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深圳广州的CBD闹“电瓶车拥堵”,却没有听到北京上海有这类问题?
深圳和广州的CBD出现“电瓶车拥堵”现象,而北京和上海没有类似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城市交通规划与基础设施差异
深圳和广州:深圳和广州的交通规划中,非机动车道的设置和管理相对薄弱。例如,广州全市主次干道非机动车道设置率仅为32%,中心城区主次干路的非机动车道中84%的宽度不足2.5米。这种狭窄且不连续的非机动车道,使得电瓶车在高峰时段容易拥堵。
北京和上海:北京的主次干道非机动车道设置率高达95%,上海为90%,且这些非机动车道的宽度和连续性较好。这使得电瓶车在这些城市有更顺畅的通行环境,减少了拥堵的可能性。
2. 电瓶车保有量与使用频率
深圳和广州:广州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接近500万辆,深圳的电瓶车数量也相当庞大。这些城市的电瓶车使用频率高,尤其是在外卖和快递行业,进一步加剧了交通压力。
北京和上海:虽然上海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也很大(约1200万辆),但由于其交通规划和管理措施相对完善,电瓶车的通行秩序较好。北京则通过严格的限行措施,限制了电瓶车在核心区域的通行。
3. 交通管理政策与执法力度
深圳和广州:深圳和广州在电瓶车管理上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导致电瓶车的无序增长和违规行为增多。例如,广州曾因处罚力度不足,导致电瓶车违规行驶问题频发。
北京和上海:北京和上海对电瓶车的管理更为严格。北京通过划定限行区域,限制电瓶车在核心区域的通行;上海则通过核发外卖骑手专用车牌、使用电子芯片RFID射频技术精准识别违法行为,并推行“首违警告、二次起累进式”处罚。
4. 城市功能布局与出行需求
深圳和广州:深圳和广州的CBD区域功能较为集中,大量的上班族和商业活动集中在这些区域,电瓶车成为短距离通勤的重要工具。例如,深圳的南山科技园和广州的天河CBD,电瓶车的使用需求很高。
北京和上海:北京和上海的城市功能布局相对分散,公共交通网络发达,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覆盖范围广,能够满足大部分市民的通勤需求,减少了对电瓶车的依赖。
5. 市民出行习惯与交通意识
深圳和广州:部分市民对电瓶车的依赖度较高,且交通意识相对薄弱,存在逆行、闯红灯等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拥堵。
北京和上海:市民的交通意识相对较强,对交通规则的遵守度较高,违规行为较少。
综上所述,深圳和广州的CBD出现“电瓶车拥堵”现象,主要是由于交通规划不足、电瓶车保有量大、管理政策宽松、城市功能布局集中以及市民出行习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北京和上海通过更完善的交通规划、严格的管理政策和较高的市民交通意识,有效避免了类似问题。
【 在 hawk1985718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单位明年搬去国贸
: 我还计划每天骑电驴上班呢
: 看高德地图5公里,时间还可以
--
FROM 113.1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