*
按照现在的房产税征求稿的方案,能收不少钱,北京大房子可不少,按面积有多一半,相信其他城市都差不多。
我也认为,未来肯定要所有房子都收,只是会有豁免政策,免得误伤底层。
现在纠结,一个是不着急,一个也是为了尽可能少伤害还房贷困难的这批人,但结果注定的,还房贷困难的人过几年好转的可能性比较低,毕竟房价不会回去了,还有可能恶化,而且大环境至少会在底部持续一段时间,也很可能恶化,那时候他们更惨。
【 在 migbook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大房子的没多少人,一线城市大房子少,二线三线大房子不值钱,
: 按说所有房子都要收房产税,估计拖上几年,等还房贷困难的这批人稳定了,再收房产税
--
FROM 183.241.207.*
现在很多人拿不出几十万的闲钱,比如老人,刚来北京的小年轻,底层,负债的中层,太多了,我觉得是大多数,
毕竟这个钱只能让自己住的舒服点,也没打算卖,总是要住的,实际就是舒适性消费,
别说很多人没有几十万,就算有,也是留着看病养老上学的,不会拿出来改善居住品质。
农民自建房,也不是每家每户都能拿出钱的,大部分也是拆迁安置,或者娶媳妇刚需,为了改善居住掏钱翻建的不多。
【 在 zfwyy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拆原建出得起,就像农民自己盖房一样。没有了地价便宜很多了
:
--
FROM 183.241.207.*
给你算算帐,
北京70平左右的房子,现有案例一平米3000左右建筑成本,加上电梯和配套啥的,翻建总费用少说25万,加上新房装修至少至少10万,过渡期租房少说1年7万,加上两次搬家等等费用,总费用就算40万,一多半的人没这个闲钱,
其他城市不了解,但估计应该不会少于30万,毕竟建筑或者装修的材料价格都差不多,只是人工便宜点,相信大多数也没这个闲钱。
北京,胡同平房和一般的破楼不一样,胡同平房那真是刚需,太逼仄了,有的连厕所都没有,厨房都是露天的,肯定急需改善居住品质,而且胡同平房很多都只有十几平方,一共也没有几个钱,几万块就能解决大问题。
破楼就没有那么迫切,有钱的话,重新装修一下的性价比更高,大多数人是不会花那个钱翻建的,毕竟几十万。
【 在 zfwy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成本用不了几十万,加上地价也就一线贵,一线外算上地价几十万也遍地都是,再去掉地价更便宜。实际你觉得不准确,帝都有过,拆的胡同盖的低层,每户超面积的要加价一样疯抢。别说几个钱包,一两个钱包足够
--
FROM 183.241.207.*
你去看看实际的情况吧,太想当然了,太由己及人了,你在乎纸面财富,房子执念,爱占便宜,不太表所有人都看不清,不理性,宁愿借钱也要占占这个便宜,何况借钱也不是那么好借的,难不成去借网贷占这个便宜?太想当然了
实在不行,可以去医院看看,大把的人因为四五十万,甚至二三十万拿不出来选择保守治疗,那可是命,还不如纸面财富,房子执念,爱占便宜?其实这些你应该都知道,都是常识,只是没有意识。
【 在 zfwy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太小看各家的钱包了,国人对房子的执念,不说大多拿的出来,拿不出来也会想办法,况且又那么便宜。不要说农民的胡同都的是例外,只要有平价换房机会住哪儿的都不会放弃,换成新的市场溢价都值得拿下
:
--
FROM 183.24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