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办: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
如果按目前这个螺旋下降的节奏
老房子无法变现才是大麻烦
通过原拆原建能高价把房子卖出去,
只要脑子正常,基本都不会反对
【 在 foreverdh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安个电梯都那么多破事,更何况拆迁
: 我们小区老人是肯定不让拆的,我也能理解,都七老八十了,不知道能活几年,折腾啥呢,原拆原建,那人生最后几年还得在租的房子里
:
--
FROM 111.203.79.*
别想当然了,了解一下北京桦皮厂胡同8号楼,3个月完成原拆原建
【 在 haiwind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是市中心,拆建可能需要四五年,期间产生的租房等安置成本少说得有几十万,加上本身业主要补的钱,一百大多,估计很多人不干啊。之前魏公村小区那个原拆原建比较好,60平变90平,给了100到200万的安置费。这种条件大家都会同意。现在魏公村小区南区还是老楼,8万左右,拆建的叫魏公村佳苑,10w+。
--
FROM 111.203.79.*
月坛有大量3-4层的老破小,50年代的房子,翻建成10层的小高层,其实收益不小
大塔楼基本没戏了
【 在 kire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破小的6层其实都好说,毕竟密度低,盖高两层不影响市政规划
: 90年代末那些大塔楼是完全没戏的,向往高了盖,规划就过不了
--
FROM 111.203.79.*
比想象的更快,模块化房子
在工厂里通过标准化施工,然后运到现场,像搭积木一样把各个模块拼起来
【 在 liucamcom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盖楼很快,手续齐全,资金到位就很快。都是钢筋水泥浇筑,非常快。
:
--
FROM 111.203.79.*
这似乎是2024年5月30日关于西城区某调研员的表述
这次是中央的表态,可能范围和力度会更大
【 在 viking99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些楼体可能适用于该模式?王勇介绍,按照北京市相关文件规定,首先,是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评估为D级危楼、不具备加固改造的条件住宅;其次,需要全楼居民同意。
--
FROM 111.203.79.*
参照三里河一区28号楼
号称成本1.2万,国家给补贴50%
其实拆建的成本6000足够了
【 在 summerzj 的大作中提到: 】
: 补贴多少?
: 发自「今日水木 on HUAWEI-P50Pro」
--
FROM 111.203.79.*
红砖房的寿命是50-70年,三里河那一片有大量的50年代老楼
【 在 hanwuji123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面还有一句话“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也是就是原拆原建要在这个大前提下,三里河那个属于危房改造了吧
--
FROM 120.24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