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从小被关在家里长大的孩子,基本没去过幼儿园,只有一堆书籍陪着我,不是古文就是历史。记得我读的第一本历史书就是翦伯赞的中国通史简编,古文嘛,第一本应该是唐诗,小孩子能看懂什么呢,估计也就是唐诗了。在已经度过的35年岁月中,少时的记忆慢慢地支离破碎,但是有的时候看书或电视剧还能朝花夕拾,所以我想把自己的文史知识整理出来,想写出来,主要的目的是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梳理,有喜欢的老师,可以一起编辑: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其实类似的书已经很多很多,没有什么太多的新鲜。但是我想突出两点。
一是古文的历史背景。如果不了解当时历史的背景和诗人的个人特点,恐怕读到纳兰的“东风回首尽成非”和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都有婉约的感觉,但是很难深层次的理解此东风非彼东风。恐怕也不能理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和“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到底说的是什么。《尚书.尧典》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某种意义上,诗词(古文)也是一种个人意愿的表述,而这种意愿是离不开社会大背景的。所以加入古文的历史背景是非常必要的。
二是对作者和体裁加以详细的描述。浪淘沙,破阵子,这些词牌名,大家屡见不鲜,但是平仄格式却早已忘记。《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句“能不忆江南?”,所以又叫《忆江南》。当然很多文学常识太多太多,不可能尽数,但是选出的古文,相关的作者、体裁都会详尽的描述。能够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当然了,在选编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参与者肯定是可以挑选作品的,可以把自己希望体现的文学作品和情感表现,所以说,古文,你选或不选,他都在那里。
《中国古代史简编》:其实类似或戏说的书也太多太多了。但是我想突出两点:
一是历史的犬牙交错,举个例子,大家都说三国两晋南北朝,往往认为他们是顺承关系,其实北魏的起源,前身是代国,东汉末年就出现的鲜卑族政权,然后经过西晋、东晋,最后统一北方,而南方刘裕代晋,才形成了南北朝的局面。所以其实历史是交错的。再看契丹建立了契丹国(辽朝),我们感觉就是916年出来的,但是其实唐朝的时候就有契丹十部。所以历史是犬牙交错的,而不是一个完了接着一个,但是现在的很多书籍并没有很好的体现这一点。
二是历史的延伸。还是辽朝。其实天祚帝被俘之前 ,有北辽,被俘之后有西辽的存在,而后来到了1212年,还有东辽的存在。这些历史的盘根细节,很多书描述的却不多。
历史是个大部头,所以在写的时候,会注重帝系的延续,政权的更替,至于文化发展、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发展之类的,会配点插图,一笔带过罢了。
上面这两本书,可以把零碎的历史点滴、荒疏的古文诗词,慢慢的串起来,同时也可以作为普及类的读本,不知道有没有老师对此感兴趣,呵呵,可以联系我。
--
FROM 221.12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