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周末贡献了一套
周末终于卖出挂了两个月的老破小(卖房真是不容易),比最高跌了1/3,好在没亏本。在片区是最低价了,比上半年成交又低了10%,没想到近两个月跌跌不休。考虑一是自住不够用,继续持有担心以后更不好流通;二是为置换改善提供资金,也算完成了历史使命。老破小的户型楼层都挺好,特别是在单位旁,当初买的时候充满了憧憬,精心设计装修,实际也没住多久,感觉住房真的要以十年为周期来规划。现在,就等着新房上市了。。。
--
FROM 223.70.245.*
算了下总账,月租覆盖月贷,只有首付百来万是自己的,十年浮盈并不多,但比最高点跌了一百多。因此如果置换了,万一新房再跌个百来万,10%左右似乎也能承受,就当啥也没干。但房市真要这么跌下去,经济得成啥样,今后十年如何实现十五五规划提出的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所以选择现在卖,确实想抓紧置换了,也感觉真的到底了。
--
FROM 223.70.245.*
还是没有敏感性,2022年年中,有机会在一次内部会议中听到了分管住建的最高七子之一讲话,表示香港模式是最不值得学的,当时全国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近40平米了,炒房子注定没出路,强调一市一策控房价。现在想想,如果是那时卖到最高点,立马再置换,仍买不起大房子。更不可能把几百个的现金留到现在,其实也没啥后悔的。
--
FROM 223.70.245.*
准备换新房了。所以不太看二手房了。新房就怕破发,但总体上开发商应该还是要控价的吧
【 在 cbmc 的大作中提到: 】
: 目前置换一定盯紧了 不然可能发生卖低买高
--
FROM 223.70.245.*
没太懂。新房不也是自己住么,满五以后才能交易,那时二手谁能预判啥价格啊,不比现在低就行。即使低了些,毕竟也自己住了呀。另外,关注新房的原因,确实是因为环境、得房率、户型设计各方面都吊打目前次新。
【 在 lovingsnowy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件很可怕的事情,就是你买的新房,从开发商给你签合同打完款那一刻,新房就变成二手房了。
:
--
FROM 223.70.245.*
新房基本是第四代的住宅,期房至少要过两年,谁知道以后两年走势和分化?但新房体验确实比次新和老房子好太多。比如昌平南天通苑两三万,东边一路之隔的歇甲新房五六万,南边一河之隔的朝阳新北苑六七万,东边的奶西七万,怎么选?
--
修改:N313 FROM 223.70.245.*
FROM 223.70.245.*
谢谢!大概控制在离单位15公里范围内,开车三四十分钟可达,兼有地铁。比如昌平国贤府,确实是好房子,但是太远就不考虑了。
【 在 cbmc 的大作中提到: 】
: 新房也是位置第一 不要选偏远
--
FROM 223.70.245.*
为了娃上学,已经租房十年了。早知道租这么久,就重新装一遍了。租房和自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不必将就住的环境和家电家具新旧。所以考虑孩子过两年上大学,也没有就近和学区需求了,从老破小置换到远大新。
【 在 lovingsnowy 的大作中提到: 】
: 交房以后直接租一个住不一样吗,还便宜。
:
--
FROM 223.7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