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2024年北京收入中位数
知乎上看到的,有人见过官方的么?

--
FROM 114.254.0.*
这个数据可能统计的全口径用工成本。
【 在 alexplus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公司的很多非研发岗位的工资也就6-8k
--
FROM 221.216.116.*
工作几十年了不见得比新入行的对公司贡献大。新技术新模式迭代太厉害了。
【 在 disc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找工作的时候就要能拿到平均薪酬的中位数呢?
: 平均薪酬不是全部在岗人员的薪酬的平均吗?包括了马上就要退休的人员,人家工作了几十年了你刚工作为什么要跟他一样?
:
--
FROM 114.246.236.*
你那算的对么?买250万的房子要100万的首付,那是不容易。
【 在 qhbd8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给你算过了么 中位数那什么买200-300w的房?
: 你的前提是 家里有支援 找个本地人 找个家境好的对象 找个挣得多的对象 。要是这些也能算的话,那乞丐都能买房。只要有你上面说的这几点其中一个就行,收不收入的都无所谓。
:
--
FROM 114.246.236.*
你这是什么逻辑?技术落后了收入就涨的慢甚至不涨,有可能还被裁员呢。不同行业也不同,医生,技术工人这种凭经验的会越老越值钱,it相关的就越老越不值钱。
【 在 disc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是得接受入职到退休工资一直不变呗?
:
--
FROM 114.246.236.*
不行么?毕业一两年就得能买房?五年就等的太久?
【 在 qhbd8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觉得首付50w够不够, 首付给你算50w, 人均收入1w,不吃不喝不生病光屁股睡大街 也要5年攒够首付。
:
--
FROM 114.246.236.*
一个人?那买啥房?租不挺好的?0我儿子今年刚工作,也是租的房。虽然我们有能力支持,但刚工作,未来如何还不知,先租房,等稳定了,再考虑买难道不是理智的做法?
【 在 qhbd8 的大作中提到: 】
: 5年是不吃不喝光屁股睡大街赞下的钱。 实际操作中这可能么 租地下室也得800吧,天天吃烂菜也也得一天几块钱吧。上下班骑自行车也得先买个自行车吧。
:
--
FROM 114.246.236.*
刚才说的是某个行业,新入职的和快退休的比。
快退休的,指的不应该是有职务的吧?大头兵和大头兵比。
如果没有提职一类的,每年工资就只涨几十块吧?现在快退休的,都什么学历?新入职的都什么学历?高学历入职的和低学历快退休的工资差不多没啥问题吧。
【 在 disc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你自己说的新入职的就要和社平工资相当才不是被平均吗?那你又要把行业单独拿出来说,社平工资包括了所有的行业,大部分行业都是工作经验的年限越长越值钱的,社平工资如果按年龄段划分肯定也是越老的越高,你非得拿个别行业甚至个例来说事,凭什么刚工作的就要达到社平工资呢?
:
--
FROM 114.246.236.*
这比较符合前边写的统计数据是全口径用工成本的推断。
而且,有些统计,是基于比较小的样本量统计的。不知这个是如何统计的。
【 在 YYW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想搜下北京个税缴纳人口数据,百度ai给了这个结果,没找到数据源,至少年入10w以上者占比约30%,与中位数过万,是矛盾的吧?
: 截至2024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83.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1071.9万人(女性略多于男性)。根据现有数据推测:
: 缴税群体规模
: ...................
--
FROM 114.246.236.*
你说的是实质,但现实并不是这样,有些公司就是按照学历定薪资的,身边也有活生生的例子,业务骨干但就是因为学历问题,提不了级。你说的职称,正是好多有经验的老员工的弱项,会干不会考。
【 在 disc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所有的专业技术岗位都要划分初级中级高级干啥?管理岗位也分级别。这些都是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的体现。
: 按你说的意思就别分了呗,都按刚入职时的学历分配就好了。
: 社会在发展,教育条件和情况也在改变,现在的博士毕业人数应该大于3、50年前中专毕业生了,况且现在即就是博士毕业的人的能力就一定强于3、50年前的中专生吗?他们经过了几十年的工作积累,也在不断的学习当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况且那时候的中专比普通高中还要难考,从学习能力上来讲他们的能力比去普高的人还要高。
: ...................
--
FROM 114.246.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