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最近单位一些老职工子女结婚,小夫妻双方家里几乎都4套房起步
本地中产老钱,家里面四五套房子情况常见,不光北京,其他城市更甚。对于这种家庭来说,以后要不了那么多房子的,保留2-3套足够了,剩下的:
1、卖掉。但肯定是卖差留好。
2、租出去。好的自己住舍不得租,仍然是差一些的租出去。
如果老人全部过世,只有夫妇和孩子,那保留2套就足够了,除非多一个子女多一套。持有逻辑还是留好卖差,除非家道中落才会卖好留差。
所以存量房的供给端还是低品质的过剩,高品质的相对稀缺(只是相对而言,也要看10-20年以后对高品质有没有新的定义)。
【 在 happy1985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根本没有买房的压力
: 大家都感叹以后房子太过剩了
:
--
修改:anisotropic FROM 1.204.117.*
FROM 1.204.117.*
你要考虑房子的性能寿命。房子是工业品,存在性能寿命问题。比如你的10年前的电脑,5年前的手机,没有坏,但是性能跟不上时代,你不愿意用了。
同样的道理,30-40年前的房子,没有塌,当年用料好的,现在住宿完全无问题。甚至再过50年,没人去拆也会一直好好的,能住人、不会塌。但是30-40年前的无电梯老破小,站在现在眼光看,太落伍了,特别是顶楼,导致没有人愿意去住;或者只有很穷的人才会去买去租。
【 在 huode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道理,一家三代买了房,以后永久不用买房。孙子用爷爷的房子。等孙子变成爷爷了,又把房子给孙子。所以,大建设周期只能维持20多年,已经过去了,房子修了100套,难道要炸掉?房子是固定资产,是山洞,即使老破小了,倒塌了,地还在,花2000一平方,整栋楼集资又变新房了。
--
FROM 1.20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