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转载]【养老·爱心公益·】健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介绍
摘自百度百科
文圣常,男,1921年11月1日生于河南光山,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浪学科的开拓者。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曾任山东海洋学院院长、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世界大洋环流实验(WOCE)中国委员会副主席。
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 [1] 194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47年毕业于美国航空机械学校。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文圣常长期从事海浪理论和应用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得到属当时国际前列的“普遍风浪谱”,中期主持研究海浪计算方法,该方法于20世纪70年代被订入国家规范。 [2]
中文名 文圣常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 出生地 河南光山 出生日期 1921年11月1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美国航空机械学校 主要成就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1年,文圣常出生于清寒的小职员家庭。自幼受父母启蒙教育,孔孟的处世之道对他有较大影响。曾先后在河南潢川初级中学、湖北宜昌中学高中部和湖北联合中学恩施高中分校学习。 [1]
1940年,文圣常进乐山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同年秋,考入在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机械系。
194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工程系。 [1] 先后在成都航空委员会第八飞机修理厂任试用
文圣常
文圣常
员、第十一飞机修理厂考工股员、国民党空军空运103中队(北平—上海)机务员。 [1]
1946年,由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选派,赴美国航空机械学校短期进修,1947年回国。 [1]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为加强高等军事院校,文圣常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授。
1953年,应物理海洋学家赫崇本教授的邀请,前往青岛山东大学海洋系任教授。
1959年,先后任山东海洋学院教授、动力海洋教研室主任、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系主任、副院长。 [1]
1984年-1987年,任山东海洋学院院长,1984年创建物理海洋研究所并任所长。 [1]
1988年,任青岛海洋大学教授、物理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 [1]
2000年,文圣常把何梁何利奖的10万元港币捐给海大,设立了文苑奖学金。
2008年10月28日,文圣常题写的“浩海求索,立言济世”海洋环境学院院训揭幕。
2012年11月16日,文圣常荣膺“十大情系光山人物”首位 [3] 。
2014年,在“感动青岛十佳人物”颁奖典礼上,文圣常被授予“感动青岛”十佳道德模范称号。
2015年10月14日,第五届全省道德模范表彰会于10月14日在济南召开。文圣常荣获第五届“全省道德模范”称号。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文圣常长期从事海浪理论和应用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得到属当时国际前列的“普遍风浪谱”,中期主持研究海浪计算方法,该方法于70年代被订入国家规范。80年代首次得到解析形式的风浪频谱,90年代将频谱与方向性有机结合,得到解析形式的方向谱。在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中,针对国际上盛行的第三代海浪预报模式的缺陷,提出新型混合型模式,代表了一种新的模拟方法。 [2]
科研成果
文圣常长期从事海浪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主要成果有二:一为海浪计算和数值预报方法,一为海浪谱。海港建筑等海洋工程中,需要计算海浪,中国五、六十年代依靠苏联和美国的计算方法。文圣常将当时国际上盛行的能量方法和谱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方法,精度较高,使用较方便,被国家的《海港水文》规范采用,以取代长期使用的外国方法,此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文圣常
文圣常(4张)
1986-1995年期间,文圣常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的海浪数值预报方法研究,针对国外盛行方法存在的困难,提出一种新型混合型预报模式,将控制方程中能量摄取、耗散、非线性波--波相互作用等难于精确计算的源函数项合并为一项,然后通过易于观测得到且较可靠的海浪成长关系加以计算,从而使模式的精度有基本保证,运转稳定,计算时间只约为国外WAM模式(第三代模式)的1/60,适合中国国情,故为国家有关预报部门使用,还应用于远洋航行的台风防避系统及一部分海洋环境评价工作中。文圣常于1989年提出了一种混合型的海浪数值预报模式,应用了由他改进、发展的风浪谱。与国外方法相比,混合型的海浪数值预报模式是同时代较精确、较简便的海浪数值预报模式,此项研究成果于1989年获得国家“七五”科技攻关奖。 [1]
在海浪谱的研究中,避免国外盛行的纯经验方法,而采用解析的方法导出风浪频谱和方向谱。谱中的参量包括一个“尖度因子”,一方面反映风浪的成长状态,一方面能有效地描述谱形,既便于理论研究的应用,也便于拟合观测资料。此项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上述有关谱的研究成果,为在“九五”攻关项目中研制更完善的预报模式提供了基础。此外,文圣常凭借在“七五”、“八五”攻关中的突出成绩,被授予“‘七五’有突出贡献者”和“‘八五’先进个人”称号。
文圣常除了海浪理论和应用研究之外,在海洋教育事业上也做出了卓越贡献。文圣常编著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物理海洋学的专著与教材,除上述两种专著外,还编著了《海浪学》、《液体波动原理》、《图解与近似计算》、《海洋近岸工程》等教材。文圣常所主持的物理海洋学科被列为全国重点学科,还被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由他领导并长期工作过的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系、物理海洋研究所已经取得重大进展,除海浪外,在物理海洋学科的其他方面,诸如浅海动力学、风暴潮、水团和水温预报、海洋环境动力学、潮汐和海平面、中小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等学科研究都处于国内先进地位
--
修改:qqglmr FROM 42.58.57.*
FROM 42.55.116.*
张兴钤,1921年11月15日出生于河北武邑,金属物理学家,两弹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教授、科技委顾问。
194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矿冶系。1949年获美国科士理工学院物理冶金硕士学位,1952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张兴钤系统地研究了在蠕变过程中纯铝及其二元单相合金的形变和断裂机构,尤其是晶粒间界行为。 [1]
中文名 张兴钤 国 籍中国 出生地 河北武邑 出生日期 1921年11月15日 毕业院校 麻省理工学院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21年,张兴钤出生于河北武邑,在他就读时,大家庭已中落,只能在适龄的7个孩子中选择成绩较优者上学,张兴钤便是其中之一。初中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一句并不严厉的责备给张兴钤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你们不努力读书、对得起谁?这句话从此成为他苦苦求学的一个朴素理由。
1935年,在叔父的接济下,他于14岁时初中毕业,由于家庭再也无力供养,他不得已考入了天津河北工业学院(今河北工业大学)高职部机工科,放弃了由高中而大学的深造之路。
1936年夏,张兴钤辍学离开了天津,南下上海,考入了江苏省立上海中学。然而,日寇的霍霍屠刀蓄势待发,全国抗日呼声日益高涨,他在勤学之余阅读邹韬奋主编的《抗战》以及巴金、茅盾的进步小说,经常秘密参加进步学生组织的演讲会、讨论会等,并开始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蒋介石镇压革命运动的暴行,这时的张兴钤已初步接触了马列学说,为以后将共产主义作为毕生信念打下了基础。
1937年秋,日军攻占上海,为了不做,年轻的张兴钤与两名同学一起,决定放弃学业、投奔红星照耀的陕北。途经武汉时,路费殆尽,他只好留下等待报考空军。可一纸停止招生的通告使张兴钤翱翔蓝天、长空博击的梦想破碎了,所耳闻目睹的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和对老百姓的欺压也使他深感失望,在断然拒绝了国民党特务组织战干团的拉拢后,忍受着疟疾带来的几乎的病痛,张兴钤在武汉报考了大学。
1940年3月,在乐山城郊一棵大树下,张兴钤举起了右拳,庄严做出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5月,国民党的爪牙在武汉大学校园内大肆搜捕进步师生。根据党组织安排,身为共产党员和“抗战问题讨论会”积极分子的张兴钤冒着危险,继续留在学校内完成学业。
1942年,张兴钤从武汉大学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分配到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工作。在繁忙工作的同时,他依然与党组织保持着联系,多次赴重庆,与朋友到新华日报社和化龙桥八路军办事处,征询党组织对自己采取斗争策略的意见,在綦江电化冶炼厂工作的四年以及后来到鞍山钢铁公司工作期间,他注意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投入到技术工作中,并挤出时间阅读三联、生活等进步书店的书籍,从思想和业务两方面提高自己。与此同时,张兴钤与工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真切地感受到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
1947年,赴美,踏上了去异国的求学之路。赴美之初,他在底特律一家钢铁厂实习。从历经战火、满目疮夷的祖国来到一派繁荣景象的美国,两地巨大的差异促使他更深入地思考祖国的未来,而美国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使他更觉肩上担子的沉重。为了更好地打下基础,尽可能多地掌握专业知识,他来到了科士理工学院刻苦攻读,顺利取得了硕士学位。初窥科学殿堂门径的他不满足于浅尝辄止,决定在科学道路上继续深造。
1949年2月,获得美国科士理工学院物理冶金硕士学位。之后又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奖学金,师从高温合金专家格兰特教授,从事蠕变机理研究。
1952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
1955年6月,张兴钤踏上了归国的旅途,7月10日,当他乘坐“戈登号”轮船远渡重洋,辗转抵达深圳罗湖口岸。回国后任北京钢铁学院教授。
1963年,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工作,历任试验部主任,厂副总工程师、副厂长兼总工程师等职。
1972年,张兴钤的博士生导师格兰特教授应邀来华。
1973年后,张兴钤先后担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随后又调任军工局总工程师、中科物院科技委顾问等职。
1980年,任核工业部军工局总工程师。
1988年,他作为访问学者再赴美国,继续他数十年前曾经从事的细晶研究,并取得了新的成就。
1990年,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家组成员,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第二届理事长。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后称院士)。
1997年,作为中国代表,张兴钤以76岁高龄,在斯坦福大学召开的国际裂变材料保护研讨大会上,向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作了题为《中国核材料控制的实施》的报告,用流利的英语清晰地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核材料控制的立场以及所采取的种种措施。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50年代初在美国系统地研究了在蠕变过程中纯铝及其二元单相合金的形变和断裂机构,尤其是晶粒间界行为。1989年赴美任麻省理工学院访问教授期间,又进行了细晶的研究。根据试验证据,运用形变协调或受阻的观点,提出晶界裂纹形成和传播的模型,并系统地阐明晶界行为与高温强度、塑性、断裂的关系。在高温强度和超塑性领域内作出了重大成就与贡献。 [1]
1963年以后组织爆轰物理、放化测量、核试验、特殊材料冶金和加工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指导开展核部件在储存中的腐蚀或保护等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为中国核武器研制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9年赴美任麻省理工学院访问教授期间,又进行了细晶的研究,根据试验证据,运用形变协调或受阻的观点,提出晶界裂纹形成和传播的模型,并系统地阐明晶界行为与高温强度、塑性、断裂的关系。
蠕变是指材料在负荷和温度同时作用下,其应变随时间变化的行为。50年代初,正值喷气式飞机发展的热潮。发动机效率取决于燃气的进气温度,进气温度越高,效率越大,发展能耐更高温度的合金是提高发动机效率的关键。当时人们只知道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和合金的内部显微组织(各个晶粒及其间界)有密切关系,但对其机理不清楚。在格兰物教授的指导下,张兴钤建立了蠕变在位观察和测量技术。系统研究了蠕变过程中多晶纯铝及其二元单相合金的断裂机制,尤其是晶粒间界的行为,他首先提出了晶界裂纹形成和传播模型,作出了晶界滑移和裂纹并不总是引起脆断的论断,这些都是前人未能注意到的,对了解细晶材料的力学性能十分重要。在实验基础上,张兴钤揭示了几种机制(尤其是晶粒间界的行为)对合金塑性、断裂和强度的关系,给出了恰当的解释,并以此撰写了6篇论文。这些研究都是先驱性的工作,其研究成果是由原子尺度到宏观尺度了解多晶材料力学行为的桥梁,可为建立半定量或定量的关系式发挥作用。
张兴钤的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此后在有关高温强度、断裂理论、合金的超塑性以及组织对高温合金力学性能影响的论文中,这些成果被广泛引用。数十年之后,在北京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当一位日本专家得知张兴钤身份后激动不已,紧握住他的手,连声说:张先生,正是拜读你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论文后,我才选择了晶粒间界研究!
求学麻省理工学院,在承担繁重学业与科研工作的同时,一直视自己为共产党员的张兴钤密切关注着国内的局势,为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而欢欣鼓舞。他作为联络人,积极参加了一周一次的国内局势读书会。在张兴钤的记忆中,读书会研讨的内容包括中国的工商业政策、土改政策、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论题。在些期间,他还先后参加了北美中国基督教学生会举办的夏令营,与百余名中国留学生共同进行了“认识新中国”的讨论。通过这些活动,张兴钤不但增加了对新中国政策措施的认识,而且认识到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细致性,锻炼了自身的组织能力
--
FROM 42.55.116.*
王希季,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际宇航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1921年7月26日生于云南昆明。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研究员。曾任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等职。 [1]
1942年,获得西南联合大学学士。1949年,获得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
王希季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中国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主持该型运载火箭初样阶段的研制;主持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曾任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负责制定研制方案,采用先进技术,研究卫星返回的关键技术;任小卫星首席专家,双星计划工程总设计师等职。1985年、1992年各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
中文名 王希季 国 籍 中国 民 族白族 出生地 云南昆明 出生日期 1921年7月26日 职 业 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 毕业院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学院 主要成就 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99年) 代表作品 《航天器进入与返回技术》
人物经历编辑
1921年7月26日,王希季生于云南昆明,初中毕业后,进入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读书。大概读了一年,参加西南联大的入学考试,被西南联大机械系录取。
1942年,大学毕业后,王希季先后在兵工厂、发电厂工作。
1947年,考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攻读动力和燃料专业。
1949年,获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任副教授、教授。
1958年11月份,上海市委决定调王希季到上海机电设计院(即1001卫星和运载火箭总体设计院)工作,担任技术负责人,仍兼任上海交大工程力学系副主任。
1960年2月19日,主持了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研制的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发射,使中国两弹一星工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1963年,上海机电设计院划归国防部五院(后来的七机部、航天部),王希季作为院总工程师承担了负责研制中国第一个卫星运载火箭的工作。
1965年以后,历任上海机电设计院、七机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主任,中国返回式卫星系列总设计师,
王希季
王希季
1976年之后,担任了第一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总设计师,负责了6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工作,提出了第二和第三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技术方案,并负责一部分初样阶段工作。 [2]
1982年,荣立航天工业部一等功。
1985年,返回式0型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王希季为第一完成人。
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90年,返回式I型卫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1年,被航空航天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
1993年,因为王希季在参与发展无控制火箭技术和回收技术两门新的学科,创造性地把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等成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5年,因大量采用新技术并突破一系列技术关键,使卫星增大了功能,延长了寿命,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6年,返回式II型遥感卫星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王希季是获奖者之一。 [3]
人物成就编辑
火箭技术
王希季院士是中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主要从事空间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航天型号的研制工作。曾主持中国第一枚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取样火箭的研制工作。他创造性地把中国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中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主持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
空间技术
王希季在回国的路上
王希季在回国的路上
王希季是中国空间事业开创人之一,卫星总设计师、空间返回技术学科的带头人。1960年2月,在上海机电设计院工作期间,王希季负责研制发展控空火箭技术设计工人乱功地为中国发射了第一枚液体燃料控空火箭,毛泽东主席给予很高的评价。 以后上海机电设计院(后为七机部八院、航天部五院508所)先后在10年的时间里研制成功了包括气象、控测、生物试验、核爆取样和技术试验等几个类型的15个型号的控空火箭,其中王希季就负责了12个型号,成为中国控空火箭技术学科的带头人。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负责的项目有两项获奖。
王希季提出了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型号--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负责完成了方案阶段的研制工作,于1970年4月首次发射就获成功,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空间国家。 [4]
卫星返回
王希季
王希季
八院奉命转为发展卫星工作后,王希季又负责提出中国第一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技术方案,并于1975年首射取得成功,使中国返回式卫星技术进入世界前列,成为迄今世界上掌握此项技术的仅有的三个国家之一。
1980年后,王希季先后负责研制和发射成功了6颗卫星,并负责提出了第二和第三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技术方案和负责完成了这两个型号的方案阶段的研制工作。中国的返回卫星技术属世界先进水平,王希季起着关键和主要作用。
1985年,“尖兵一号”返回型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王希季为第一获奖人;1990年“摄影定位卫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入特等奖,他为第四获奖人。
天空试验
1987年,为促进中国空间科学的发展,作为型号总设计师的王希季,首次承担了中国在返回式卫星上搭载国内外多项科学试验的任务,只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圆满完成了主任务和搭载空间科学试验任务,使中国的空间科学从探测阶段登上了试验阶段的新台阶
--
FROM 42.55.116.*
尹文英,1922年10月18日出生于河北平乡,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 。
1947年尹文英从中央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任中央研究院动物所助理员;1950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 [3] ;1963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4] ;199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4年获得中国昆虫学会第一届终身成就奖 [5] 。
尹文英早年从事鱼类寄生虫和鱼病防治的研究。1960年后系统地进行原尾虫的分类、形态、生态、胚后发育、生物地理、比较精子学和亚显微结构等研究,并据此建立了原尾纲新的分类体系,1985年后在6个气候带完成土壤动物组成、变动规律及其在土壤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等试验研究 [3] 。
中文名 尹文英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邢台市平乡县 出生日期 1922年10月18日 职 业 教学工作者 毕业院校 中央大学生物系 主要成就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代表作品 《中国动物志:原尾纲》
人物经历编辑
尹文英
尹文英(12张)
1922年10月18日,尹文英出生在河北省平乡县的一个小村。父亲尹赞勋在她不满一岁的时候即赴法留学,长年不在家,母亲每天忙于大家庭的家务和针线活计没有时间照顾小孩,让尹文英在毫无约束的环境中长大,养成了她热爱自然、活泼善良与乐于助人的性格 [6] 。
1931年,10岁的尹文英随同母亲来到北京,插班进入北京第二小学五年级读书,之前她没进过学校,仅上过几年私塾,刚从私塾教育过渡到学校教育的初期,有些功课赶不上,尹文英经常感到无所适从,父亲不仅经常鼓励她,还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这对尹文英后来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934年秋,考入华光女中,到1943年国立二中毕业的8年间,她先后就读过5所中学。
1936年春,由于父亲工作调动,尹文英随父母去了南京,插班汇文女中 [6] 。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父亲带着一家人从南京去安庆避难。同年11月,父亲赴南昌担任江西省地质调查所所长,母亲带着尹文英她们去南昌与父亲会合。此后,随着父亲单位的迁移,尹文英从南昌到安源煤矿,再到泰和县的小塘洲村,过起了一段动荡不安的生活。
1939年,父亲被调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昆明办事处主任,只身前往昆明。作为长女的尹文英一个人带着全家住在广西桂林,小小年纪就成了家中的主心骨,半年后父亲又调到重庆北碚,尹文英带着全家赶去与父亲团聚,生活才暂时安定下来。
1943年,尹文英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听从父亲的建议,考入了从南京迁到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她虽然一直向往地质系,但报到时却被理学院院长欧阳翥先生“拉”到生物系,从此与生物学结缘 [6] 。
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生物系后,任中央研究院动物所助理员,8月1日,尹文英来到上海岳阳路320号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3楼123号史若兰实验室。
1949年,上海解放后,动物研究所改制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1950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开始从事鱼类寄生虫和鱼病防治的研究。
1952年底,为了解决当时中国浙江一带淡水养殖鱼类率过高的问题,水生所与浙江水产厅和湖州菱湖镇政府协商,在中国最主要的淡水养鱼区浙江菱湖创建鱼病工作站,开展鱼病防治研究。
1953年春,尹文英等在浙江菱湖养鱼区设立鱼病工作站,开展鱼病病原调查、防治试验和门诊,根据群众养鱼经验并通过试验研究 [3] 。
1963年—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此后,内部整合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昆虫科学研究中心 [7] 。
1985年起,推动和组织了全国土壤动物的调查研究,对中国土壤动物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8] 。
1993年,尹文英又联合中国国内有关专家共同开展“中国典型地带土壤动物的研究”项目 [6] 。
2001年,尹文英提出的“现生六足动物高级阶元系统进化与分类地位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 [6] 。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尹文英从建国初期从事鱼病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对中国原尾纲的分类、区系、形态、生态、胚后发育和精子超微结构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中国先后发现、记述原尾虫208种,包括186新种、19新属、4新科和3新目;综合原尾虫各类群的形态特征和精子、内部器官的亚显微结构,及其胚胎发育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原尾纲系统发生的新概念,并构建了原尾纲3目10科的新分类系统。
1985年后,尹文英主持和推动土壤动物学的系统研究,20世纪80年代,倡导并组织了全国10多家科研单位的上百位学者,在10多年间完成了中国三大气候带6个动物地理区的土壤动物本底调查,以及生态环境和重金属污染情况等 [4] 。
1997年,尹文英就开始采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进行DNA序列测序,构建原尾虫的分子进化系统树,为澄清原尾虫与其他无翅昆虫,甚至有翅昆虫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6]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5月,尹文英主编专著8部,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0余篇 [3] 。1998年和2000年分别主编出版了《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和《中国土壤动物》两部专著,对中国土壤动物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
FROM 42.55.116.*
徐叙瑢(1922.4.23-),男,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发光学家,中国发光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1]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55年获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副博士学位,徐叙瑢的学术成果从前苏联传向国际发光学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项。
徐叙瑢利用光探针法,证实了场致发光中的电子离化倍增过程,证明了场致发光的碰撞机理。是“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和“铁道部信息存储、显示与材料部级开放实验室”的主要创建人,也是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中文名 徐叙瑢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山东临沂 出生日期 1922年4月23日 毕业院校 西南联合大学 主要成就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发光学研究室
证明了场致发光的碰撞机理 代表作品 光电材料与显示技术 职 称 教授
人物经历编辑
徐叙瑢,1922年4月23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 [1] 小学就读于山东临沂孔子庙小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徐叙瑢毅然南行,转读于湖北郧阳国立山东中学,继而步行入川,在绵阳就读于国立六中(现今绵阳南山中学)。 [2]
1941年,考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时,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物理系学习。在校期间,通过帮助教授抄录书刊,刻写钢板,油印讲义,做教学模型,管理学校图书馆的资料,当家庭教师,磨豆浆等,勤工俭学完成四年大学学业。 [2]
1945年大学毕业后,徐叙瑢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著名物理学家饶毓泰教授指导下修读研究生。
1950年,徐叙瑢调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固体发光科学研究。 [3]
1951年,徐叙瑢被派往前苏联科学院列别杰夫物理研究所深造。师从安东诺夫(国际著名发光专家)教授和康斯坦丁诺娃教授。 [3]
1955年5月,徐叙瑢获得前苏联科学院列别杰夫物理研究所副博士学位。徐叙瑢的学术成果从前苏联传向国际发光学界。安东诺夫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学术专著《光致发光》中,用十几页的篇幅引用了徐叙瑢的研究结果。法国著名科学家达尼尔·居里等人也在自己的著作或论文中引用了徐叙瑢的研究结果。 [2]
1956年,徐叙瑢参加中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规划工作。在中科院北京物理研究所,率先进行阴极射线发光和光致发光的研究和场致发光的研究,为中国发光材料走向工业化和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2]
1964年,徐叙瑢利用光探针法,证实了场致发光中的电子离化倍增过程,证明了场致发光的碰撞机理。
1965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调整,成立以发光学为主攻方向的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1966年,徐叙瑢到长春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员。 [2] 1978年任该所所长,1985年后任名誉所长。
1980年徐叙瑢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副院长。同年,徐叙瑢与许少鸿、吴伯僖等共同创建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并一直担任发光分科学会理事长。 [2]
1982年,徐叙瑢用选择激发的方法研究了上千例癌血清的特异荧光,获得作为判据特征峰的定量标准。该项研究成果获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 [2]
1987年,徐叙瑢调至天津理工学院,在该校建立起材料物理研究所,任所长。进一步开展固体发光前沿问题--薄膜场致发光的研究工作。 [2]
1987年8月,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在北京召开第八届国际发光会议,由徐叙瑢任地区组织委员会主席和学术委员会主席。 [2]
1993年 徐叙瑢当选天津市第12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3]
1994年,在国际场致发光学术讨论会上,徐叙瑢用流畅的英语,以充分的理论和实验事实为依据,提出了第三代场致发光模型,从而使场致发光的全彩色显示屏有了实现的可能。 [2]
1996年,徐叙瑢研制的分层优化场致发光显示器获得了发明专利,并初步试制双色显示屏。 [2]
1997年,徐叙瑢调至北方交通大学工作,创建了发光学研究基地--光电子技术研究所。三年时间建成一个实验设备先进、实验手段完备的高新技术实验室--"信息存储、显示与材料实验室",该实验室已被铁道部正式批准为部级开放实验室,并被列为学校"211"重点建设项目。 [2]
1998年3月,徐叙瑢成功主办"首届全国有机分子及聚合物发光与激光学术会议"。
1999年6月,徐叙瑢与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主席、英国IBM技术研究院Dr.Lowe高级研究员共同主办并主持了"第5届国际材联先进材料国际会议──显示材料分会(IUMRS-ICAM¢99)",获得圆满成功。 [2]
2011年5月31日,徐叙瑢为北京交通大学捐书两百余册,图书馆书记裴劲松代表图书馆接受赠书。90岁的徐叙瑢亲笔题写对读者的捐赠寄语,寄语写道:“图书是无边际的知识源泉,集百家之长,万户创新。既记录了历史,又突出了跨越,提供了作人,作事及专业的优秀范例。丰富思想,为培养千万人才,支撑半边天。在北京交大的图书馆必将走出大批栋梁之才。” [4]
主要贡献编辑
科研成果
科研综述
徐叙瑢提出了分层优化方案,发现了固态阴极射线发光。在发光机理上,尤其是在导带电子的性质及其在场致发光的作用上有系统、独创的研究。对发光学基础建设、人才培养、国内外学术交流、学会及学报创办都有重要贡献。 [1] 其研究工作遍及复合发光的动力学、过热电子的实验论证、能量传递、瞬态光谱及光致发光、阴极射线发光、场致发光、发光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等领域。他提出的第三代场致发光模型属国际首创,研制成功的分层优化场致发光显示器获得了发明专利。他是“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和“铁道部信息存储、显示与材料部级开放实验室”的主要创建人,也是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发光学专业人才和骨干
--
FROM 42.55.116.*
胡聿贤,1922年10月1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湖北武昌,地震工程学家,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 。
1946年胡聿贤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到武汉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作;1948年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土木工程系留学;1952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受聘在纽约一家桥梁设计公司工作;1955年回国;1956年到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1986年担任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担任国家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中心主任 [2] ;2006年担任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胡聿贤长期从事结构理论、地震工程学、强震地面运动和结构抗震理论及方法的研究 [3] 。
中文名 胡聿贤 外文名 Hu Yuxian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22年10月14日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美国密歇根大学 主要成就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代表作品 《地震工程学》《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教程》 祖 籍 湖北武昌
人物经历编辑
胡聿贤
胡聿贤(5张)
1922年10月14日,胡聿贤出生于北京,祖籍湖北武昌,幼年随家迁至武昌。
1941年,胡聿贤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土木工程系。
1942年,胡聿贤转入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 [4] 。
1944年,胡聿贤转到重庆的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
1946年,胡聿贤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到武汉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作,担任助教。
1948年,胡聿贤进入美国密歇根大学土木工程系留学,攻读结构工程。
1949年,胡聿贤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后来受聘担任密歇根大学土木工程系研究助理,同时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木桁架桥上弦杆的稳定问题。
1952年,胡聿贤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受聘在纽约一家桥梁设计公司工作,担任高级设计工程师。
1955年,胡聿贤响应祖国号召,放弃了优厚的生活待遇,与钱学森等十几位中青年学者同船回国,胡聿贤夫妇回国后,在中国国内作了短期的参观考察。
1956年,胡聿贤到位于哈尔滨的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后改名工程力学研究所),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主持结构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从事结构理论和结构抗震研究工作。
1960年,胡聿贤的研究室转入地震工程研究,此后他长期在这一领域内进行开拓性的研究和科学实践。
1979年,胡聿贤担任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同年胡聿贤应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彭津的邀请作为客座研究员进行合作研究。
1984年,胡聿贤担任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
1986年,胡聿贤调入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员 [5] 。
1991年,胡聿贤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3年6月,国家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中心成立,胡聿贤担任中心主任 [6] 。
1999年,胡聿贤担任中国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2006年,胡聿贤担任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 。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胡聿贤致力于地震学与工程学的结合,在中国开创了工程地震学。自20世纪60年代初率先领导研究了场地条件对地震和震害的影响,主要结论已应用于中国抗震规范。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综合概率法将国际通用概率法与中国先进的地震预报法相结合,已为中国最新地震区划图所采用。从烈度、距离或震级换算缺少地震记录地区设计地震动的方法已在中国重大工程的抗震设计中广泛采用。在中国首先将随机振动理论应用于地震工程。20世纪90年代又开展了城市震害预测与防灾减灾的研究
--
FROM 42.55.116.*
余国琮,著名化工蒸馏专家。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1922年11月18日出生于广东台山县。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工系。1945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科学硕士学位,1947年获美国匹兹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8月返回祖国,1952年起任天津大学化工系教授。
多年来,他在教学育人和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曾受聘为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化工系任教授并兼系主任,曾任天津大学化工系副系主任、化工所所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九届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民进第十届天津市委顾问。 [1]
他是中国蒸馏学科的开拓者之一,早期的精密精馏成果曾用于中国的重水生产。他的蒸馏模拟理论与高效蒸馏设备相结合的综合技术已大量应用于工业蒸馏,取得巨大经济效益。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化工科技人才。
中文名 余国琮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广东省广州市台山县 [1] 出生日期 1922年11月18日 [1]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1] 毕业院校 西南联合大学 职 称 教授
生平经历编辑
求学生涯
余国琮 院士
余国琮 院士
1922年11月18日余国琮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台山县。
1939年秋,他在香港考区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化工系。
1943年夏毕业,获工学士学位,到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工业试验所任助理工程师。
1944年余国琮考取自费留学赴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就读,1945年底获科学硕士学位后转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生院进修。
1947年秋,获哲学博士学位,应邀留在该校化工系任教,同时继续进行科研工作。1948-1950年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化工系助理教授。曾主讲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化工热力学、传质分离过程等多门课程,并与他原来的导师一起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毕业论文。由于成就卓著,他被吸收为Sigma Xi,Phi Lambda Upsilon,Research Society of America 3个荣誉学术组织的成员,并列入1950年的美国科学家名录。
毅然归国
1950年8月他以到香港探亲为名,避开美国政府的注意,毅然返回祖国,是首批归来的学者之一。回国后他应北方交通大学校长茅以升的邀请,到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成立不久的化工系任教授并兼系主任。
1951年8月他与刚从美国学成归来的梁曼娟在上海结婚。
1952年夏,院系调整,唐山工学院化工系调往天津大学,余国琮随之调任天津大学任化工系教授。他除担任繁忙的教学工作外,还负责筹建“化工机器与设备”专业。
70年代起,石化、化工等工业生产设备日趋大型化,设备的模拟放大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余国琮继50年代开始研究的基础上,迅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1980年5月他在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年会宣读了《大型蒸馏塔板的模拟》论文,文中提出的蒸馏塔板上二维定数混合池模型,是塔板模拟方法的新发展。以后又经过多年努力,他提出了更为完善的三维非平衡混合池的蒸馏塔模型,开拓了过程与设备合一的模拟放大新途径。
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天津大学建立化学工程研究所,由余国琮负责筹办。
1983年开始建所,由他担任所长。他充分发挥了研究所这个科研基地的作用,使蒸馏学科各个方面的研究在短短几年内有了很大发展,包括蒸馏过程与设备的模拟,不稳态蒸馏过程,节能蒸馏技术以及蒸馏传质学等重要领域,成为我国蒸馏学科的研究中心。
1985年他创建了天津大学化工分离技术与新型填料开发中心,下设填料厂,从而形成了研究—开发—生产“一条龙”的格局,大大促进了蒸馏学科与其工程技术的发展。在他指导下开发出来的高效填料及塔内件,结合他提出的三维非平衡混合池模型,成功地改造了石化、化工工业生产中的大量塔设备,累计已取得数以亿元计的巨大经济效益,为我国石化、化工生产的挖潜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0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一个国家级的研究推广中心——新型填料塔和高效填料推广中心。余国琮领导的这“一条龙”格局已经并将更进一步促进我国蒸馏学科及其工程技术的发展。
1991年,由国家计委投资在天津大学成立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蒸馏实验室,由余国琮担任主任并向国内外开放。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余国琮的著作很丰富,历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近200篇,先后主编《化学工程辞典》、《化工容器及设备》、《化工机械手册》等专著或教材7种。同时还有技术专利3项。
社会活动编辑
余国琮是活跃的社会活动家,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常委和民进天津市委主委等多项社会职务。
他还是国家科委化学工程学科组成员,分离工程分学科组组长。
他曾多年担任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为该会荣誉理事。
他是化工部科技图书出版委员会委员,《化工学报》编委,《燃料化学学报》编委,《化工百科全书》编委等。
他也是大庆石油管理局技术顾问,天津市化工局技术顾问和天津市高新企业协会理事长等。
他多次出国讲学、访问,并与英、美、德、瑞士著名同行专家及企业建立了长期科研合作及联合开发协议,进行着频繁的国际交往。
他还担任欧洲化学工程学会蒸馏、吸收和萃取专业委员会特邀委员。
学术成就编辑
概述
余教授在蒸馏理论和技术方面,开拓以计算传递学为基础的蒸馏过程与设备合一的三维非平衡的模拟放大新途径,还提出了比较完整的不稳态蒸馏理论和分批蒸馏多变参数新策略及其相应技术,在气、液两相界面现象和热力学方面也做出了贡献。应用他的研究成果,成功地改造了在石化及化工工业中的大量蒸馏塔,取得显著效果与巨大经济效益。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多篇,主编了《化学工程辞典》、《化学工程手册》等专著和教材7种。他还是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以及学术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的主编。
不稳态蒸馏理论及技术
早在60年代,余国琮研究分离重水的精密精馏时,就把很长的不稳态开工及操作调节过程作为一个重点理论课题。那时在理论上尚不能求解全系统(包括塔身、塔釜及冷凝器)均有存料时的不稳态蒸馏,只能在大量简化情况下求得近似解。1963年在他的《精密精馏若干理论问题》论文中,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解,导出了当全系统均有存料时的精密精馏不稳态过程的理论公式,能在全浓度范围内模拟和预测诸如稳定同位素的分离过程。导出理论公式的优点是能够清楚地看出分离效果与各操作及结构间的关系,对于设计和操作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而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这项理论成果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在重水生产的最终浓度过程中,需要数以百计的理论分离级,为了降低系统的存料以缩短不稳态过程,采用高效填料是有优越性的。但在60年代时尚不能解决高效填料的模拟放大技术,当时的先进办法是应用多管填料塔设备。对于这种设备,国外是严格保密的。经过反复探索,余国琮领导下的科研组终于完成了这个任务,受到有关方面的好评与表扬。以后这个成果还被用于我国的核潜艇,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虽然这种多管填料塔现已被现代的高效填料塔所代替,但这个成果在当时发展道路上曾是一个关键成就。
不稳态蒸馏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批蒸馏。从80年代开始,由于精细化工的发展,分批蒸馏的应用日益增多。余国琮针对生产的需要,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迅速向这一领域伸展。传统的分批精馏操作策略是用恒回流比方式或恒产品浓度方式。为了提高分批蒸馏的效率、降低能耗和扩展它的功能,他提出了多参数变化的新操作策略。这个新策略中的许多操作方式已成功地应用于生产,使产量增加、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或者缩短蒸馏所需的时间。这些新操作方式包括:恒釜温方式(已应用于烷基酚的生产)、多参数优化方式(已应用于乙二醇的生产)、塔顶累积方式(已应用于β苯乙醇的生产)、塔存料外排方式(已应用于正乙基苯胺的生产)、快速循环蒸发方式(已应用于香茅油的生产)等。余国琮所发展的分批蒸馏新策略及新操作方式不但丰富了分批蒸馏的学术内容及为不稳态蒸馏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方向,而且已在生产中开花结果,促进了我国精细化工的发展
--
FROM 42.55.116.*
沈其韩,男,江苏海门人 [1-2] ,1922年4月27日生于江苏省淮阴县(今属淮安市),中国地质学家、勘探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土资源部地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4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入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从事岩石学研究。1956年10月调入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沈其韩长期从事早前寒武纪地质、变质岩石学等研究。 [3-4]
中文名 沈其韩 国 籍中国 出生地 江苏省淮阴县(今属淮安市) 出生日期 1922年4月27日 毕业院校 重庆大学 代表作品 《内蒙古中南部太古宙变质岩》、《中国早寒武纪麻粒岩》等 主要成就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祖 籍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 [1]
人物经历编辑
沈其韩院士
沈其韩院士
1922年4月27日,生于江苏省淮阴县(今属淮安市)。
194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入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从事岩石学研究。
50年代从事铁、铜详勘;参与中国前寒武系首次总结和1:300万前寒武纪地质图编制。1950—1953年曾在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1956年10月,调入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
60年代致力于早前寒武纪地质,同位素年代学和变质岩区方法研究。
70年代在青海、陕西进行铁铜矿产调查。
80年代在华北地台对深变质岩和重大地质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参与主编1/4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及其总结。
90年代对早前寒武纪麻粒岩和地层(构造)年代格架进行系统研究,取得重要成果。提出变质作用的发生、发展和演化,是各种地质作用综合控制的结果,深部热流在动态条件下的活动起主导作用等认识论。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3-4]
沈其韩院士
沈其韩院士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沈其韩长期从事早前寒武纪地质、变质岩石学等研究。20世纪50年代从事铁、铜详勘参与中国前寒武系首次总结和1∶3000000前寒武纪地质图编制。60年代致力于早前寒武纪地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变质岩区工作方法研究。70年代在青海、陕西进行铁、铜矿产调查。80年代在华北地台对深变质岩和重大地质事件进行深入研究,主编(第二主编)1∶4000000中国变质地质图并参与总结。90年代对早前寒武纪麻粒岩和地层(构造)年代格架进行系统研究。2000年以来对中国北方地球早期陆壳形成与演化及动力学模型和中国西北地区若干重点前寒武区构造-岩石-地层单元的划分对比及年代格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小组多次发现最古老的陆块。 [5]
学术贡献
通过对变质岩的长期研究,沈其韩逐步形成并提出“变质作用的发生、发展和演化,是各种地质作用综合控制的结果,但深部热流在动态条件下的活动起到了主导作用”的学术思想。他强调指出,前寒武纪是一个重要的成矿期,应当加强对与其有关矿产资源形成条件及其地质背景的深入研究。
1.认为变质作用的发生、发展和演化,是各种地质作用综合控制的结果,但深部热流在动态条件下的活动起到了主导作用。
2.变质反应不是简单地固相矿物之间的相互反应,含水矿物的脱水熔融以及熔体的参与反应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3.认为前寒武纪至少在新太古代已存在板块,新太古地体是由不同微板块拼贴而成,但与显生宙以后的板块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
4.太古宙下地壳主要由20-25%的基性麻粒岩和75-80%的深成紫苏花岗质岩石组成,总化学成分相当于中性成分。 [6]
科研成果奖励
1988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6-8]
获得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同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
--
FROM 42.55.116.*
吴孟超,1922年8月31日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庄同济医院终身名誉院长,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和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大陆学者之一。 [1-3]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进入同济附中,1949年毕业于原同济大学医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2012年2月3日,光荣当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 [2] [4-7] 2019年1月14日,吴孟超院士退休。
吴孟超是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的新见解,在国内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建立了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他主持建立了肝胆外科疾病治疗及研究专科中心,先后获国家、军队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4项,出版《腹部外科手术学图谱》、《肝脏外科学》等医学专著19部,发表论文220余篇。 [8-9]
人物关系
纠错
老师 裘法祖
中文名 吴孟超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 福建省闽清县 出生日期 1922年8月31日 毕业院校同济大学医学院 职 业 医学家、教育家 代表作品 《腹部外科手术学图谱》、《肝脏外科学》 主要成就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
人物经历编辑
吴孟超院士
吴孟超院士(13张)
1922年8月31日,吴孟超生于福建省闽清县,马来西亚归侨,5岁时他跟随母亲来到马来西亚投奔父亲。在马来西亚,幼年吴孟超一边帮父亲割橡胶一边读书。 [2]
1940年,回国参加抗日活动,由于去不成延安,只能留昆明求学,决心以“读书救国”。同年入昆明郊区的同济大学附属中学求学。 [2]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日军便攻占香港,当时滞留在港的不少著名人士如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以及联大教授陈寅恪等都无法及时撤离,原因是孔祥熙等达官贵人垄断了中航公司的飞机,专门运他们的私人财物家具,孔家甚至把洋狗也用飞机运到重庆。重庆《大公报》揭露此事,引起西南联大师生极大愤慨。
1942年1月7日,西南联大学生发起讨孔游行,西南联大串联到了同济附中,身为班长的吴孟超即刻领着同学们上了街。
1943年,与日后的妻子吴佩煜双双被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录取 [2] [10] ,成为医学前期学生(当时同济大学医学分为医前期和后期,前期学习主要打基础,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后期学习临床及各项具体医技)。
1946年初,医前期考试通过,到宜宾(当时医学院设在宜宾)进入医后期学习。
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5] ,获学士学位。同年进入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即后来的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当上外科军医。有缘再拜师裘法祖教授,学裘师的医术与医道。 [2]
1958年,翻译并出版了中国第一本肝脏外科方面的专著-《肝脏外科入门》,同年组成了以吴孟超为首的旨在攻克肝脏外科为目标的“三人研究小组”。 [2]
1959年2月,吴孟超买来了乒乓球剪碎了放入丙酮,等待着它的溶解。第二天,瓶中的乒乓球果然溶为液状。他们从乒乓球厂买来了赛璐珞,在里面加入红蓝白黄几种不同颜色,分别从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和胆管注入,使得肝脏内部纵横交错的粗细血管全部充满。等待凝固后,再用盐酸腐蚀肝表面组织,最后用刻刀一点点镂空,剔除干净。肝脏血管构架清楚地呈现出来,由粗到细,枝杈般向外延伸开来,因为各个“枝杈”有不同颜色,像珊瑚,经过四个多月的艰苦努力,中国第一具结构完整的人体肝脏血管模型终于灌注出来。
1959年底,共制作肝脏标本108个、肝脏固定标本60个。通过制作标本,吴孟超对肝脏内部构造以及血管走向了如指掌,烂熟于心,这为他日后施行肝脏手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0年6月,吴孟超在第七届全国外科学术会议上正式提出:“以中国人肝脏大小数据及其规律,正常人的肝脏解剖按内部血管走向可分为五叶六段,在外科临床上则分为五叶四段最为实用。
1960年,主刀为一位中年女患者成功切除了肝癌,成了二军医大第一附属医院的第一例成功肝脏手术。同年发明了“常温下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 [2]
1961年,发现了“正常和肝硬化肝脏手术后生化代谢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纠正肝癌术后常见的致命性生化代谢紊乱的新思路与新策略。 [2]
1963年,突破了“中肝叶”手术的禁区,令世人震惊。 [2]
1964年,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鉴于吴孟超的一系列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创新与成就,拍摄了《向肝脏外科进军》的彩色纪录片。 [2]
1966年,“文化大革命”使吴孟超戴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由于他是归国华侨,也因此有“里通外国”的嫌疑。 [2]
1969年,随第二军医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自学中医,当上了“一根银针一把草”的赤脚医生。 [2]
1974年,借军队医学院整顿的好时机,向医院党委申请成立独立的肝胆外科获批,实现了他肝胆事业上的第一次飞跃。 [2]
1975年,神奇地一刀切除了迄今为止国内外最大的已被切除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瘤体重18千克。同年7月,第二军医大学奉命迁回了上海,第二年,吴孟超率先在上海进行了18万人次的肝癌普查,开展肝癌早期诊治的课题研究。 [2]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吴孟超的《肝外科新成果——正常人肝脏解剖的研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起吴孟超带头招收研究生,数十年来培养了不少学有专长的高端人才。这期间他还相继提出了肝癌外科治疗的一系列策略:对巨大肝癌的“二期切除”;对肝硬化肝癌的局部根治性切除;对肝癌复发再手术…… [2]
1979年9月,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第28届国际外科学术会议上,吴孟超作为中国代表团的团员出席,以1960年1月至1977年12月期间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181例,总手术成功率91.2%的经历,震惊了国际医学界。会上,吴孟超被增选为国际外科学会会员,作为国际医学界对中国的肝脏外科学的肯定。
1983年,为四个月大的女婴,成功切下了重达600克的肝母细胞瘤,瘤子的体积竟比婴儿的脑袋还大!紧接着开展的一系列小儿肝脏外科研究与临床实践,让中国肝胆外科的声誉更令人瞩目。 [2]
吴孟超一双手曾为13600多名肝病患者解除病痛。至1986年底已进行肝叶切除术1019例,成功率97%,切除总数和成功率均居国际领先地位。 [11]
1993年,肝胆外科获准发展成长海医院的“院中院”,共200张床位,实现了他人生事业上的第二次飞跃。
1996年,慷慨解囊,以个人历年来积蓄的数十万元和社会各界表彰奖励的400多万元为基础,设立了“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 [2]
2006年,联合了汤钊猷、顾健人、闻玉梅、郑树森、杨胜利、王红阳等六位院士,向国务院提交了“集成式开展肝癌研究”的报告。 [2]
2010年7月2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报,通知国际社会,第17606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孟超星”。永久命名为“吴孟超星”的第17606号小行星,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于河北省兴隆县的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发现的,发现时间为1995年9月28日。
吴孟超星
吴孟超星 [12]
2011年5月3日,国家科技部举行小行星命名仪式,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院士接过小行星命名证书和小行星运行轨道铜牌,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正式获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 [2]
2012年2月,被评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2016年11月25日,任李庄同济医院终身名誉院长。 [13]
2018年7月,吴孟超参加节目《朗读者》,96岁的他每周3台手术。 [14]
2019年1月14日,吴孟超院士退休 [15] 。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中国肝胆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50年代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新见解60年代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并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70年代建立起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较早应用肝动脉结扎法和肝动脉栓塞法治疗中、晚期肝癌80年代,建立了常温下无血切肝术、肝癌复发再切除和肝癌二期手术技术90年代,在中晚期肝癌的基因免疫治疗、肝癌疫苗、肝移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首先开展腹腔镜下肝切除和肝动脉结扎术。40年来共施行肝癌手术8000余例,术后5年生存率达38.1%小肝癌(小于5厘米)手术1000余例,手术5年生存率达79.8%(其中小于3厘米小肝癌已达85.3%),最长存活36年。 [16]
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
为奠定肝脏外科的基础,从1958年起,吴孟超进行了肝脏解剖的研究。在建立人体肝脏灌注腐蚀模型并进行详尽观察研究和外科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为解决肝脏手术出血这一重要难题,在动物实验和临床探索的基础上,建立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的肝脏止血技术;为掌握肝脏术后生化代谢的改变以降低手术率,通过临床和肝脏生化研究发现了“正常和肝硬化肝脏术后生化代谢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纠正肝癌术后常见的致命性生化代谢紊乱的新策略;为进一步扩大肝脏外科手术适应症,提高肝脏外科治疗水平,他率先成功施行了以中肝叶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肝脏外科关键理论和技术,建立了中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并使之逐步发展、壮大。 [17]
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他针对肝癌发现时晚期多、巨大且不能切除者居多的特点,提出“二期手术”的概念,即对巨大肝癌先经综合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为晚期肝癌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针对肝癌术后复发多、但又缺乏有效治疗的特点,率先提出“肝癌复发再手术”的观点,显著延长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针对中国肝癌合并肝硬化多,术后极易导致肝功能衰竭的特点,提出肝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疗策略,使肝癌外科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有机统一。上述研究使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由60-70年代的16.0%,上升到80年代的30.6%和90年代以来的48.6%,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肝脏外科事业。
为了提高中国肝脏外科的科学研究水平,使肝脏外科事业持续、深入的发展,吴孟超院士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脏外科专业研究所,牵头指导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工作,研制了细胞融合和双特异性单抗修饰两种肿瘤疫苗,发明了携带抗癌基因的增殖性病毒载体等,研究结果发表于《Science》、《NatureMed》、《Hepatology》、《Oncogene》、《CancerResearch》等学术刊物。 [17]
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他领导的学科规模从一个“三人研究小组”发展到目前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设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奖励为中国肝胆外科事业作出卓著贡献的杰出人才和创新性研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他和同行们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国内外肝脏外科的发展,多数肝癌外科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原创于中国,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诊治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 [17]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于2015年以疟疾的青蒿素疗法打开了诺贝尔奖的闸门之后,吴孟超的肝脏外科新理论及疗法,与张亭栋的白血病砒霜疗法、王学昌的颈肩腰腿痛弧刃针疗法、王振义的恶性肿瘤诱导分化疗法等一起,被认为是中国大陆继屠呦呦之后,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大陆重量级科技成果。 [3]
科学研究
20世纪50年代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新见解;
60年代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并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
70年代建立起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较早应用肝动脉结扎法和肝动脉栓塞法治疗中、晚期肝癌;
80年代,建立了常温下无血切肝术、肝癌复发再切除和肝癌二期手术技术;
90年代,在中、晚期肝癌的基因免疫治疗、肝移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首先开展腹腔镜下肝切除和肝动脉结扎术。
40年来共施行肝癌手术8000余例,术后5年生存率达38.1%;小肝癌(小于5厘米)手术1000余例,手术5年生存率达79.8%(其中小于3厘米小肝癌已达85.3%),最长存活36年。 [11]
在60年代首创简便安全的肝脏外科手术新疗法-肝门间歇阻断切肝法,并突破肝脏禁区,施行中肝叶切除术成功
--
FROM 42.58.57.*
吴良镛,男,汉族,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民盟盟员,1922年5月出生,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其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 [1] 。
2012年2月14日,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吴良镛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2]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良镛从事建筑教育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
人物关系
纠错
儿子 吴晨
中文名 吴良镛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 出生地 南京 出生日期 1922年5月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重庆中央大学 主要成就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 中国院士书系《建筑·城市·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人物经历编辑
吴良镛
吴良镛(2张)
1922年5月,出生于南京。
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
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
1948年9月,入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师从沙里宁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50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获硕士毕业,同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
1978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系主任。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3]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在建筑教育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多次获得国内外嘉奖,1996年被授予国际建协教育/评论奖。此外他主持参与多项重大工程项目,如北京图书馆新馆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广西桂林中心区规划、中央美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孔子研究院规划设计等。其中他主持的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试点工程获1992年度的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和世界人居奖。 [4]
建筑领域
24岁的吴良镛
24岁的吴良镛
吴良镛长期从事建筑与城乡规划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和学科发展研究,针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建设规模大、速度快、涉及面广等特点,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及其理论框架。该理论以有序空间和宜居环境为目标,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人居环境建设原则、层次和系统,发展了区域协调论、有机更新论、地域建筑论等创新理论;以整体论的融贯综合思想,提出了面向复杂问题、建立科学共同体、形成共同纲领的技术路线,突破了原有专业分割和局限,建立了一套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和实践模式。该理论发展了整合人居环境核心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的科学方法,受到国际建筑界的普遍认可,在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通过的《北京宪章》中得到充分体现。 [5] 作为对宪章的诠释,同时发表了《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 [6]
主持参与北京图书馆新馆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广西桂林中心区规划、中央美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孔子研究院规划设计等多项重大工程项目。 [7]
主持参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江苏省南通市城市历史与发展研究、天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山东省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8] 江苏省徐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江苏省常武地区空间发展规划、江苏省无锡县县域规划、江苏省无锡市空间发展规划、江苏省苏州市及苏州地区空间发展规划、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等多项重大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研究项目。 [7]
主持参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博物馆、江苏省南京市金陵红楼梦博物馆、江苏省南通博物馆、山东省济南市城市设计、北京白塔寺地区旧城改造规划设计、曲阜孔子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及美院附中校园规划、中国历史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前期方案、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新四合院工程、海南省三亚市中心区城市设计、广西省桂林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北京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北京长安街规划设计、北京汇通祠修复工程、北京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为中选方案的五位建筑师之一)等多项城市设计、建筑设计项目。 [7]
主持参与中长期规划(科技部研究课题)、中国城市化与文化发展(子课题: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研究,中国工程院科研项目)、京津冀北(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 (建设部重点项目)、中国住宅2000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基本理论与典型案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项目)、滇西北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东北亚地区城市化发展新途径研究、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点项目,与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合作)、亚洲城市研究网(加拿大国际开发署项目;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人居研究中心合作)等多项重大科研课题。 [7]
人居环境
吴良镛
吴良镛 [9]
作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创始人,吴良镛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在京津冀、长三角、滇西北等地取得一系列前瞻性、示范性的规划建设成果;主持开展京津冀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对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天津总体规划修编等起到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取得的创新方法,被纳入《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有力推进了城乡建设的科学发展;主持完成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工程,推动了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政策转变,为达成从“个体保护”到“整体保护”的社会共识,做出了重大贡献;主持设计曲阜孔子研究院等建筑,创造出一批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艺术整体性相统一的建筑。 [5]
针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建设规模大、速度快、涉及面广等特点,吴良镛创立人居环境科学,建立了一套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和实践模式,受到国际建筑界的普遍认可。成功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开展区域城乡、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主持参与北京图书馆新馆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孔子研究院规划设计等多个重大工程项目。 [10]
科研成果
1990年,国家教委授予吴良镛北京奥林匹克建设规划研究科学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授予其著作《广义建筑学》科学进步一等奖。
1992年,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试点工程获度的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在联合国总部获世界人居奖(英国住房和社会住宅基金会)。
2010年,2010年度陈嘉庚技术科学奖。
2012年2月14日,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FROM 42.58.57.*