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国家的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那么普通人的目标就是通过个人努力过上美好生活。
学生阶段,通过考试将人分层分流,这应该是人生中最公平的阶段。
20多岁租房,群租、合租、租开间、整租一居两居...,租户类型不同,价格也不同,体验相差更大。体验过群租的混乱和基本没有公共空间,就会升级到合租;合租遇到不合的人或者异类,就想自己整租;住过了开间,遇到会客的需求就想升级到一室一厅...。等租了大房子,办理车位、孩子上学的时候,就会发现业主和租客是不同的政策、不同的排位。
除非一直想过单身的生活,只满足于自己的个人物质和精神世界,否则只要与人交流与社会互动,相互比较是很正常的现象。房子、车子、工作、配偶、孩子等等,每个阶段都会有每个阶段的比较对象。
人生很多时候都会做选择,到人生终点时总会幻想某次选择时如果选另一个方向会不会有更好的结果。但只要人是理性的,那么就应该相信每次选择时已经选出了当时认识下的最优选项。即使换个选项基本上也不会有更优解,因为与当时的认识和能力不匹配
【 在 twig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在装修,我就想,如果我20岁就住这个房子,人生一定是另一种画风
: 为了省点钱不买房忍着住老破小或者租房,等50岁了再改善,错过了人生多少美好的瞬间。从另一个角度看,岁数大了还要那么好的房子有什么用,有个50平的开间足够了
: 等闭眼的时候,账户上的钱只是个数字,生活的回忆才是一辈子的总结
--
FROM 114.2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