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周公子家的房产全在南昌,没有一套北上

周公子语录说过:学习好的才去一线北上广深成都苦兮兮,自己这种靠父母的留在本地
我家虽远比不上周公子,不过三四线城市也有四套房子加起来也快六百平了,小学初中同学大多是当地体制内大院子弟,真的就如周公子所说,大部分毕业就回当地体制内日子美滋滋,学习好的才去一线,就是像我这种傻子,来北京住公租房在永丰骑车差点被渣土车碾压、跑步被野狗追,沦为笑话。
--
FROM 103.148.72.*
怎么活都是一辈子
--
FROM 124.64.22.*
在npp眼里不是
别人住三四线,她祝别人世代三四线
别人租房,她祝别人世代租房
哪怕别人住回龙观,她祝别人世代回龙观
我还以为她要上天了
【 在 NIJIU4JIMMY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活都是一辈子
--
FROM 103.148.72.*
其实在哪座城市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这座城市的排位,排位越高享受的资源越优厚。
虽然各城市生活成本不同,但每座城市塔尖的品质还是都很棒的。
--
FROM 223.72.71.*
您说得很对
所以在一线性价比很低
同样一千万,在三四线城市,虽然算不上塔尖,但top5%没有问题
在北上,啥也不是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在哪座城市不重要。
: 重要的是在这座城市的排位,排位越高享受的资源越优厚。
: 虽然各城市生活成本不同,但每座城市塔尖的品质还是都很棒的。
--
FROM 103.148.72.*
正如你题目所说。
之所以来北京上海打拼更多的看重积累可以快一点,更高效的追求原始积累。
因为本身家庭可能没那么优渥,想要快速拉近与本地小城市积累更多家庭的距离唯有到挣钱更多效率更高的城市拼搏。虽然概率很低但博成功了,家庭在原城市排位是会跨越的。当然努力之外还要有运气加持。
在小城市塔尖群体完全没必要来大城市吃苦跨越阶ceng,本身人家活得就很舒适。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solovi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说得很对
: 所以在一线性价比很低
: 同样一千万,在三四线城市,虽然算不上塔尖,但top5%没有问题
: 在北上,啥也不是
--
FROM 223.72.71.*
地方体制内,光靠福利分房就得三套加起来4/500平,自己再买买,其实不算啥,主要是都不是啥值钱的资产,当然如果他还有其他资产那就另说
【 在 solovi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upload=1][/upload]
: 周公子语录说过:学习好的才去一线北上广深成都苦兮兮,自己这种靠父母的留在本地
: 我家虽远比不上周公子,不过三四线城市也有四套房子加起来也快六百平了,小学初中同学大多是当地体制内大院子弟,真的就如周公子所说,大部分毕业就回当地体制内日子美滋滋,学习好的才去一线,就是像我这种傻子,来北京住公租房在永丰骑车差点被渣土车碾压、跑步被野狗追,沦为笑话。
--
FROM 223.104.41.*
福利分房没三套,一般都是夫妻在体制内才分一套,孩子比如周公子都是九零后,哪来的福利分房了
主要是三四线城市购房价格低,相对容易,不少地区双体制内年薪三十万起,房价一万,一百平也就一百万,买房毫无压力
【 在 GTR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地方体制内,光靠福利分房就得三套加起来4/500平,自己再买买,其实不算啥,主要是都不是啥值钱的资产,当然如果他还有其他资产那就另说
--
FROM 103.148.72.*
几代人的积累,分几套房子还是有可能的。
三四线城市,公务员、国企的收入都算是高的,肯定比在北京买房容易多了。
这些人是稳固的中产,他们的子女,要么留在当地享受资源,要么得到托举在一线扎根。
【 在 solovi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福利分房没三套,一般都是夫妻在体制内才分一套,孩子比如周公子都是九零后,哪来的福利分房了
: 主要是三四线城市购房价格低,相对容易,不少地区双体制内年薪三十万起,房价一万,一百平也就一百万,买房毫无压力
:
--
FROM 116.130.209.*
你不懂,地方这种福利分房一般是体制内在某地圈一块地建集资房,低于市场价卖给员工,过几年又在某地圈一块地盖房,你不买房,跟着体制,最后都有好几套
【 在 solovi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福利分房没三套,一般都是夫妻在体制内才分一套,孩子比如周公子都是九零后,哪来的福利分房了
: 主要是三四线城市购房价格低,相对容易,不少地区双体制内年薪三十万起,房价一万,一百平也就一百万,买房毫无压力
: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