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要把我气炸啊:你看不起的,正是读者需要的。
一位Up主要写学习方法的书,他是中科院硕士,高中从学渣开始,自己摸索数学学习方法,终于自成体系,现在能在中国数学大会上作报告的高手。
这么一位牛人,肯定能写出一本畅销书啊。结果可好:
看不上记忆曲线、看不上费曼学习法:这些太小儿科了,没啥技术含量,他要做更高级的,结果书中出现“意群”、“心图”、“韦达定理”,看得我脑瓜子嗡嗡的。
我给他打电话,反复强调:
1.他现在的层次太高,我们的书面向小学、中学的普通学生:有一半学生上不了高中,985的的录取率是高中生的3%左右。要尽量多的覆盖读者。
2.他以为的"众所周知",其实大部分人不知道,记忆曲线值得反复讲,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要不断强调,这才是全书的重点。
3.“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是两个不同的门类,不要混为一谈。尤其不要尝试在一本书中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最后画虎不成反类狗,两边都不喜欢。
4.学习方法都是老生常谈,关键是如何让学生信服,乖乖的执行。这里最重要的是讲故事的能力,前面费劲嘴皮子讲1000字,最后执行只要100字就够了。
5.竞品《考试脑科学》出版4个月,卖了20多万册,绝对值得学习。他老人家担心思路被干扰,坚决不看,拼命撞南墙。气得我想把他脑子扒开,看看里面到底怎么想的[怒]
他又回去写正文了,希望这次能管用
--
FROM 114.249.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