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蚊 双翅目摇蚊科Chironomidae。世界性分布,遍及各大区。世界已知5000余种。为一类十分常见,耐受性极强的水生昆虫, 在各类水体中均有广泛分布, 其数量占底栖无脊椎动物总数的一半以上, 生物量占到水生底栖动物的70%~80% [1]。数量众多,在淡水水域生态平衡和养鱼事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昆虫。微小至中型。体形大体与蚊虫(蚊科)相似,多纤长脆弱,但大形的种类与蚊虫相似,则较为粗壮。体色多样,白色、黄色、淡绿色、黑色不等,可有鲜明的色斑。体不具鳞片。头部相对较小,复眼发达,小眼面之间可生有小毛。无单眼。触角柄节退化几不可见;梗节发达,球状;鞭节丝状。口器退化。
摇蚊是雌雄异体。在温暖的季节,水里食物丰富,雌摇蚊产的卵不需要受精,每次产卵几枚至几十枚,在母体的孵化囊里直接发育成小摇蚊,这些小“摇蚊”通常都是雌的。
1. ?摇蚊的生态作用?
?净化水质?:摇蚊幼虫主要栖息在淡水水域中,以水中浮游生物为食,能够帮助净化水质,对水体生态平衡有积极作用。
?食物链的重要环节?:摇蚊幼虫和蛹是多种鱼类(如鲶鱼、幼鲈、鲤鱼等)的重要食物来源,在淡水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 ?对人类的影响?
?不传播疾病?:摇蚊口器退化,不吸血,也不会传播疾病,因此不属于卫生害虫。
?可能造成骚扰?:虽然摇蚊对人类健康无害,但数量过多时,其成群的飞舞行为可能会引起不适或恐惧,尤其是在夜晚趋光性较强时。
3. ?繁殖能力与防治?
?繁殖能力强?:摇蚊繁殖周期短(5-10天),数量庞大,可能在某些地区造成困扰。
?防治措施?:通过水环境治理、生物防治(如引入捕食性鱼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摇蚊数量。
【 在 babu2015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23.1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