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出版社兼职】有稿费有署名!
刚才看到个文章,小A在4年前发现,很多人买了比特币,没当回事,把私钥发到论坛上,这相当于把钱扔到了大街上啊。
于是小A设计了个爬虫,爬取比特币相关的数据,然后挨个测试,一下子找到N多比特币,干完这件事,他就辞职了。
反观我的合伙人,同样精通爬虫,精通网络安全,居然用来出书和培训,苦哈哈赚钱。啥叫“高射炮打蚊子?”合伙人就是。人家吃满汉全席,我们吃黄瓜咸菜
--
FROM 114.249.227.*
昨天,一位老板找我出书,书的主题比较小众,投放到市场销量不会很好。我就告诉他,必须买2000本才能出版。最后算下来要花七八万块。
老板觉得不划算,我买个书号只要5万块就行了,便宜了好几万。真的是这样么?这里和大家说3个区别
第一个区别:我这里都是发行能力强悍的出版社,出版以后能上架到当当 京东 淘宝,扩充企业影响力。单纯卖书号的出版社是没有这个实力的。
第二个区别:买书号的话,只能得到一两百本书,绝大多数费用都花在书号上。而在我这里能得到2000本,这些书可以送朋友,做企业宣传,有很多用法。
第三个区别:在我这里有整体的策划支持、包装支持、宣传支持、发行支持,对企业品牌有加分作用。而买书号就没有这些了。
所以表面上省了小钱,实际上吃大亏啊。
--
FROM 114.249.227.*
昨天,一位老板找我出书,书的主题比较小众,投放到市场销量不会很好。我就告诉他,必须买2000本才能出版。最后算下来要花七八万块。
老板觉得不划算,我买个书号只要5万块就行了,便宜了好几万。真的是这样么?这里和大家说3个区别
第一个区别:我这里都是发行能力强悍的出版社,出版以后能上架到当当 京东 淘宝,扩充企业影响力。单纯卖书号的出版社是没有这个实力的。
第二个区别:买书号的话,只能得到一两百本书,绝大多数费用都花在书号上。而在我这里能得到2000本,这些书可以送朋友,做企业宣传,有很多用法。
第三个区别:在我这里有整体的策划支持、包装支持、宣传支持、发行支持,对企业品牌有加分作用。而买书号就没有这些了。
所以表面上省了小钱,实际上吃大亏啊。
--
FROM 114.249.227.*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大脑,走不出自己的观念,到哪里都是囚徒。人们有极强的天分,说服自己接受自己想看到的结论,同时否定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真相。——天道
世界上最大的骗子是眼睛,我们总是相信眼见为实,看到的即为真相。然而呈现在眼前的,有多少是粉饰了n次的“事实”,加工了n次的“真相”.。
--
FROM 114.249.227.*
刚才看到一个超牛的挖人套路:哥斯拉公司派几个帅哥,到金刚微商团队卧底,把那些代理小姑娘撩拨不要不要的, 顺势就把人挖走了[允悲] 你见过什么奇葩招人故事?
--
FROM 221.221.151.*
我有个发现,那些做生意的人,在大学都喜欢瞎倒腾。比如1月思维升级训练营的任康磊,还有我前几天见到的好多人,他们随时在尝试。
尝试过程中肯定会栽跟头,被人笑话,甚至赔钱,但是没关系,这是熟悉市场的过程,终于知道了真实世界是什么样的。
昨天一个粉丝加我,他微信名很有意思“高考逆袭教练”,听着这么牛掰,本来我以为他是个老师,至少有个十年经验,细聊才发现,他只是某985大学大三的学生。
人家从大二开始创业,已经年入百万了。他就切准了高中生考试群体,有极大需求。围绕这一点,做深做透,比那些上了10年班的白领赚的多多了。
复盘我自己,同样做家教,大学时只知道一个小时赚35块,如果知道建立IP,或者包装一下,也是可以卖出高价的,可惜当时不懂。
“同样的东西,在不同人那里价格是不一样的”,这句话很重要,不折腾、不见识,你会把珠宝卖出白菜价。。。
--
FROM 221.221.151.*
#出版那些事儿# 工具书不要引经论典
昨天一个作者投稿,他准备写投资理财。其中一节讲“对储蓄的误解”,我的第一反应,应该写储蓄的方式、怎么算过度消费等内容。
结果,他老人家从《后汉书》写起:左者急耕稼之业,致耒耜之勤,节用储蓄,以备凶灾。讲“储蓄”这两个字是怎么来的,用了1000字。
接下来又讲了中国储蓄率很高,和别的国家有什么不同,洋洋洒洒接近800字。
看得我崩溃了。这是典型的自娱自乐,炫耀知识。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1.买这本书的人需要什么?他关心的是如何财富增值,而不是看那些晦涩的历史知识。
2.要和身边的事结合,不要写太宏大的事,那些没什么意义,大家也不感兴趣。
3.理念、概念性的东西一笔带过,关键是如何做,给出方法、给出实例,最好拿来就用。
--
FROM 221.221.151.*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成功?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这里面有个顺序,拿赚钱举例:
小A.有人渴望赚钱“后”的快感:全球旅行、买包包、买豪车。他的句式是:有钱以后我会...
小B.有人渴望赚钱“前”的快感:获取了多少用户、成为细分行业第一。他的句式是:因为....所以我赚到了钱。
大家发现区别了么?大部人是想享受成功后的喜悦,总在追求最后的结果。而真正的成功人士,更在乎成功的过程,其实他是没有终点的,前一个成功,只是在为后面更大的成功做铺垫。
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事,最好用小B的思维方法,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把手头的事情做到最好,这样成功就会随之而来。
李笑来面试员工的时候,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你在哪方面做到第一,或者做到最好?哪怕是局部、小范围的也行”
这就是牛人的标志,因为“第一”会上瘾的,一旦你体会过第一的感觉,会欲罢不能。愿意为下次“第一”付出更多的努力。
而现实中,大部分人没有做“第一”的体验,也就缺少了勇往直前的霸气,慢慢的安于现状。
过程是一种体验,好的结果需要好的过程来做内在支撑,否则就是空口白话,久了也会麻木;结果是一面旗帜,好的结果可以对自己进行认同和鼓励,坏的结果可以使醒悟并及时反思改正。由过程形成结果,结果影响下一次过程的开始。
--
FROM 221.221.151.*
昨天,一位老板找我出书,书的主题比较小众,投放到市场销量不会很好。我就告诉他,必须买2000本才能出版。最后算下来要花七八万块。
老板觉得不划算,我买个书号只要5万块就行了,便宜了好几万。真的是这样么?这里和大家说3个区别
第一个区别:我这里都是发行能力强悍的出版社,出版以后能上架到当当 京东 淘宝,扩充企业影响力。单纯卖书号的出版社是没有这个实力的。
第二个区别:买书号的话,只能得到一两百本书,绝大多数费用都花在书号上。而在我这里能得到2000本,这些书可以送朋友,做企业宣传,有很多用法。
第三个区别:在我这里有整体的策划支持、包装支持、宣传支持、发行支持,对企业品牌有加分作用。而买书号就没有这些了。
所以表面上省了小钱,实际上吃大亏啊。
--
FROM 221.221.151.*
哪些行为容易得罪别人,自己却不容易察觉?
1.不拘小节。这不是优点吗?也不见得。如果太不把自己当外人,也会给别人造成困扰。
2.暴力。并不是“打人”才算暴力,如果爱是用一种剥夺权利的方式来表达,那就是“暴力”。比如限制另一半与异性的交往、限制财产的支配等等,都在暴力的范畴。
3.交浅言深。“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对待朋友要忠言相告,引导他向善。如果不听从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4.错把人身攻击当调侃,错把嘴贱当幽默。我自嘲归自嘲,你跟着附和就过分了啊(他们为什么意识不到这一点,反而觉得自己很幽默呢?)
5.脾气太急,说话太多。逆商低的朋友基本意识不到自己随时随地在发脾气,而且一发脾气就到处乱喷。
6.自来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全距离,你不能觉得只要你表现的很熟识,你俩就真的熟识了。
7.“固有观念”。固有观念的杀伤力太大了,你会不自觉地否定别人的穿衣风格、别人的爱好、别人喜欢的明星/动漫。尊重下每个人的差异性,求求啦。
8.自己能做到的事,默认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件事多发于“完美主义”的人身上,对周围人要求太高了,还口口声声“我要求别人的我自己都做到了”。
9.强行安利自己的好恶。只要他喜欢就一定要分享给身边的人,问题是还要分享好多个、好多次,直到你说出那句“woc,这也太nb了吧”。
10.感情捆绑。很多小朋友觉得,我对你好你就应该对我好,或者你对我好我也得必须对你好,大错特错!你这样以后没人敢对你好了。
11.共情能力差。这本不算缺点,但如果到了完全没办法体会别人情绪的地步,就很让头大了。有时候抓住痛点一句安慰就好,你非要帮我分析???
12.太把自己当回事,然后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自私自利、抢话劫舌、自我为中心、不懂装懂、爱说教、轻易否定别人...
欢迎补充啊。
--
FROM 114.24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