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说一句,
因为不放心,怕说错,所以回去看了看你的回复,
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我上边的回复是没错的,特别是关于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部分,你太混乱了,为了理清这些概念,建立沟通的基石,掰扯的工作量太大了,你应该没有耐心,我也没兴趣。
我们缺乏沟通的基本平台,就是基本的概念认知。DS了一点逻辑学的基础,供参考,你也可以自己DS一下:
-------------
逻辑学的要素可分为核心思维要素和基本规律两部分,
一、核心思维要素
概念(词汇)
定义:反映事物本质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逻辑推理的起点。例如“动物”通过内涵(有生命的有机体)和外延(狗、猫等)定义。
分类:分为单独概念(如“上海”)和普遍概念(如“城市”),集合概念(如“森林”)与非集合概念(如“树”)。
作用:通过概念将同类对象联系起来、异类对象区分开,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础。
判断(命题)
定义: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陈述,具有明确的真值(真或假)。例如“所有金属都能导电”是肯定判断,“明天不下雨”是否定判断。
形式:由概念构成,其逻辑形式如“所有S都是P”或“如果p,那么q”。
分类:按质分为肯定与否定判断,按量分为全称、特称和单称判断。
推理
定义:从已知判断推导新结论的思维过程,是逻辑学的核心内容。
类型:
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如三段论“所有人会死→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会死”。
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如“观察到100次太阳东升→太阳总东升”。
类比推理:基于相似性的推理,如“地球与火星都有大气层→推测火星可能有生命”(需注意不当类比风险)。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那么复杂,我们在聊大气,不是普遍道德水准,大气可以理解为在小事情上有较高利他性。这是聊天的认知基石,必须统一,否则没办法聊。”
--
FROM 183.24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