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万安公墓祭扫记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这个人是注重礼制的人,每年的清明祭扫是不可缺少的功课,但是这个例行祭扫的背后隐藏着多少无奈和讽刺,趁着夜未央,不妨写下。
一般清明祭扫,都多以父系祖先为正朔。但是偏偏我无法很顺利和感性的祭扫。这要从我的祖父说起,我的祖父祖籍在穆克顿(就是沈阳),我的祖母祖籍在直隶遵化(就是清东陵)。我的曾祖父从穆克顿迁至了遵化,酱紫我的祖父和祖母经人介绍,成了亲,可谓相敬如宾,十分恩爱。后来我的祖父考入了北京大学法律系(或者是法学院),大学期间与自己的同学又建立了恋爱关系,就抛弃了我的祖母,和他的同学一起返回祖籍居住。对于此事,我的曾祖父母是十分不同意的,我的祖母是个很善良的人,一直赡养我的曾祖父母(他们仍在遵化居住)到两位老人奉安。对于这段历史,我是在我15岁的时候才知道的,但是我至今不知道我的曾祖父母,以及我祖父的姓名。
由于祖母带着我父亲和姑母,又没有什么收入,只好把我父亲过继给他的舅舅(我的姑母比我父亲大了近10岁,祖父母离婚的时候我父亲3岁,姑母13岁),然后改嫁了。因为我祖母全家出了很多军人,所以就嫁给了一个军人,就是我的后祖父。
那么从祭祀的角度看,我可以有3个选择——亲祖父、我父亲的舅舅、后祖父。从礼制上来看,尊我父亲的舅舅为正朔是最符合的,我姑且称他为我的舅祖父。舅祖父去世的时候,大概是1975年前后,组织上问还有什么要求,舅祖父说跟着毛主席很多年,觉得自己的资历可以将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希望组织考虑。后来经过核查,确实符合资格,骨灰就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了。后祖父去世的时候,大概是1991年,他原来是中央警卫连给毛主席站过岗的,后来转业了,但是因为资历够格,骨灰同样被存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八宝山革命公墓是个好地方,但是的确不适合祭扫,只适合瞻仰。到了那里我感觉政治气氛太浓厚,没有一点祭扫的气氛,所以很少在清明去。那么还有一个亲祖父,但是因为我父亲十分痛恨祖父抛弃祖母和一儿一女,所以连姓都改了,也从来没有在我面前谈起祖父,以至于我至今根本不知道我的祖父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只是知道祖父死的时候想见我父亲和姑母,但是没有等到就咽气了,祖父和他的同学的婚姻似乎是收到诅咒的,祖父和他的同学生了一儿一女,祖父和他的同学死的都很早,这一儿一女(应该是我的父辈)也都在上个世纪纷纷去世。所以我根本不知道我的祖父到底叫什么,埋葬在那里。我不像我的父亲那样憎恨他,我反而很想知道点什么,但是估计祖父的情况会被我的父亲带到坟墓中也不会告诉我的。所以从父系祭祀的角度,我除了每年去东陵、西陵祭祀远祖之外,我无法祭祀我的祖父、曾祖父等直系祖先。这个是让我感到十分郁闷的一件事情。我每次去东陵、西陵的时候总是在思索这些事情。
那么我的清明祭扫就只有祭扫母系这边的亲人了。我的外祖父母生有三男二女(不算幼时夭折的)。分别是长女、长子、二子、三子、二女。那么转换到我的身上分别是大姨、大舅、二舅、三舅、妈妈。就是说我是外祖父母之二女的儿子。这么说是为了能够很好的描述万安公墓和我母系的关系,外祖父母、大姨父(大姨尚存)、大舅妈(大舅尚存)、三舅妈(三舅尚存)都埋葬在万安公墓,至于二舅家和我家都是夫妻尚存,没有人埋葬在那里。这里面,我大舅妈和三舅妈还是表姐妹。我外祖母死的时候已经90了,是因为三舅家和大姨家发生矛盾,老人生气不过,一口气没有上来就去世了,要不能活到100吧(反正大家都这么说)。
我不知道现在我们这些70年代出生的人还有没有家春秋里面那种大家族的感觉,对于从小生存在北京四合院中的我,感受是颇深的。从小的时候就感到森严的等级感,以至于我至今觉得外祖父母应该也是满人,或者是汉军旗的,因为规矩太大了。但是不管多么森严的等级感,也被开放的世界冲淡了。外祖母、大姨父、大舅妈、三舅妈,他们纷争了很多次,最后都埋葬在了一起。莫大的讽刺!同时我三舅妈的墓碑居然就挨着我外祖父母的墓碑!这个也成为家族内部认为三舅十分过分的一个缘由--因为我外祖母最讨厌三舅妈了,同时三舅妈的墓碑和长辈的并列也被视为僭越。
我去万安的时候,感觉十分拥挤,并非人多,而是心中感觉。活的、死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有谈笑风生的,有悲悲戚戚的。我看到了启功的墓碑,是个砚台样式的,启功至死也不承认自己应该叫爱新觉罗.启功(启功自传有详细说明),我感到莫大讽刺。启功自称姓启,不姓爱新觉罗,这个是由于历史造成的,作个设想,如果清室犹存,虽然启功是强干弱枝,至少也是四品闲散宗室,呵呵。当然历史不允许假设。但是换而言之,启功的祖先怎么能够知道后世变换,以至于子孙易姓。自秦始皇开始,那么皇帝不想千世万世世袭罔替,可是那个王朝不是乱世而终,真是讽刺。我看到了很多过去的旧墓位(诸如民国的坟墓),那个时候还有妻妾之分,有的墓地先先后后埋了一大家子人,真是热闹,但是因为时间久远,已经没有后人来祭扫了,显得那么凄凉。
其实我不明白埋葬的主要意义是为了埋葬先人,还是给后人一个纪念的机会。
我不明白很多华丽的墓碑是为了荣耀先人,还是为了给后人一个欣慰的感觉。
我不明白每年的祭扫是为了告慰先人,还是更多的反思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总之,我不明白的事情很多。中国古代有三不孝:无后、生不养、死不葬(这也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由来-孟子·离娄上),葬制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个十分重要的东西。真是有意思亚。
例行的为外祖父母清洗了墓碑,献上了鲜花,例行的看望了大姨父、大舅妈、三舅妈,例行的讨论了一下万安和我家的关系。然后开车走了。
有个外国朋友听到我家很多人埋在万安的时候,问过我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那就是我死后会不会也埋在万安,我问他你知道孔子吗?他说知道,我说我拿孔子说过的一句话来回答吧:
未知生,焉知死
--
FROM 61.51.243.*
服了
没有看懂
呵呵
【 在 viva2000 (主席~心无去来 凤凰涅槃) 的大作中提到: 】
: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这个人是注重礼制的人,每年的清明祭扫是不可缺少的功课,但是这个例行祭扫的背后隐藏着多少无奈和讽刺,趁着夜未央,不妨写下。
: 一般清明祭扫,都多以父系祖先为正朔。但是偏偏我无法很顺利和感性的祭扫。这要从我的祖父说起,我的祖父祖籍在穆克顿(就是沈阳),我的祖母祖籍在直隶遵化(就是清东陵)。我的曾祖父从穆克顿迁至了遵化,酱紫我的祖父和祖母经人介绍,成了亲,可谓相敬如宾,十分恩爱
: 由于祖母带着我父亲和姑母,又没有什么收入,只好把我父亲过继给他的舅舅(我的姑母比我父亲大了近10岁,祖父母离婚的时候我父亲3岁,姑母13岁),然后改嫁了。因为我祖母全家出了很多军人,所以就嫁给了一个军人,就是我的后祖父。
: ...................
--
FROM 61.135.159.*
周末回家,我妈还让我去给坟头
烧点纸,锄锄草,添把土
可惜时间太紧了,周末一定补回来
家族关系真复杂
原来是这样
我家也是一个大家族,一直也想记下点什么
因为太多的亲戚都不走动了
比如我曾祖母的姐妹
而实际上离的距离并不远
都在北京,偶尔几支在秦皇岛长沙
说句题外话
万安公墓的坑位贼贵
四季青乡就在旁边自己盖了一个陵园
听说让万安公墓给告了
现在又给并到万安公墓里了
我爸妈原来就在公墓边上种地
果树菜地什么的
【 在 viva2000 (主席~心无去来 凤凰涅槃) 的大作中提到: 】
: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这个人是注重礼制的人,每年的清明祭扫是不可缺少的功课,但是这个例行祭扫的背后隐藏着多少无奈和讽刺,趁着夜未央,不妨写下。
: 一般清明祭扫,都多以父系祖先为正朔。但是偏偏我无法很顺利和感性的祭扫。这要从我的祖父说起,我的祖父祖籍在穆克顿(就是沈阳),我的祖母祖籍在直隶遵化(就是清东陵)。我的曾祖父从穆克顿迁至了遵化,酱紫我的祖父和祖母经人介绍,成了亲,可谓相敬如宾,十分恩爱
: 由于祖母带着我父亲和姑母,又没有什么收入,只好把我父亲过继给他的舅舅(我的姑母比我父亲大了近10岁,祖父母离婚的时候我父亲3岁,姑母13岁),然后改嫁了。因为我祖母全家出了很多军人,所以就嫁给了一个军人,就是我的后祖父。
: ...................
--
FROM 211.151.90.*
我回不去啊
【 在 RealShrek (慢长的冬天) 的大作中提到: 】
: 周末回家,我妈还让我去给坟头
: 烧点纸,锄锄草,添把土
: 可惜时间太紧了,周末一定补回来
: ...................
--
FROM 211.151.90.*
我家也很大
不过到父辈已经分居了
很少体会这样的森严
【 在 viva2000 (主席~心无去来 凤凰涅槃) 的大作中提到: 】
: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这个人是注重礼制的人,每年的清明祭扫是不可缺少的功课,但是这个例行祭扫的背后隐藏着多少无奈和讽刺,趁着夜未央,不妨写下。
: 一般清明祭扫,都多以父系祖先为正朔。但是偏偏我无法很顺利和感性的祭扫。这要从我的祖父说起,我的祖父祖籍在穆克顿(就是沈阳),我的祖母祖籍在直隶遵化(就是清东陵)。我的曾祖父从穆克顿迁至了遵化,酱紫我的祖父和祖母经人介绍,成了亲,可谓相敬如宾,十分恩爱
: 由于祖母带着我父亲和姑母,又没有什么收入,只好把我父亲过继给他的舅舅(我的姑母比我父亲大了近10岁,祖父母离婚的时候我父亲3岁,姑母13岁),然后改嫁了。因为我祖母全家出了很多军人,所以就嫁给了一个军人,就是我的后祖父。
: ...................
--
FROM 211.151.90.*
【 在 siceng (似曾@乖乖学,业缘,开题;跑步!爬山!游泳!)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席写得很不错,赞扬,关键是一个诚字
~中午看到原文的时候我也这么想的啊
: 理解面对等级森严、暗藏矛盾的大家庭时沉重的心情
: 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有父亲母亲 有这样那样的瓜葛 上午还在听宿舍的小mm说她小时候祖辈和父辈的事情呢 这也和国家和时代的经济、文化水平啥的有关系吧
: ...................
--
FROM 211.151.9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